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拒绝杀熟的年轻人决定硬刚算法
万万没想到,人类和算法的第一场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没有电影里的炮火连天,更没有小说里的碳基生命存亡时刻。
这场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人机大战,主题竟然是“杀熟与反杀熟”。
据IT之家报道,为了对抗大数据抓取个人消费信息后的差异化定价策略,这届年轻人正在通过反复发送“太贵了,买不起”等内容污染算法的判定信源,直至把自己在对方眼里的角色画像从“年轻有为的多金人士”手动调节到“关注性价比的省钱青年”为止。
一、拒绝杀熟的年轻人决定硬刚算法
你被大数据杀过熟吗?
12月15日,话题“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登上微博热搜榜;截止到12月16日,该内容阅读量已高达6357.5万,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报道指出,曾有年轻人表示自己为了省钱,反复向出行平台发送“太贵了”“不去了”“买不起”等内容,直至把自己在平台眼中的用户画像从“想要跨国旅行的多金青年”手动调节到了“出行欲望取决于机票价格的拮据人士”为止,顺利把原价超4000元的机票价格打到了1900元档。
“第一次搜机票,直飞最便宜的也要 4309 元,我就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来,航班价格变成了 1903 元。”在文章中,该用户如此说道。
有趣的是,时下年轻人反攻大数据的招数除了有重复发送特定信息去污染大数据判定的“机票法”“聊天法”以外,还有使用马甲信息搭配胡乱点赞的“身份定制法”。
像是年初在各社交平台上名噪一时的“momo大军”,这些年轻人最初换上统一马甲的本意不过是隐匿自己的真实信息,实现网络身份和显示身份彻底隔离。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顶着马甲的年轻人又开始为不同领域的内容点赞、留言,试图通过主动接触多元信息流的方式,扰乱算法对个人喜好、个人行为的追踪与判断。
换句话来说,目前网上的momo大军已经不再满足于向“人类”隐藏身份,他们正通过“胡乱点赞留言”的方式干扰系统的推荐模式,主打的就是一个“连算法也别想看透我”。
二、藏在杀熟攻防战里的羊毛青年
大数据杀熟的本质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先抓取我们的聊天记录、使用习惯、消费能力等信息,再将不同品牌方的广告内容精准推送到我们面前或是替商品精准定价。如此以来,品牌方不仅能赚得盆满钵满,身为中间人的大数据服务提供方也能拿到不少好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上述二者联动上演“杀熟”剧本的时候,用户原本的使用体验、利益也将随之受到影响。而随着用户忍受阈值的临近,一场以“杀熟”和“反杀熟”为主题的战争也将正式打响。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当年轻人发现大数据区别对待回归用户、正常用户、新用户的时候,虚拟号码、卸载重装等手段也就此成为了他们的反击利器。
据长城网报道,山西的小丽曾发现网购电影票的价格约为30-50元/张,但个别平台的新用户优惠力度极大,领完新人礼包只需要10几元就能看一场电影。
虽然平台规定每个手机号只能参与一次新人优惠活动,但小丽还是靠着“虚拟号码平台注册再弃用”这招反复大薅羊毛,进而在互联网上拥有了“永久新客”身份。
除了对新人有特殊关照外,年轻人还发现许久未用的老账号同样会有“回归特权”。
为了吃到这波福利,有人充分利用了手机的双卡双待功能,一口气注册了A B两个账户。这样不仅能体验两次新人福利,还能通过交替使用的方式先后获得平台提供的“老用户回归礼包”。
除此以外,还有人会选择卸载那些偶尔使用的APP,等到有购物需求的时候再把它下载回来。以此让平台给自己打上“潜在流失用户”的标签,坐等对方派发“挽留优惠券”。
三、大数据杀熟这场闹剧该停了
谈及“大数据杀熟”这个话题,曾有人就就不同平台展开了调研。
结果显示,外卖类平台上标价22元的糖烤板栗米麻薯,它在结算价格上存在4-22元的波动,其价格差异超过售价的80%;而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售价79元的电热水壶,它在结算价格上也存在49-79元的波动,其价格差异接近售价的40%。
哪怕是跟“诗与远方”高度绑定的在线民宿类平台,它的结算价格也呈现出了8%的价格差异。
另在消费者调研层面,分别有75.9%、34.9%、24.4%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差异化营销的“高发区”是购物类别、外卖类别、打车类别。另有42.4%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曾遇到过大数据差异化营销,仅8.7%的消费者自认为没有经历过大数据差异化营销的洗礼。
面对这种情况,当下的反制措施除网友们自行开发的各种“反大数据手段”外,新出台的《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也提到了要禁止利用算法开展“杀熟”活动;禁止利用用户的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信息,去对相同的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
坦诚地讲,回望大数据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大数据本身没有错,甚至用大数据参与商业活动也没有错。
只要平台能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把平价好货推荐给追求性价比的人,把奢侈贵品推荐给喜好高消费的人,那么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毕竟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喜好就在那里摆着,大数据如此推送属于投其所好。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行为更像是“做好本职工作”,远谈不上令人厌恶的程度。
但大数据分析了我的购物模型后,然后私自给我打上了“冤大头”的标签,再把原价10元的商品偷偷涨价到13元甚至20元卖给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互联网产品正迈入“存量时代”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老用户这种作为“产品立身之本”的存在可不是专门供人背刺的。
作者:互联网那些事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