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款高效能工具,你值得一试

本文为《十个习惯炼成高效能人士》的姊妹篇。

本文绝非广告,所有文字仅为——与想要提高效能的你们,分享使用这些高效能工具的个人心得体会。

前不久,我的一篇文章《十个习惯炼成高效能人士》“爆款”了一把,被140多家媒体/公号转载,其中有不少大号:今日头条、十点读书、当当读书会、橙子学院、行动派DreamList、职场充电宝等,此外,网络上不署名的侵权转载无数。估计总阅读量已近千万,可见在现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此类有关高效能、行动力的文章有多受欢迎。

之后,很多粉丝来问我都用什么app,推荐几款好用的。说实话,我不是个工具控,我向来认为 一个人做事的理念和认知(“道”)要远远重于技巧和工具(“术”) 。当你具备正确的“道”,“术”就是唾手可得、无师自通的东西。尤其现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术”甚至多到泛滥的地步,关于“术”的文章也是。

但在具备前者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给力的工具,确实可以如虎添翼。只是要注意, 不要脱离“道”而仅仅关注“术” 。本文总结了我使用多年的十款app,我能长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保持高效能,它们功不可没。本文与广告无关,所有文字仅为——与想要提高效能的你们,分享使用这些高效能工具的个人心得体会。 在阅读下文介绍时,请不要忽视工具背后所隐藏的理念和习惯。

有必要澄清一下“高效能”的含义。我理解和追求的 “高效能”,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把自己累到没朋友,而是多做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事,其终极目标是兼顾和平衡四大领域(身体/健康、工作/财富、家庭/交际、精神追求/自我实现)的幸福人生 。这个理念我在以后的时间管理系列文章中会反复强调。这就是“道”层面的东西。

我个人并不喜欢复杂、花哨的工具,如果工具本身就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搞定,反而更费时,则是本末倒置。对于数量,我也提倡少而精,避免功能重叠,要知道,多使用一个工具就要多耗费一份精力。所以,这十款app都既简单便捷,又高效友好,充分用好它们,足以显著提高效能。

十款高效能工具

归类如下:

  • 时间管理工具: 日历、Microsoft Outlook Tasks(任务管理)、Time Recording Pro
  • 输出(写作)工具 :简书
  • 输入(学习)工具 :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喜马拉雅FM
  • 输入管理工具 :印象笔记
  • 职场社交工具 :领英(Linkedin)
  • 生活类工具 :下厨房、Keep

一、日历

工具一:日历

任何型号的电脑、手机都有自带,再普通不过了。但据我小范围的了解,能让它充分发挥时间管理功能的人,所占比例并不高。大多数人只是用来查查日子、偶尔设置个提醒,那是因为关于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可见,“术”的应用程度取决于“道”的认知程度。

如果你平时有做计划、列任务清单的习惯,那用日历再省事不过了,不需要再单独下载清单类工具;如果还没有,正好可以借助它养成这些习惯。

你可以试试日历的以下时间管理功能,用久了,就是你的习惯:

  • 当你做好月度计划,把它们填到相应的日程里。
  • 每天早起,首先检查当天任务,聚焦于高优先级任务。
  • 每晚临睡前,检查当天未完成任务,反省为什么,然后改期;看一眼第二天的任务,在最重要的几件任务前标注“H”(即High Priority高优先级),并且提前准备所需物品。
  • 有具体时间要求的任务,比如会议、约见、航班,设置好提醒。
  • 周期性的固定任务,设置重复频率和提醒。
  • 把家人朋友的生日填进去。
  • 每完成一件任务,就删掉。
  • 当你想到一件待办任务,马上填到相应日程,然后放下,继续回到当前任务。既不用担心忘记,又不用费心记着,可以让你时刻专注于当下、又能兼顾未来。

根据个人喜好,你可以选择工作和生活共用一个日历,或者分开,但以上功能两者适用。我喜欢生活和工作界限清晰,所以生活使用手机日历,工作使用电脑日历。电脑里的Microsoft Outlook自带日历的功能更多,我还会经常使用同事间协作功能:当你设置了一个会议安排,可以自动给参会人员发送邮件通知和日历提醒。

用了太多年,日历就像是我大脑的扩展记忆模块,由于对它太过依赖,以至于偶尔手机数据意外丢失时,我会特别抓狂。所以,在你的日历里设置一个提醒:定期做好数据备份。

二、Microsoft Outlook Tasks

工具二:Microsoft Outlook Tasks

这是Outlook自带的任务管理工具,我用它来管理工作中的任务清单。每件任务都可以设置截止日期和完成状态: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已完成任务会自动被标上中划线,逾期任务会自动被标成红色。你还可以把任务授权给别人,对方就会收到邮件通知。

