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中的 80 后和 90 后

想做这个记录有狠久。

主要是前些天在群里做了一个总结,被大家协迫把这个总结纪录下来。

讲真,如果不是我自己做公司的话,在以往工作年份里,完整接触90后的机会并不多。虽然你也会有一些90后的朋友女朋友之类的关系,但很多年的工作里,我对90年代的认知还停留在“小朋友”和“实习生”这两个概念里。就像我也常会叫88、89年的同学是小朋友一样。

染鹅,90后同学们最大的毕竟也要27了,到了“时日无多方不敢偷懒”的年纪。有时候你还是要清晰地认识到,世界毕竟终究是属于他们的。

我自己在工作里有偏爱使用更年轻成员的癖好。这就跟以前玩FM喜欢屯小妖一样。所以以往来说,我更偏爱我的实习生们。他们大胆、直白,而且表现出了和我在他们这个年纪里完全不同的眼界,曾经一度给过我非常深刻的刺激。

当然和柔总短暂的交往,也让我对这份刺激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而等我自己做公司以后,发现他们的世界跟我理解的还是有狠大不同的。只能试图从表象上来做一些纪录,与各位做一点分享。

首先你看90后成员的优势:

1. 他们有超越我辈同龄时的认知、眼界。这主要取决于家庭和成长环境更为优越,经济优势和父母辈眼界的优势带来的天然保障。

2. 自我意识。“我要做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在当下的感知非常明确。“自我”这个认识在他们的体系里被放得很大,我认为是一种优势。这在沟通里让他们有了狠强的平等观念,非常有趣。

3. 责任心和学习能力。这两点是我常听到他们被诟病的地方,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件事并不取决于年纪和年代,而取决于专注和热爱。小朋友们投入专注力的时候,他们表现出的责任心和学习能力是非常惊人的。远远超过我们对于年轻的想象。

与之相对的,在工作合作中,我发现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呢?

1. 首先是固化的观念和强烈的偏见。狠难想象这是我自己给予年轻人的评论。

及早的见识了世界,却还未有与之匹配的知识与心智。小朋友在看待事物的时候总会表现出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认知。而与我们这个年代不同的是,他们的认知又极为固化,狠难包容与自己世界观不相同的新事物。但在外在的表现上,他们又是热爱探索的。看上去“什么都想尝试一下”。非常矛盾。

在年轻人身上时不时看到一种“老态”,这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

2. 强烈的自我保护意愿。这是与“我”这个观念并存的。

常遇到小朋友们在做事的时候,你需要给他们预设一套完整的规则。什么是能做的,什么不能做,你必须这样,你必须不能这样。

我发现他们嘴上喊着“我们要自由快乐工作”的口号,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极爱拥抱各种条条框框。

明晰的规则带来工作范畴的界定。“我做到你说的就行了呀,你还要我怎么样?”

而实际上,他们之所以热爱规则,是出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愿。害怕做错,害怕自己得到负面评论,这在他们的意识里表现的非常强烈。于是在规则的保护下,心甘情愿地扼杀掉自己的创造力。

心理脆弱去寻求规则,在规则边界里做事。你简单地说他们“眼里没有活”,恐怕这是不合适的。

3. 碎片式的思维方式和沟通逻辑。

我很少在小朋友这里看到对一件事情有线性的思考。他们呈现给你的方式总是一堆堆的碎片,这点免不了让人有点崩溃。很难判断这是思维习惯的原因还是他们彼此间沟通方式的缘故。

平时狠有趣,工作时极恐怖。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当然,我们用“80后”、“90后”这样的标签去给人做定性,其实是非常狭隘的。年代所隐藏的背后的时代,更多是师长辈的责任,而不是当下这代人的标签。即便同样都是相似年纪的小朋友,我在上海见到的、北京见到的、深圳和杭州见到的,他们都是完全不同的。各自有各自的有趣。

而相比以上让我更为担心的,是小朋友们所处的时代,受到各自家庭状况的影响非常显著。经济条件的落差和家庭教育的落差,成长地域的差别,让年轻人之间人与人的差距变得非常巨大,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精英子弟愈加精英,平民子弟愈加平民。

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变成一句豪迈的空话,你就忍不住担心,更多年轻人奋斗的想象空间会在哪里。

如果上升管道无法看见,那就难怪,

他们从小就会寻求保护自己了。

汪撕葱

2017.1.22

关键字: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