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很火,AI 很火,那么 AI 领域的 PM 怎么做呢?
写在前面的话:1、本文的PM指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的同学们下次再见;2、本文并非原创,而是对图灵机器人VP黄钊的一个名为《人工智能产品经理新起点》的长达200页PPT的笔记,加上一些个人思考和工作总结(一不凑巧,我误打误撞的现在算是半个AI领域的PM);3、假如想要PPT下载链接的,麻烦评论或者简信,或者自行百度。
一、AI PM在做什么?
作者在PPT开始就说,AI时代的真正瓶颈是真正的AI PM。当然,对此我并不表示认同。无论是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还是所谓的AI时代,在讲述关于PM的故事时,总是有意无意的夸大PM的作用。
我承认,类似于张小龙那般的PM,就如同历史画卷中战功累累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连高中的政治都说过,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人物能对某个时期的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如你我的PM,虽然能在工作中尽量保证产品需要的主导性和主动性,这不是妄自菲薄。虽然AI PM是缺失的状态,可是若说一个时代的瓶颈是某个角色,未免太夸大其词。不过作者在PPT后面说的,AI PM做的什么,如何做,却颇有道理。
既然是PM,必定有方向选择。在AI领域,存在三个方向,分别是应用层、技术层和基础层。应用层包括解决方案层和应用平台层,这个层面也是与PM关系最大的层面。举个例子,智能客服、智能助理、无人车,属于前者;行业应用分发和运营平台等属于后者。笔者手中的项目,则二者都包含(此处插播广告,我们是绝对有优势的电商公司,也在招聘PM噢)
那么如何选择行业方向呢,本部分其实更偏向公司的战略层,即我们要走什么路。作者给出了以下几个维度供参考。
1、To B or To C
如果是2B的话,需要充分了解行业需求,能够看准这个行业在某个时间点发生变革,变革是什么,然后提供2B服务,可能会比等待一个平台迭代的周期去突击2C的机会要更快或者更容易。但如果是2C产品,则需要硬件、交互、OS三个标准确定,才会真正大爆发,比如机器人,2c产品也可能在今年这样的形势下迎来自己的春天。
2、头部or尾部
头部需求必须和场景深度结合(比如车载),解决特定场景的痛点需求;但其实,中部或长尾需求,反而是适合做AI的。比如语音助手类产品的“提问”功能。
可能有些同学看不明白,我从我的理解角度讲一下,可以理解为头部是前端,中部或长尾是后端。头部需求就是那些非常明确又有垂直场景的,好处在于解决痛点需求,不足之处在与无法更多的发挥。但是中部或长尾的需求则具有一定的复用性,例如提问功能,可以用在车载场景,也可以用在各种陪伴机器人甚至教育行业。
当然,做产品经理都说要找到用户的需求痛点直击,所以我觉得头部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3、关键性应用or非关键性应用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一定去做关键性的应用,因为关键性的应用意味着巨大的投入。例如谷歌无人车、google now等,需要大量的科学家、资金投入,而且投资周期非常长。现在的亚马逊的alexa以及echo,哪个不是厚积薄发。
关键还是需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要看自己目前的能力,是否能进入做关键性应用的巨头公司,不要去了也是死路一条不是?
4、后面几个一起说了,要找个靠钱近的(意思就是不要耗费太久时间的,不然等的黄花菜凉了,这阵风可能就过了)、如果精力等允许,可以同时选择两个方向进行尝试、具备AI+垂直领域两个领域的深度背景等
刚刚也说到了场景痛点,那么如何寻找AI领域的场景痛点呢?这里作者分为2B和2C两个方面来叙述。
to B:不仅需要切垂直行业,还要切更细分的垂直场景。这里有两个衡量指标:场景边界明显&有产品闭环及商业闭环。另外,从行业当前的痛点入手。例子:某医疗AI影像公司,用机器学习做医疗影像识别,提高医生的看片效率、降低误诊率。
to C:此处需要明确需求是谁的需求,是为了解决谁的问题。NBA AI助手,是为了球迷吗?不是的,是为了NBA解说员&赌球者;购车bot助手只是为了普通消费者吗?当然不是,4S店销售员也很需要的。
二、AI PM如何做?