定期回顾这个任务列表,写成阶段性的工作总结,把功夫花在平时,写年终总结就不是一件头疼的事了。

三、Time Recording Pro

工具三:Time Recording Pro

多年前我与这款app偶然相遇时的惊喜之情,可以用“眼前一亮、相见恨晚”来形容。当时我正在广泛实践和摸索时间管理的各项技能,四处寻觅一款做 时间开销记录 的工具,来替代我自制的蹩脚的excel表格。

你可能会问,“时间开销记录”是什么鬼?干嘛用的?那本《奇特的一生》的主角,牛B的科学家柳比歇夫,你可能听说过。老头是前苏联著名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一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但他最牛B的还不是这些成就,而是独创了 “时间统计法” ,即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更难的是,人家56年如一日的坚持记录,直至去世,堪称高效能时间管理的典范。

这款app,记录功能单一、分析汇总功能强大,你可以自定义任务名称和类别。我把任务按照“人生平衡模型”的四大领域分类,时间记录精确到五分钟,每件任务后即时记录,每周简单回顾,每月做一次分析。

坚持多年,它带给我的最大价值在于,做这个记录就像记账一样,让我 清楚的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然后定期分析哪些时间是浪费的、哪些任务可以提高效率、四大领域的平衡状况、有些事情是不是该放弃、自己是不是每天都走在靠近梦想的正确道路上?

三言两语,说明有限,以后我会专门写文来分享这项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

要说明的是,这款app是全英文的,而且不知为何,最近应用市场里找不到了。但类似的时间记录工具有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我的时间管理课程专门介绍过这款工具,参加过的学员们,有很多试用过它,但坚持者寥寥无几。很多人坚持不了用这样的app,是受不了每一分钟在干什么都要记录的变态。 受不了是因为没想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尝到过这么做带来的甜头。

对于我而言,它却像镜子一样必不可少,照见我的一分一秒都流逝到何处。

四、简书

工具四:简书

简书是一个已流行多年、现在依然很火的内容发布与分享(即写作)平台。 对于梳理思维、澄清观点、检验输入质量而言,写作是很有效果的一个输出渠道 。选择一个顺手的写作平台,不仅可以让你更享受写作这件事,而且能与读者和其它作者近距离交流。

简书最先吸引我的地方,是它被称为写作神器的 Markdown编辑器 。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标记型语言,只需记住一些简单的标记语法就可以排版出简洁优雅的页面。在风格五花八门的微信公众号里,排版是一门学问,作者小编们为作出高颜值版面而挖空心思。相比较而言,简书的Markdown更让我省心,把精力聚焦在文章本身。

简书平台也像一个写作圈子,你可以看到别人都在写什么、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通过读者评论得到及时反馈、通过投稿到首页或相应专题来提高阅读量、通过阅读量和喜欢数来了解自己的受欢迎程度,尽管这不一定和文章质量成正比。达到一定的条件,还可以申请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

在当今自媒体迅速崛起的年代,颇有全民写作之势。一个写作爱好者除了可以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还可以落户各大平台,比如知乎、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豆瓣等。

各平台各有特色和不同定位的用户群。如有精力,多尝试几个平台当然更有助于找到最适合自己定位的那个、以及扩大影响力,然而,多维护一个平台就多耗费一份精力,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量力而行地来选择写作平台。

如果你不写作,而仅仅在简书做一个读者,那么于你而言,简书就是一个纯输入工具。

五、在线教育平台

工具五:在线教育平台

快节奏和多干扰把人们的时间都分割成了碎片,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的结合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具体到学习这件事,它使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在网上参加各种微课。

于是大量的工具和资源应运而生,这一条指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工具,而是一类可用于线上自我教育的平台,比如:十点课堂、充电大课堂、知乎live、网易公开课、朝夕日历、红点、得到等,很多在线教育机构还有自己专属的平台比如橙子学院。

一入网络深似海,如果定力不足很容易迷失自己、虚度时间。网上有大量的免费课程资源,也有优质的付费资源,你缺的不是资源,而是时间。所以,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根据自己的需求精简筛选,以及课后的消化践行才是关键。

你对互联网和微信的使用方式决定了你的成长方向和成长高度,晒图、购物、卖货、拉票、约炮、打游戏?还是获取自我成长所需的有益资源? 一个最公平的定律是,你的时间投入到哪里,回报就在哪里。所以,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成就,而是审视自己的付出。

六、喜马拉雅FM

工具六:喜马拉雅FM

除了写作可以成为自媒体,声音也是另一种自媒体。所以私人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喜马拉雅FM就是最大的声音自媒体聚集地,上面有海量的免费或付费声音资源,包含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科技、财经、歌曲、外语、教育、知识、影视、相声等等。

