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付费?

创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培训课程,耗时六周,终于在周日的时候完成了。在最后一节课里,在创业公司营销系统资源配置的章节里,超哥以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为基础,总结了 屌丝市场最大的特点:人多但是购买力弱。

第一、最开始是满足生理需求 ,比如快手、网络游戏,所以你看网页游戏的推广文案设计就应该明白这个需求的体现了。

第二、再来是安全需求 ,处于下层安全区的人往往会有从众心理,在购买时趋于达到和别人一样,比如给家里小孩的培训,比如喜欢参加各种互联网会议,觉得参加了很多会议后就觉得自己懂了很多,认识了很多人,从内心讲是一种盲从的心理。而知识付费,从某种层面也是满足了这样的安全需要。

第三、再次就是交往属性 ,比如寻找圈子、标签,比如文青,这是线下体验的根本,就像很多网络圈子最后还是要回归线下交往。

第四、尊重需求 ,就是降低门槛。比如今日头条出了一个新版本,无图版本,使它的使用量上升了十二个百分点,这就是尊重了那些手机流量非常少的人。这就是尊重需求后的结果。再比如美图秀秀,尊重了所有拿不了单反,玩不来PS的人。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求 ,“我要为自己证明”,比如今天我想聊的知识付费,总体来讲,都是讲捷径,一般分三种:

一是画大饼,传销就是最显性的例子。这是最没有节操的。

二是讲知识,90%以上的培训课程都是这种,线上知识产品,都是这种,他告诉你什么是销售、什么是营销,但是没有方法,听完就完了,这还算是有点节操的。

三是讲方法的。有很多干货,但是我想强调一点,没有五到十年的道行,没有自己的实践、结合自己总结的过程,是没法将方法真正应用的非常好的。

所以, 学习提升这块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唯一可以走的捷径是什么?比如在这次培训中超哥在环球中心的项目里可以将面向家庭的用户的资源直接对接给参训的人,这是可以走的捷径,这叫资源的互堆。但是要把方法论立刻变成现实,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的,天赋高低不同,自身能力,业务的具体情况都不同。

其实题目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付费?还不如这篇文章是在全程参与了这次六周培训,以及我自己参与线上知识付费的感受。

这次创玩做的六周《创业公司销售体系的搭建》课程,是从创玩Meet第十三期分享后延展出来的。但是基于我自己在知识付费的体验上来讲,如果没有体系化的构建,方法和案例的承接,思考和反馈的汇总,是没有办法将方法论印在脑子里去实践的。所以这次课程我们打磨了三个月,并研究了怎样去讲更容易让参与者接受,建立怎样的反馈机制才能让课程在过程中不断优化!最后,才有了这六周的课程。

六周课程完了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也是印证了我对知识付费的看法。

那么什么是知识付费?

在一开始,很多人把知识付费定义为通过互联网手段,比如文章、音频、直播等方式去付费学习别人总结的内容的过程。但是可能这个观点有点狭隘了,我们读书、实践, 为了某种目的付出成本,特别是金钱成本去学习提升都可以叫知识付费 。所以买书来看、看文章、听得到知乎、参加线上培训课程都是学习,甚至付出成本去实践也是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的目的是什么?

或者我们想通过知识付费达成的目的是什么?

我记得之前我发了朋友圈阐述了我对于大家一片diss罗振宇的得到骗局的想法,就有朋友回复我,罗胖兜售满足的是大家对于掌握知识的焦虑。所以我们绝大多数对于知识付费的目的都希望能够在短期内达成对于某个方法和理论的掌握去解决工作中的某些问题,所以你会看到“三十天完成十万吸粉的运营三步走”之类的在线课程,都是有这样经验、成绩的人总结的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参训者。

但是实际上,除开运气的成分,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分不开好的产品、好的方法策略、团队人的能力、经验和执行态度,以及大环境的影响。所以你想走捷径,最后可能你走的是别人的套路,因为在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所以到底是为了系统的掌握一个理论一套方法,还是只为了参考,还是?这是我们参与知识付费前需要明白的。

知识付费对人的要求是?

这股旋风一开始,其实我也去订了得到、喜马拉雅,参加了馒头商学院。一开始的我没有非常高目的性参与,纯粹想要去体验下新的商业模式。但当我参加了三次馒头的课程,买了365成长联盟,甚至是订购了刘润五分钟商学院,我就发现,这种快餐式的学习不适合我,或者满足不了我的要求。因为线上的局限性,以及时间周期的压缩,需要我快速吸收,而且验证总结也需要过程,而且课程体系化不够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听了后对我的作用非常不明显。刘润的五分钟商学院也一样,一开始我非常受用,但是当我翻开经济学的书时,我发现,这种方式和以前的拆书帮一样,降低我思考的能力,而且很多理论都是经济学书里有的。

但是同样的,我看到身边一个朋友,其实也就是订购了得到的一些内容,参加了一些线上的课程,但是他非常善于总结,并揉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甚至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所以一杆子否定线上的知识付费是不行的,这需要我们有基本的判断力去评估这些内容的好坏,有较强的总结实践能力去验证,甚至要求有强自律性去坚持完。

怎样参与知识付费呢?

这里我只想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次我们做销售体系的培训,在场的基本都是创业公司的老板,公司大小不同、行业不同、个人能力背景也不同、甚至在诉求上也不同。最后我们发现最出色一个,或者说导师认为最优秀的一个学员,我们来分析:

他是一家面料加工厂的负责人,目前对于总体业务来讲是需要带着工厂转型,但是他不是销售出生,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帮助自己认知和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在整个六周里,没有一次缺勤,每一次作业也按时完成,每次的发问也不是为了问问题而问,而是仔细思考,和实际业务结合后的问题,甚至,在每次课程后都会将一些方法放诸到业务里去进行实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他的收获是最大的。

而相反,你可以看到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坚持,不能反馈,不能去实践执行,最后的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那么怎样去参加,我想你应该有答案了。

所以,我们对提升自己不同渠道的态度和选择非常重要:

首选, 书籍类 :有目的性的去选择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非专业性的书,是帮助拓展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和眼界的;一种是专业性的书,比如消费者行为学,经典理论的书籍是经过时间和众人验证的,而且看书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以训练自己的毅力、思考力和解析力。有时候刻意的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努力去克服一些陋习,得到的结果可能超过自己的预期。

第二,挑选 优质线上内容 ,可以是“得到”等付费内容。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吸收,拓展视范围的,不指望得到一蹴而就的内容。

第三,挑选一些 优质的培训课程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但是参与后要总结课程的目的有否达到,没有达到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总结处适合自己的方式。

最后,和 一些靠谱的朋友交流 ,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发现事物的另一面,一些观点的新切入点,帮助拓展思维的高度。

而不管什么样的渠道和内容,选择-吸收-总结-实践-反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上学的时候有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是推卸,而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学会去判断,比如判断别人、自己和环境,要尊重自己的时间,对自己负责!一拥而上的时候不思考,一发现没用就群嘲,而没有一个思考过程,难怪,你也没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创玩MakEnjoy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付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