应用层自然是AI PM的主场,而其中又可以区分为平台网站类 AI PM、垂直场景类AI PM以及对话聊天类 AI PM,又以最后一个最难最前沿。但是说实话,其实最后一个也是最好玩的。
为什么产品设计难?首先没有行业评判标准,目前偏搜索和单轮问答的是准确率和召回率,小明星微软小冰的标准是CPS(conversation per session),当然也许有更好的评估角度,但是目前,从笔者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大部分还是靠人为感知,无量化的指标。
其次,实际效果不稳定,训练数据和真实情况不一样,无论是对话类还是图像识别,你永远都不知道用户会怎么问。还不说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个回答,海量的演化分支完全不可预测,同时,真正对用户带来的效果是不可知的。
最后,投入产出比很低。后期即使优化,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而且反而可能影响整理效果,比如NLP中因为想要支持更多的表达,扩充模板后,导致影响到之前的正常模板匹配。但是如果不持续优化,那么结果肯定是会越来越差的。
那么说了这么多难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做这个事情呢?作者给了10个锦囊,从笔者自身的经验来看,的确是值得借鉴的。
1、解决基础交互问题,让用户能开始对话
利用Q/A数据,20%的问题覆盖80%的对话量;限定语句模式(因为用户语言习惯实在太开放)、限定对话逻辑。这几点非常重要,不仅PM自己需要知道,同时需要PM的领导明白,不仅要管理好用户的预期,领导的预期也要管理好。大家急于让对话机器人变得更智能可以理解,但是为了保证整体体验,有时候不得不妥协。
2、解决数据和架构问题,让用户能持续对话
AI+人工共同解决回答数据问题、主动交互(用户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要跟你说啥)、对话架构——每一个query让一个能接得住的feature接住,否则往下掉,直到“万金油答案/兜底”、在持续对话流里,同一个模板,应避免出现2次,比如“听到xx,感觉有点坏”,出现2次,就知道是模板了,好感度瞬间减分。
在笔者目前做的相关项目中,在合适的时候,的确会问问用户是否还有别的可以帮您,甚至会在不过分打扰用户的前提下,会推荐相关的某些服务,免得某些长尾的功能被忽略。
3、解决需求问题,让用户能长期对话
不断提供交互过程,刺激用户对话、注意文本、TTS语气等、发觉内容/IP。
互联网PM如何转型为AI PM
笔者的这个转型是自上而下被逼的转型,但是主动选择的亲们可以细细考虑一番。
黄sir给出的AI PM模型是PM+AI+X,PM则是目前互联网PM共用的功能,逻辑能力、沟通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等,而AI是指AI技术理解力、类机器学习思维方式、多器官人机交互设计,X则是指某些具体方向上所需的,例如垂直场景认知、跨领域写作、人文素养和灵魂境界。
PM这一块的能力就不做过多解释了,这里简单说说AI技术概念理解力。第一步是能理清基本概念,第二要了解技术边界,哪些能做,哪些做不了,第三步引导技术流程或者架构
AI技术概念方面,作者列举了四个概念,首先什么是人工智能,这是一种科技领域,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知识推理、自然语义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机器学习则是对能通过经验自动改进的计算机算法的研究,其本质是空间搜索和函数的泛化,总结过去,预测未来。
自然语言理解,则是将人的语言形式转化成机器可理解的、结构化的、完整的语义表示,通俗来说,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在这里需要注意,NLU只是NLP范围中语义理解的那一小部分。
视觉方面分为计算机视觉和机器视觉,计算机视觉主要偏软件。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识别分析,研究让机器怎么看。但是机器视觉则包括软硬件两部分,包括采集设备、光源、镜头、控制、机构、算法等等。个人觉得这两者还是比较容易区分,例如现在很多智能冰箱说能实现图像识别技术,那么冰箱通过ID设计,放上了摄像头,调整拍摄角度,采集、对光源的控制等,产出训练数据,而计算机视觉主要在于,给到了照片如何知道冰箱内的食材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要转型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培养兴趣。作者给了很多的书籍、电影、可关注的公众号,看完这些,重要的是总结整理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笔者目前还差很远。
其次,选择方向。前面说了平台网站类AI PM,垂直场景类AI PM和对话聊天类AI PM。大家看着选一个。其实这三个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分开,比如笔者现在做的三者都有,重点是最后一个方向的产品而已。
最后,先上船。上船后实际去做,不停接触同行,接触不同行业的人,实践出真知。
结尾:笔者是指我,作者是指这个200页PPT的作者——图灵机器人VP黄钊。
作者 王周五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对话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