正如它启动页面上的口号“路上堵车,听喜马拉雅”,它可以让你更为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而且让 多任务并行处理 成为可能。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就是利用做饭和坐班车的时间听完了《蒋勋细说红楼梦》。

如果善于甄别,你完全可以筛选出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节目,就某一主题有系统的进行自我补充,让你的碎片化时间价值最大化。

七、印象笔记

工具七:印象笔记

如果你注重学习、并且有记笔记的习惯,网络文章、微信转帖,以及上述工具四、五、六,都会给你带来大量的碎片化输入。如何去整理和吸收这些输入,则会决定你的收获。 知识和信息如果不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和践行,于你而言,和垃圾无异,而且输入越多、脑子越混乱。

这时就需要一款知识管理的工具,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是影响力最大的两个。我更倾向于印象,对所有笔记建立分类和标签,易于搜索,明确践行要点、定期跟踪进度,让大量输入不再是一团乱麻。

你在浏览器、微信、简书等各处读到的有用文章,都可以一键保存到印象笔记,定期做整理归类,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不仅可以避免“到用时想不起来在哪见过”的窘迫,长期积累,还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个印象笔记可以满足管理所有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工作要点、会议记录、读书笔记、观影笔记、听课笔记、碎片化文章的阅读笔记、写文章草稿、日记(主要是每天三件事的打卡和回顾)、随时灵感记录、生活备忘录等等。

简单说一下日记和每天三件事的打卡习惯:每天早上,列出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临睡前回顾它们的完成情况,此外,还有什么特别带给你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事情,记录下来。长期积累,你会炼成一个有计划且聚焦,高效能且高幸福感的人。

总之,印象笔记让积累看得见,让你能清晰的看见自己成长的足迹。

八、领英(Linkedin)

工具八:领英Linkedin

在职场人士中间很流行的这个全球职场社交平台,很好的诠释了 六度人脉关系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通俗地讲:“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在领英,你可以关联你的一度人脉的人脉,成为你的二度、三度人脉,以此类推,你将会无限拓展你的人脉。

除了拓展人脉,你还可以维护你的人脉,离职的同事,你还是可以随时了解他们的动态,比如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另谋高就、发展得怎样。可以在领英里给他们发送消息来保持联络,说不定还会给你带来职业发展的机会。

多关注领英,完善自己的履历表和个人Profile,如果有相关工作机会,你也会收到推送,所以,也是求职的一个渠道。

除了以上功能,让我惊喜和意外的是,领英还让我和一些失联多年的老朋友、老同事久别重逢,重新建立了联系。

在当今信息社会,人要持续进步,除了个人努力,也离不开圈子,因为圈子意味着信息、资源和人脉。 上述简书是我的写作圈子,领英就是我的职业圈子。

九、下厨房

工具九:下厨房

上文说过,高效能是指人生各方面的兼顾与平衡,而达到幸福的状态。所以,当然也少不了生活类工具。对于吃货而言,下厨房就是一款必不可少的应用,它可以让你想吃什么都能DIY,又无需花钱买菜谱。它可以给你无数的美食灵感,提升厨艺,丰富餐桌。对于同一道菜的不同做法,你还可以根据标注的“有多少人做过”知道它的受欢迎程度,然后收藏自己喜欢的菜谱。

下厨房不仅是菜谱,也是作品展示平台里,你也可以上传自己拿手菜作品的菜谱和图片,去带给别人灵感。

由此可见,下厨房是吃货的圈子。

十、Keep

工具十:Keep

享受美食的结果除了心情变好以外,还有身材变坏。所以,管不住嘴之后就是要迈得开腿。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管理不好,那还能管好什么呢?

去健身房办卡花钱不说,还因为不方便、耗时多而难以坚持。我有长年自己在家练习瑜伽的经历,所以自制力不是问题。那这款号称“随时随地练出好身材的移动健身房”再适合我不过了。

你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健身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比如健腹、翘臀、马甲线养成等等。每个项目都是一组设计好顺序、次数和节奏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详细分解说明。在家里找一小块空地,配合动感的音乐,在口号下完成健身,之后还可以打卡,享受超越自己、以及“不瘦下来,就不知道自己有多美”的成就感。

Keep的开机页面是一句很励志、也很哲理的话 “自律给我自由” ,献给自己,也献给广大奋斗在健身、健美之路上的你们。

以上就是所有介绍。工具因人而异,而且适应它们、形成使用习惯需要时间,上述推荐仅供参考,若你已有相近功能的工具,并不一定需要替换。

智能手机人人都有,于你而言,只是通讯、消遣的设备呢?还是助力成长和高效能的武器?让它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完全取决于主人。再一次强调,工具只是工具, 只有你自己,才是万事之主 。

文/布同凡想

关键字:产品经理, 工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