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书带来3个小故事——有关增长、营销、成长

一、有关增长

从一本书谈起。

阿里首任COO关明生,多年前出了一本书叫《关乎天下》,讲的是早期阿里的管理实践方法。

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猎人和农夫

这是什么意思呢?

猎人狩猎,马上可以满足胃口以及捕杀的快感,很爽。但也有问题,狩猎的结果不可预测,猎人不一定是胜利者,可能会受伤或者死掉。

农夫耕种,可以通过更合理的计划,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就能拿到预计的收益。耕种慢,并且需要投入很大的耐心,需要遵守这个规律。

狩猎和耕种,本质上是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的关系。

人类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其他动物,比如跳得不如猴子高,跑得没有猎豹快,但人类懂得耕种,可以拿到稳定的长期收益,就可以统治世界。

这个比喻,放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也完全适用。

在人口还有红利,以及行业发展的早期,是快速增长阶段,我们都在狩猎,疯狂的吃掉用户和收入,把所有注意力和资源都投入在狩猎上。

此消彼长,就会更少关注耕种。

可能家里的地都荒废了,也没在意,还在外面狩猎,抢夺用户。

红利终究会过去,当发现在外面很难捕捉到猎物、收获越来越少的时候,才想起回家耕种,就晚了,地早荒废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企业快速增长的阶段,需要判断是不是只依赖狩猎。

如果是,就要快速调整,把耕种并行的搞起来。

怎么搞呢?再扯远点。

绝大多数公司或者产品,产品或技术能优化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一方面,已经过了那个「依赖产品优化就能带来增长」的年代了;

另一方面,大部分公司没有实力把产品打磨到极致,少数几个大公司的情况代表不了全行业。

所以,老板看到的问题,如业务在运转的时候总卡壳、转化率低;或者获客能力差,来了也留不住等等,靠产品和技术优化,都很难解决。

但用运营和增长的视角,很有可能是有办法提升的。

比如,可以这样:

  • 用户:把用户路径从头到尾梳理,看看在哪一步流失率高,找到问题所在,解决掉;
  • 流量:看看流量的内循环,在系统内部流转是否通畅,在哪一步还有潜在提升的增量空间;
  • 供给:去调整商品的定价或sku的结构,带来更大规模的GMV增长;
  • 拓展:拓展新品类或新业务,运营先投入尝试冷启动,打造MVP;

这几个思路,都能解决公司的规模和收入增长的「大问题」。

这不是讨论怎么做运营活动、怎么策划内容,这样执行层面的问题,而是用运营的视角去解决战术层面的问题。

也就是把战略落地,去Run一家公司。这个逻辑,供老板们参考。

二、有关营销

从一个大佬和一个网红聊起。

先说大佬。

对于网红体质的热销书,我都没啥质量上的预期,但还是会买来看,目的就是好奇会怎么写,比如大佬雷军这本《小米创业思考》

读完,还挺难用简单的表达来评价。你说这是经典好书吗,肯定不是。雷军以后出回忆录的话,肯定不会这么写。你说这书水吧,里面也努力透着真诚,也有方法论。只是这些方法论很PR向,不是真正创业者的实在货。

不管怎样,我还是get到书里一个讲述逻辑,就是:我有梦想(伟大公司)→故事(怎么做,少量失败案例)→广告(小米产品牛逼)→方法论(几条几点)总结下来有两点感受:第一 、对你创业或打工不会有啥直接帮助,但鸡汤效果是有的。第二、小米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营销自己的机会。这里重点说后者,真的没有贬损大佬的意思:在推广自己产品上,雷军和小米真的做得很极致,很认真。

讲一个多年前的故事。当时我在百度知识产品,百度知道有一个商业产品,叫「企业平台」。

比如小米可以用自己官方账号,解答百度知道里有关自己产品的问题,并且能获得特殊标识展现。这是商业产品,B端需付费,其实挺难卖的,但当时小米就投入了挺多人在做这事(应该是都划在社交媒体范畴里),负责人和对接团队都很认真主动,不像有些大品牌买了服务还得被催着做。直接的说,连百度知道这样的平台都如此重视,可以想象在微博等平台的投入度了。不放过任何一个营销推广的机会,也是一种极致吧。

说完大佬,再聊网红。

刚刷到一个卖产品经理课的主播,听了一会。

主播说:你们知道大厂的产品经理有多狗吗?他们每半年出去面试一轮,但这个是对的,什么什么的。

意思是鼓励出去面试,这样就知道行情,否则自己就固步自封,不知道自己工资水平是什么样的。

主播们(俩人一起播)用急促的语速、煽动性的措词,去让涉世未深的新人,以收入为导向,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买主播的课。

贩卖焦虑,获取收入。

让职场新人,把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收入,而不是长期成长。害人!

