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撰写技巧:我的卡片笔记法

最近,一些朋友问我:

你的文章怎么写出来的?2-3天一更,效率质量高,我笑着回答,你没看到的地方,我还在帮一些大号写商业稿件,准确来说,效率比你看到的还要高一些。

啊,难道各种组稿吗?

不是的。若你读过我的文章,应该能体会到,每句话都是大白话,且容易理解,尽管有点长,却不影响真知提取。

真知(True Knowledge),即已验证的事实和观察,有理有据,具备使用价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能在实际操作、决策中帮到你。

与其相对应伪知识(False Knowledge ),在表达层面,喜欢用复杂理论掩盖其内在不足,往往没有充分证据和验证,错误的归因和假设。

或者让你颅内共鸣后,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效果甚微;我是如何实现高效的输入和输出呢?这要归功于尼科拉斯·卢曼提出的卡片笔记法。

01

什么是卡片笔记法?

简单讲,将单个想法、碎碎念、或信息用卡片形式记录下来,通过编号、标签系统相互连接,就可以轻松地跨引用和整理,促进思考和完整创造过程。

提起它,大部分创作者又爱又恨。为什么?

爱在,有了它可以偷懒。有些创作者看到不错的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把它放在知识管理软件中,非常便捷,下次用直接搜索。

恨也在这,短内容收集对你没多大用途。一些金句、段落根本没有逻辑可言,独立看都是错误的废话,稍微长点吧,下次想用杂糅不堪。难搞。

其实,是我们错误理解卡片的使用。在我看来,卡片笔记能成为知识管理的核心之一,有两个重点部分。

其一:

不是单纯地复制粘贴想记录的东西,要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单纯复制粘贴过程,并不涉及知识内化。

什么是内化?当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个概念或想法时,需要深入地理解它,思考其真正的意义;这个过程不仅迫使真正掌握这个概念,还使其成为你自己的知识。

其二:

卡片不仅要短,还要有主题。 你可能看许多文章和视频,觉得卡片的作用在于长度的精简,于是每天写50-100个卡片,认为这样几天下来就能完成几篇文章、报告。

真正坚持下来后,会发现单纯地减少每次写作的长度并不够。这么做,就像在流水线上拧螺丝,每次只是开始一个新任务,没有带来实质性好处,反而变得枯燥无趣。

在我身边,有许多细分领域主笔老师,他们将调研和写作的时间从3天拖延到1周,每天只需写几个字,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他们反而因为任务太容易,变得过于自信,从而导致拖延。最终往往到最后一周,才急急忙忙认真写作。

这样的方法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削弱作品的质量。

很显然,如果只在字面上理解“卡片”,并错误实践,就会发现卡片写作,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根本用不起来。

比如说:

一些人写之前,把卡片又分成临时笔记、永久笔记、文献笔记,以为这样能让写作过程更有条理、更高效。

然而,你并没有理解其中的联系和转化过程,忽略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联,结果产生大量的孤立卡片,没有形成有组织知识体系,也没有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囤积一大堆没用的东西。

所以,卡片写作并非独立存在,是一个小系统。

我的卡片笔记法

它的真正力量不是卡片数量、如何分类,而在于如何把这些卡片组织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思考和表达。

这就像:

我每天会写大约30到50个卡片,多的时候达200个,每个平均200字。你可能会好奇我何时完成这些卡片?

其实,我经常在阅读、吃饭、坐车,甚至和朋友喝咖啡、刷朋友圈时完成它们。

我可能会突然说:“稍等一下,你刚才说的非常有趣,这个经验如何得来的?我想记一下,学到了。”

就这样,零碎时刻,变成积累知识的机会。

有空回到电脑前,这些卡片就是新选题的“燃料”部分,每一张卡片都包含一段独特的经历或洞见,给选题提供写作动力和灵感;这种方式不仅让我更深入地掌握了知识,还增强写作效率和质量。

所以,别再迷信市面某些卡片写作方法了,唯有摸索出来的才算自己的。那么,卡片写之前要改变什么认知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叙事性结构。

