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职场成长路径:打造自身壁垒的四点建议

在如今社会的竞争氛围都很激烈,工作节奏都很快。大多数人可能忽略了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走”才能把事情做正确。而每个人的成长路径都不一样,背后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自身竞争力”。我尝试用四点浅显易懂的观点给你一些打造自身壁垒的建议。

一、扎实的基本功

职场中无论走到哪一个阶段都不要放弃你的专业能力,每个阶段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会在今后的职场中成为你说“no”的底气。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看一个人将来怎么样,就看他现在把时间花费在什么地方”,时间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运用时间的方式,正是这一点才值得让我们不断反思。

这里的反思是指总结与复盘,给“反思”定义一个时间,可以是每天、每周、每个月。我建议做不到每天反思,至少一周要总结一次。反思的关键是让事物回归到本源,而不是一些表象,通过深度思考倒逼自己。可以顺着工作中写周报的时间每周进行“复盘”,内容也非常简单,不用形式主义,只要列出哪些是做好的点,哪些是没有做好的,把没有做好的列一个改进计划,这样每天/周都会一点点的成长起来。这会让你在这个阶段的每一步都走地稳妥且扎实。

这样的深度思考与复盘,会不断修正你的职场认知,提升各项能力,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复盘你得有东西才能去思考,是带着疑问去学习的,你的碎片化知识就能在这一刻被点燃,你的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也会在这个时候串联到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点燃”给了你热情和专注,在成长的路径中会带来极大的自信。

  1. 回顾:本周已完成/未完成的工作(成果验收)
  2. 复盘:反思哪些做的好/做的不好(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
  3. 计划:写下周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计划
  4. 思考:下周重点工作投入分配(投入哪条计划收益/价值最大)

通过批判性思考,抓住事物本质,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让自身可持续的成长。

二、差异化竞争策略

简单来讲就是扬长避短,集中资源和精力做自己擅长的事,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普通人基本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好,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晋升述职中,只要评委“想”,就能找出100条你做的不好的地方。劲往一处使,当你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一个点上,或者具备别人都没有的能力,形成自身的“标签”也就有了差异化竞争力。要注意的是,不同岗位人的能力模型都不一样,这并不是真正的差异。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交互设计需要有严密的逻辑能力,以前团队有一位设计师的交互稿除了流程清晰完整,输出的交互文档都附上流程图,复杂/创新的设计还都准备了动态演示,方便协作团队的理解,除此之外在会议中会基于整条链路中的接触点做价值挖掘。所以一旦提到流程改造/创新项目,大家都会第一个想到他,听取他的建议,并提上一两句之前成功的案例(点位价值挖掘)带来的价值。

所以差异化竞争中,千万不要觉得我只要好好努力,像打怪升级一样就能从普通人到专家了。同样的时间,让自己在某个单点绽放光彩,才能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这样才能建立自身“标签”和影响他人的“心智”。

随时问自己:我的岗位门槛高不高,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三、清晰的目标感

目标感是建立自身壁垒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你是没有办法做到回顾、复盘、计划和思考,也无法做到单点绽放。比如今年公司的核心目标是什么,5年内的目标是什么。先明确一个大致的方向和原则,确保在做正确的事情,再把目标拆分到每个季度/月/周/天来实现。在公司里老板一般都会制定一个3-5年的目标,然后各部门负责人各自认领目标,有策略、系统地、通过优先级排序落地和闭环,有了清晰的目标里程之后再去践行,这样就能够专注地完成具体细则。

而在制定目标之前更重要的是不要设置边界,如我原来做c端产品就不能做b端,我原来做界面设计就不用考虑交互逻辑,边界会让你无法更全面的展现自己,无法通过目标成就你的与众不同。当制定了计划有了具体细则,就应该马上转化成行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断累积基本功的同时,职场中一定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这些不确定性背后是更具挑战的目标。比起工作中的普通目标,虽然更具挑战但却大大增加了“增量价值”的可能,让你能够更快成长起来。

现在很多人会存在焦虑,但这些人有多少是为自己制定了目标并付之行动的呢,我相信应该很少。但正因为你的目标感,每天都在让你不断成长和行动,而清晰的目标、高效的行动力就是焦虑最好的解药,你不用再被当下很多诱惑牵着鼻子走,因为有了长远的目标,也不会过多的关注当下的情绪状态,更不会对未来有过多的担心和顾虑。因为你知道只要跟着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走,就会离自己想要的更接近。

目标是一种“认知”与“责任”。

四、个性与心态

给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被动等待机会的到来,比如你想晋升加薪就主动和老板提,想做什么事情就向上管理,把你脑子里想的主动表达出来,否则你永远都是被动的承接工作,永远都是上级布置什么你就去做什么,没有了个性也就很难实现“增量价值”,保持自己的个性,没必要随波逐流。很多时候你工作中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一定会向着正确的方向越走越近。但这并不是说让你好高骛远,基本功都没有打扎实,或者一件小事都没有做好,目标也不清晰就去和上级要求做大事,这个显然是剑走偏锋了。

举个例子:我以前工作内容的70%都是在承接需求,可能还要自己画原型。一次会议上把自己对项目链路中的问题发表了观点,然后就去建项、提案落地,下半年就是靠这个项目绩效拿了一个高分(项目本身级别也高),再然后身上就有了标签,越来越多好的项目机会就主动找到了我。

如果没有70%的那些小事去练好基本功,就算机会和运气都来了也没有办法去抓住。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利他心”,我清楚的知道那一次会议上我提的仅仅只是独特的观点视角和解题思路,而许多具体细则都是依靠团队/协同一起突破的,比如别人希望简报要更详细,创新功能要有视频演示,这些在能力范围内去做就可以了。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他们的成功(利他)同样成就了自己(帮助我拿到了高绩效)。不用斤斤计较,你的心态与个性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别人的“心智”。

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无论是医疗、交通、购物等无一例外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和体系地集合体,我们已经无法简单的通过一两个问题去直接归因,譬如我们在地铁站点设计一个引导牌,或者一个智慧停车场就能提升用户体验吗,显然无法做到。所以工作中你认为不一定正确的观点很多时候就没有一个非对即错的概念。而核心在于你对一件事的认知态度,以及你想做什么(接触点位的价值挖掘/机会点洞察),怎么做(只想把地铁站引导牌做的更漂亮些吗),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对结果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积极开放的心态,在共同目标下相互妥协,互相成就。

写在最后

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多和圈内人士喝咖啡(推荐看一下“任正非: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提升看事情的高度与认知,远比你埋头工作更重要。

希望我的这些观点能够帮助你在职场构建起自身的壁垒。

也欢迎大家交流碰撞。

本文作者 @设计读心术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