如果真的听了主播的话,频繁出去面试,绝大部分人的心态绝对会失衡,没心思工作,心思不知道飘到哪了,到最后很可能鱼和熊掌啥也没拿到。

不是不让大家挣钱,而是去听这种自己还没成长起来的主播,你能学到啥?

年轻的时候,收入相差两千,看似是大问题。

等到你三十几岁,你就知道两千块在你收入比重里根本没那么高。

前提要走正道,做正确的选择。

在年轻的时候更多关注成长,经验积累起来以后挣钱的机会多得是。

像这样的主播,自己没啥社会阅历,靠贩卖焦虑卖课,赚不该赚的钱。

别跟我说有太多人都这样收割所以见怪不怪,别跟我说大家喜欢看所以存在即合理。

人要有点独立思考能力,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完整的人。

看不惯,就要说出来。

三、有关成长

养成一个好习惯为什么这么难?

当你无数次下决心要早睡、要健身、要读书,但都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的时候,是不是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因为自己意志力太差了,所以才没办法做好这件事?

当然不是了。

如果总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或者难度太大,这样带来的消极、负面情绪,反而对做好一件事制造更大阻力。

从想做和实际去做之间是存在一道鸿沟的。养成好习惯,不能只靠意志力,而是有好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福格行为模型:B=MAP。

B是行为,M是动机,A是能力,P是提示。

也就是说,当人们有能力、有动机的时候,只要得到提示,行为就会发生。

这个公式,简单易懂,我就不多做介绍,说一下我的三个核心感受,可以帮着大家从另外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公式。

第一,停止自我批评。

把关注点放在做事方法上,而不是沉浸在否定自己的情绪里。

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促使你放弃;恶性循环的焦虑,还会影响你的自信心。

所以,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参考一下福格行为模型,努力从方法上解决问题。

第二,把事情变得简单。

每周跑10公里,如果对你来说太难了,那么就先跑3公里;

每天写800字,如果让你感到头疼,能不能先写200字。

关键是把目标拆解成多个步骤,把难度降低,尽可能减少执行阻力,不要过于依赖个人意志力和动机,这样才能提升成功率。

第三,保持积极的情绪。

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无论多么小的成功,都可以庆祝一番。

要鼓励自己并非打击自己,在持续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在《福格行为模型》书中提到的一个细节方法,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就会大声说: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如果你实在觉得这种暗示有点虚伪,可以调整一下内容和语气,比如说:不管怎样,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这就延伸到另一个问题:情绪低落该怎么调整?

我的观点是,再低落的状态都可以调整,只要不是遇到了人命关天的大事。

讲讲我自己真实的个人经验。

在一周前我的状态特别不好,没动力做任何事,看问题也很消极,干啥都没劲,情绪和睡眠都很差。

因为这样的情况之前经常发生,所以有些处理经验,持续调整几天之就恢复了,现在又是动力十足,充满正能量了。

我把这个经验分享一下,不知道是否适用其他人,更不知道对不对,没研究过。

核心是我把自己看成一块电池。

玩命用了一段时间,就会没电。这时候不用自责,不用想太多,别再继续用,去充电就行了,这个道理很简单。

具体做这几件事:

1、停下来,不再工作

目的是不让情况加重。

只要不是火烧眉毛的事,都先放一放,涉及到其他人的,也死皮赖脸的拖一拖,务必留出喘息的时间,这是前提。

如果你身体没办法停下来,至少可以让自己精神状态先停一停。

比如不再逼迫自己把事情做完美,不再去做深度思考工作,不再事事争先。

2、去做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

目的是跳出当下状态。

每个人放松的方式不同,我自己就是看书,看没那么费脑子又能让我沉浸的书。

其他人肯定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健身什么的,看个人情况而定。

因为我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所以要从注意力上换个环境,不一定非要去旅行,去做能让自己放松的任何事。

3、找自己的兴奋点

目的是再次启程!

前面两点主要是在让电池休息,并且充上电,所以肯定是需要几天的过程,就算是恢复期。

在觉得差不多有力量之后,就要找自己的兴奋点了,回归到之前的状态。

关键是要给自己至少两三天的时间,而且要主动的努力调整,而不是被动去等。

以上,就是全部。

作者
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原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创业时经历了0到1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从业10年,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UGC运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