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体验:适当“摩擦”的交互体验
先来听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收到了他的生日礼物,是一辆遥控汽车。在他满怀期待打开包装之后,拿起遥控器控制玩具的时候,却发现遥控汽车一动不动。
原来,玩具需要装电池之后才能使用,但是在包装里面却没有附带。
本来兴致勃勃的男孩心情顿时down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中很好理解,没错!摩擦就是男孩想玩遥控汽车时却“没有电池”。
一、什么是客户体验中的“摩擦”呢?
我对客户体验中的摩擦(friction)的定义:就是阻碍客户(中断或者误导)体验产品或服务的任何可能性事物。
二、那可以怎么减少摩擦呢?
在客户购买过程中提醒加购电池,或者直接附赠电池,都是很好的解决思路。
我很喜欢的坚果品牌“三只松鼠”,在减少摩擦这件事情上就做的很好。
当你网购收到三只松鼠的快递箱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快递中配有一个方便开箱的工具箱,开口器、封口夹、果壳袋一应俱全。
特别是夏威夷果,我的感受特别深刻。
成熟的夏威夷外壳会裂开一个小口,但是果外壳太厚不好打开,因此在采摘后还会用机器在外壳把小口子进行机器加工,让缝隙外观更加规整和大一些,这样食用时用附赠的开口器就能轻易打开了。
减少摩擦,通常可以理解为减少用户的选择或简化用户的行为,这需要从客户旅程和客户行为中进行洞察。
三、客户体验中的摩擦都有哪些类型?
客户体验中的摩擦会有很多,我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不熟悉产品所产生的摩擦
比如,第一次接触B端SaaS产品,功能比较复杂,会无从下手。
2)不符合人体或人类行为所产生的摩擦
比如,地铁没有考虑乘客的身高因素,扶手设计为同一种高度,矮个子够不着。
3)缺乏对于体验场景的充分理解所产生的摩擦
比如,行程码和健康码,分别在两个程序上,每次过安检都要等上半天。
4)突出产品或服务优势而设计的摩擦
比如,宜家提供工具替代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支持人们以更具创意的方式构建生活。
5)保障安全性和可靠性而设计的摩擦
比如,开发人员执行删除数据库操作“跑路”,但需要领导的动态PIN码才能操作;儿童用的药品药盒采用安全盖,避免造成医疗事故。
四、在客户旅程中,摩擦都会发生在哪些阶段?
客户体验管理的核心,就是在关键时刻减少摩擦。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旅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关键时刻(MOT)来切入。
以“我想吃夏威夷果”为例。
1)选购的时候,找不到我想要的坚果。
2)购买的时候,支付流程长,没有我想要的支付方式。
3)收到的时候,下单两周才收到,食用时没有开口器。
由于对象群体、场景、目标的不同,摩擦会出现在客户旅程的任何环节。可以以经典的旅程作为主轴进行触点盘点,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拓展,找出旅程中所有有摩擦的触点。
还有,不能把摩擦一概而论,笼统的理解为有摩擦就是一件不好的事。关键时刻的摩擦,也可以是机会点,为用户打造难忘的、愉悦的体验。
五、有摩擦的交互体验会影响满意度吗?
在探讨摩擦对于客户满意度的影响时,有个前置条件,需要明确是会产生高费力度摩擦的交互体验。
客户体验满意度会受到峰终体验的影响,如果摩擦发生的阶段出现在结束的节点,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满意度。如果是发生在开始或者过程中的话,对整体满意度影响将会减弱。
而在用户的预期值较低的情况下,有摩擦对于整体满意度,也会相对较小。
另外,在大多数的问卷调查中都会出现的一种“奇怪”数据表现。即在调查中,填答者回应费力度高但是满意度却不低(中等或中上)。
这里面其实存在样本观测偏误的现象,就是调查对象基本都是最终完成了整个环节的人,虽然在过程中有所波折,即便费力了些,但目标还是达成了。
与之相比,那些在中间环节就放弃的人,才是真正被高费力度摩擦难倒的一群人。但是这些人并没有落入调查的人群范围,这也就很好解释数据,为什么高费力度摩擦的交互体验,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却很小了。
六、你应该追求无摩擦的商业模式吗?
在「无摩擦」和「令人难忘」的客户体验的抉择,对于不同的商业体会有不同的战略选择,参照《哈佛商业评论》的客户体验矩阵,大致划分为四类。
客户体验矩阵 | Guofu绘制
「无摩擦」和「令人难忘」这两种商业模式都对用户的情绪和行为有正相关的影响,意思是两种选择都是正确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众市场品牌」和「便利品牌」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由于其品牌特性,用户会频繁购买和使用,断然无法持续创造难忘的体验。
所以此类型品牌整体战略选择上,可以更加倾向于「无摩擦」的体验。然后在用户初次接触及未形成粘性的情况下,关键时刻可利用适当的摩擦创造「令人难忘」的体验,可以让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有更多的挑战和满足感。
「无摩擦」和「令人难忘」的体验对于品牌而言,我认为并非只能择一而行。尽可能无摩擦的体验,也可以有令人难忘的体验,这两者并无天然对立,核心是主次要的区别。
而「精品品牌」和「吸引力品牌」同样,在以「令人难忘」的体验为主的选择上,也要适当改进「无摩擦」的体验。
重新思考客户体验,贯彻自动化流程(RPA)可以有效消除「关键时刻」上的摩擦,帮助弥合组织、消费者及其满意度之间的差距。
但无摩擦的交互体验,也许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用适当的摩擦,保留人在商业过程中的空间,保留用人的常识去理解人和人、货、场、机器之间交互体验的空间,走中庸之道。
你觉得呢?
作者
龙国富,公众号:龙国富,CxHub主理人。致力于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分享用户研究、客户体验、服务科学等领域资讯,观点和个人见解。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