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数字资产

这两天设计圈被行业内知名设计软件 Figma 给大疆的账号封禁通知给惊到了:

知名 UI 设计工具 Figma 决定遵守美国制裁名单,将停封所有被美国制裁名单的企业账号。据称,美国制裁名单包含禁止向对方提供软件服务。Figma 不仅封禁了大疆,更波及到一些国内互联网公司和设计师。目前已有多家国内设计服务提供商公告支持从 Figma 设计文件「一键导入」,它们分别是:

  • 即时设计JSDesign:关于「Figma 开始封停美国制裁企业账号」一事的说明
  • 蓝湖 Mastergo:蓝湖关于“Figma 暂停中国制裁企业账号事件”的声明
  • 慕客设计云Mockplus:制裁再升级?Figma封停美国制裁公司账号,摹客DT助力国内设计团队!

为以上的几家设计公司点赞,提前做好灾备预案,给国内的设计师和企业一份安全保障。

笔者在《2020 顺「势」而为设计》一文中还重点推荐预测了【云端的世界】,没想到时事变化如此之快,我们不得不反思,未来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数字资产。

一、数字资产的定义

《大数据时代》书中对人类的数据化历史做了充满洞察的描述:

“计量和记录一起促成了数据的诞生,它们是数据化最早的根基”。从早期人类文明的结绳记事开始,到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先民用度量衡来计量长度和重量,再到公元1世纪由印度发明、阿拉伯人改进的十进制数字,这些都是人类数据化征程最初却伟大的起步。这几步也一直延续到卢卡·帕乔利时期,他用复式记账法奠定了标准数据记录法的基础,这是第一次用数据直接反映生意的盈亏。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推动了数据化的新一波更加汹涌澎湃的浪潮。

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依赖通过电脑来解决日常的信息处理,工作中无论是叱咤风云的 Office 办公套件,本地化的工具类软件还是文中提到的云端的 SaaS 类软件服务,我们的成果都是在创造着数字资产。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是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这些数字信息化,例如:日常沟通的微信、淘宝京东电商服务、美团和饿了么的订餐服务、滴滴出行打车服务其实都是数字化应用形式,那么未来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数字资产呢?

二、数字资产的形式

现在的智能手机大多数都已支持了通信录同步云端的功能,在智能手机流行前,更换手机最重要的事就是做数据迁移工作,现在有很多手机都已支持「一键换机」服务,原理是手机的存储文件较大,通过局域网环境进行数据传输相对速度会更高效。那么数字资产都有哪些形式呢?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维度去分析:计算存储方式和数据的拥有权。

1. 计算存储方式

  • 本地服务:有本地终端生成的服务,例如:Office 的 Word 和 Excel 文件。
  • 云端服务:通过互联网端生成的数据资产服务,例如:同样是文章和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有可能就是飞书文档和 BI数据分析工具;
  • 多端同步:所谓多端其实就是无论是从本地终端还是云端服务创造的数据资产,会自动同步到所有的终端中,例如我们的微信,可以在电脑,手机和iPad 上同时登录接收消息推送。

其实通过以上的解释后,大家应该都意识到,本地终端会发生设备故障的风险;云端服务也受制于网络以及服务提供方(类似开篇的 Figma 设计服务),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多端同步」了。现在很多软件都是采用的多端同步,例如我现在正在使用的「印象笔记」,通过电脑端的编辑,定时同步至云端,然后其他终端启用软件的时候也会实时同步数据。但是仅仅有多端同步就可以了么?

2. 数据拥有权

  • 用户主动创造的数字资产,可以理解为 UGC相关的内容,比如我们分享的朋友圈、文章和短视频,都是由用户去编写、拍摄的内容;
  • 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例如经常使用的外卖和打车服务,百科和知乎检索的信息(非作者原创类)

按以上分类正常由用户创造的数字资产应该都归属于用户所有,但是大家在注册平台的账号时都会勾选《用户注册协议》,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关心这个协议中的条款和内容,一般都是勾选直接下一步的,但是这种协议条款几乎都是包含「免责声明」的模块,重点解释了不可抗因素声明和保留协议的最终解释权。也就是说,如果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无国界的互联网也需要遵守,所以也需理解这些软件提供方。

三、私人数字资产的保护

像笔者喜欢使用各种云服务,喜欢把一些文件都同步至云盘中。受国际形势影响,海外的 Dorpbox 和 OneDrive 也很有可能发生类似 Figma 这种隐患;国内的云厂商受存储压力,金山云已很少对个人用户提供网盘服务更多的是企业用户,目前最大的网盘应该还是百度云和最近兴起的阿里云盘。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这些云厂商是否会像海外的服务一样会有一些安全隐患呢?毕竟数据都是存在别人那里啊!那么在当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备份存储好自己的数字资产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本地化!结合云上的易用性给大家推荐几种方案:

  • 备份常用电脑:作为核心生产力,依然建议大家在最常用的电脑上备份好文件库,即使离线也可以随时查阅使用;
  • 移动存储设备:这里主要是指 U 盘和移动硬盘,目前笔者只有的 macbook pro 只有 500G 的存储空间,跟我百度网盘的 11T对比真是太 mini 了;
  • NAS私有云服务:可以使用群晖和威联通的个人私有云解决方案,对应新手比较友好。

归根到底还是将数据放在自己的手里才更加放心,去年文章的建议依然适用:

只有将眼界放的更高远,你考虑的角度才会产生改变,无论当下的环境受到怎样的影响,我觉得当你看清未来的趋势后,为相应的挑战提前做储备,这样当大势来临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作者:larens,公众号:悟思品

本文作者 @larens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