02

叙事分为两种:一种线性叙事,一种非线性叙事。

线性叙事按照时间、因果和逻辑顺序表达。我昨天熬夜看《盗墓笔记》,非常棒;所以,今天决定找找有没有原著小说,我花一天时间终于找到,晚上回家后,今天准备熬夜看完这本书。

这是一连贯事件,从看电影引发阅读原著想法,寻找书店,买到书、熬夜阅读。每一个事件都与前一个有直接的因果和逻辑联系。

非线性叙事不同。

我中午在盒马吃的午餐,味道棒极了,20块钱两菜一个汤;回家路上,突然想起昨天见的新朋友,他似乎说到有一家韩国菜非常棒,但我记不清名字了。

两段话因果关系并没有展现,我朋友说好吃的原因没有,同时,时间线略显混乱,所以它是线性叙述。

如果你留意市面一些商业文章,大部分观点类可能没那么严谨,看着略显空洞,核心问题就在于“叙事严谨性”不够强烈,要么,中间衔接空间太大。

事实上,平时大部分人表达都是乱八七糟,脑袋里面突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固定顺序,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不必有什么担忧。

假设你发现一个人特别沉默,这个人可能是大佬级别。因为他脑袋里在思考,我说话能否与行动保持一致,别人会怎么看。

我的卡片笔记法

明白这些,你就理解“卡片作用”是解决叙事问题,那么,能带来什么呢?

  • 不必准备好在开始
  • 每天能写很多东西

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记录灵感,如同一种日常习惯,不是一项需要特别计划和准备的任务。

我甚至给它起个有趣的名字叫“牢骚笔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毕竟只有这样,更接近人的真实思维,减轻写作心理压力。

当然,也不能一路狂飙,完全没有条理,还得有个度。如果太乱,回到电脑前可能没法用,所以,非线性叙事才是卡片最真实的一面,也是最牛的地方。

不过,也许有人说,我总觉得200字不全面表达不出来什么,500字以上又太多,怎么办?尼古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已经明确告诉我们,300到500字是最佳状态。

03

为什么?

该数字并非随意设定,有四个优势:

其一,人们的“灵光一现”或“心流”状态,通常只持续几分钟。300到500字的长度,可以确保在这个时间窗口内完整捕捉和表达一个想法。

其二,这个长度有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它既足够长,能够提供足够的详细信息,来解释一个观点;又足够短,不会让人感到记录时的疲劳。

其三,300到500字卡片长度,正适合移动阅读和快速回顾。这样的卡片长度将其转化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和记忆工具,可以轻松浏览,有助于加强长期记忆的固化。

其四,限制在这个字数范围内,迫使你更加凝练地思。只包括最重要和最相关的信息,从而培养更清晰、更有效的写作技巧。

我在实际运用中对这几点深有体会,你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长度的解析,但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实践的优势,其他都显得不重要。

解决认知问题后,在来看看行动中,卡片到底怎么用:

首先,思考具体问题

当我们读一些深度文章,有时会觉得特别清晰,就像在眼前播放一部电影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文章讲的是具体的事物。

如果内容只呆板地灌输知识、堆砌一大堆观点,读者可能会觉得无聊,甚至难以被说服。如果能像讲故事一样,用一些真实的场景或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就会变得有趣多了。

什么是具体(concrete)?不抽象,细节明确的。

所以,卡片是开端,应该让内容更具体,这也方便以后用的过程中,不用那么费劲的改来改去。

其次,找到为谁而服务

想象一下,你有一堆想法和笔记,该怎么整理?如果像以前那样,用标签把它们都贴在一起,结果就是一大堆混乱。一个标签下有5000条笔记,那这个标签还有啥用?

卡片厉害之处在于它还有一个功能叫「索引」。

什么是索引?我把它总结为小标题,有了它你可以把每个小点子塞进一个大页面里,然后随意连接它们,这样找东西超快。

比如:

中午,我上厕所,抬头看到上面随地大小便罚款200元的贴士,这时,我在思考,真的可以被罚款200元吗?不能的,毕竟没有人监督。

于是,我出来后把这段话记下来,标记如「案例-关于监督」,现在就刚好用了起来。并且,下次写到关于“监督严谨性”的探讨,也能使用。

我可以随时改卡片,加新卡片,都不会乱。每张卡片像拼图一样,想怎么拼就怎么拼,不用担心把整个画面搞乱。

这个方法一开始可能有点难,你得学会怎么把你的想法分割得刚刚好,既够小又够具体。一旦学会了,你会觉得思考更清晰,工作更有效率。

这也是我写营销洞察时,为什么会有那么案例的原因。

我的笔记软件中有个文件夹叫案例库,下面分为关于人群分析案例、营销案例、联名案例,各种各样;一旦需要佐证,我立马打开它就能找到。

因此,卡片厉害之处在于它不耽误你的其他工作,不论你手头有多少事情,想记录随时都可以,就像开瓶盖一样,刚开始有点费劲,慢慢地就容易很多。

听起来这个道理很普通,但真的学会了怎么用卡片来写作,会发现效果完全不一样。

换言之,你需要一开始就把卡片做的具体化,观点加佐证化,并且知道它大概会在哪里会出现,有一个索引。

这样卡片笔记才能让思考和写作变得更高效,你不用每次都从头开始,写作也不再是单调乏味的重复劳动,而是一个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有趣的创造过程。

04

除上述两者以外,卡片在使用中还有三个注意的地方:

1. 摘抄要加注释

我经常读一些认知心理学的东西,并不是每天都深入研究。碰到重要的部分,我会把它摘下来。

摘下来的东西,我要花点时间琢磨琢磨,真正弄明白它是啥意思;有时,我一琢磨就想到更多的事,这时会在下面多写点我的想法。

举个例子:

前几天看一个关于焦虑的解释,“焦虑是你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提前支付的利息”。我认为这个观点很好,就在下面加了一段话。

“你提前使用了未来的钱,这样做会感到不安和紧张,因为试图控制那些不确定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专注于现在,不要过多担心未来”。

最后把它放到「概念卡片」文件夹中,便于后期检索和调用,当然,卡片笔记盒还可以延伸很多,我目前有专业名词、思维模型、经济概念等,最终都能为我所用。

2. 不定期迭代

很多人在整理卡片信息时,会基于旧卡片来更新新卡片,我面临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当我在撰写某个选题时用到某些卡片,我会有意识地在下面更新一下使用次数。

如果发现某个卡片被频繁使用,说明是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会花时间将其完善和深化,然后,其存储下来,作为未来参考重要资源。

第二个选择,处理一些“燃料”信息,例如流水账、临时心情记录、不太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用过一次之后,可能不再具有价值,所以我会选择直接删除它们,以保持卡片系统整洁和高效。

通过该方法,我能保证卡片系统包括重要的、反复使用的知识点,也能有效摒弃一次性的,不重要的信息,这样,更加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3. 持续的未完成

我那些笔记,是一些乱七八糟、没有头绪的点子和资料,想把它们变成一篇文章,得有目的性地去组织和深入分析。

比如,我爱历史,特别对古罗马感兴趣,读了一堆书,做一大推笔记,这些笔记里有古罗马的政治、宗教、艺术、军事,种种内容。

就算笔记多得能塞满一个抽屉,也不意味着,我能立刻写出一篇关于古罗马文化的完美文章。

不过,当我注意到好多笔记里都在聊古罗马战略,我就可以把这个主题,单独拿出来想想,怎么写一篇关于古罗马军事的文章。

这时,我得想清楚,这文章到底是要写给谁看?普通人?历史专家?这样才能知道,文章该怎么写,用什么语言,结构怎么安排,深度怎么控制。

直白点说,笔记是写文章的开始,写文章是笔记的进一步发展,笔记总是不完整,阅读也永远不会结束,思考永不停止。

正因它们从来没有完全完成,所以,总在不断地流动和发展,也就有一边输入,一边输出的局面。

很多人问我一年看多少本书,我只记得去年写80万字,折合下来大概5本书,那应该看多少?我不记得了,阅读写作见人沟通像吃饭一样,每天都在进行,我并不热爱它,却成了一种习惯。

总体而言

卡片笔记,是门学问。下次写内容,想象自己在朋友聊天,随意地把想法写下来,积累属于自己的知识复利,你也可以。试试看?

作者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