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产品策略:两边下注
可以这么说,Google 的一整个产品线就是一系列可观的 A/B 测试。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永远都要有 B 计划,它赞美的是多样化的优点。看看 Google 貌似混乱和令人困惑的产品线你会发现,其实这家公司正谨守着这一价值观。Google 往往喜欢针对同一客户群推出多项竞争产品。这样的话,如果一个产品失败了,也许另一个产品能够补上。
最极端的例子是 Google 的即时通信解决方案。Android 上一度曾出现过 4 款不同的产品:Google Talk、Google+ Messenger、Messaging (Android 的短信应用)以及 Google Voice。Google Hangouts 最终胜出,把其他的都合并进了一个平台。
Google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统一的即时通信平台了,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且慢,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Google 已经在开发第 5 款产品了。据称这款即时通信产品将不需要 Google 账号,其目标针对的是 Whatsapp。Google 的 KitKat(Android 4.4)把原来的 SMS 应用撤掉,用 Hangout 来代替发短信,而到了 Lollipop 又添加回一个 SMS 客户端,所以很快我们又将回到有 3 个短信客户端的情况了。更新后一体版的 Hangout 由给 Android 增加了第二个拨号应用,这样现在除了 KitKat 引入的 Google Dialer 以外还有一个新的能拨打 VOIP 电话的 Hangout Dialer。现在用户要求统一拨号应用的呼声也开始高涨起来。
不过 Google 平时就是这样折腾的。其行动表明,自己并不相信一个问题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哪怕这样会让用户的日子好过得多。因为它需要应对外部各个领域的竞争对手,而且 Google 似乎也认为没理由竞争就不能出自内部—让自己的产品自相残杀。
Google Dialer 与 Hangouts Dialer
其效果就是 Google 几乎所有的产品目录似乎都要进行大型的 A/B 测试。正如 Google 的搜索引擎不断从 Web 上收集数据加以学习和改进一样,Google 公司本身也是这么运作的。它给单个问题提供了多个解决方案,希望能从中决出优胜者。
还是以即时通信为例:Google 有 4 个短信客户端,每一个都采用了不同的办法去解决问题。Google Talk 是传统的即时通信客户端,跟 AIM 是同一路数。Google+ Messenger 是个 IM 客户端,也是社交网络一部分的—是 Google 版的 Facebook messenger。Messaging(Android 原版的 SMS)应用是单纯的手机 SMS 应用。Google Voice 则把 SMS 系统搬到了它的耳朵,让用户可以拥有一个电话号码,收听语音邮件,并通过互联网阅读和发送短信。
一个问题有 4 种解法是很混乱,但它确保了无论哪一种方法胜出,Google 都将在该领域拥有一个竞争者。对于用户来说,自己本来只是想约朋友出去喝一杯,但现在却要想清楚用哪个去约,这无疑是件痛苦的事情,不过 Google 对此似乎并不担心。只要用户选了其中一个它就可以偷着乐。
即时通信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实际上 Google 几乎每一个产品目录都有多个项目在互相竞争。
Android vs Chrome OS—最后决出两位获胜者?很好!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 Google 要弄两个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 跟即时通信一样,Chrome/Android 使得 Google 在操作系统领域无论风往哪边吹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计算的未来是基于 app 的智能手机式的 OS?还是依靠互联网、一切都是 Web 应用的云 OS?无论是哪一种,Google 都留有一手。
现在的情况是 Android 和 Chrome 都做得很好。Chromebook 已经壮大到足以威胁 Windows,而 Android 则已经占据了 80%的智能手机市场。
做两套操作系统有很多重复工,但是最近二者界限开始模糊。Android 的 Google Now 登录上了 Chrome。Chrome OS 的通知面板看起来几乎就是从 Android 剥下来的。而 Android L 最新的 app 允许 Chrome 浏览器标签显示为独立应用,成为 Web 应用的一等公民。
目前来看,这两操作系统还是井水不犯河水,Chrome 仍坚守桌面和笔记本,Android 则占据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硬件也已经开始模糊了。我们可以看到在笔记本(以及大量混合平板 / 笔记本设备)上跑的 Android,还有装 Chrome OS 的平板。
Google 也在利用 Chrome 和 Android 进行 A/B 测试,看看有多少 OEM 能够修改它的代码。Android 允许任何人修改,而 Chrome OS OEM 则不允许改变底层代码或界面。通过这样 Google 获得了升级影响的第一手资料。Android 到处都要求升级,但往往有数月的延迟,且经常不升级,而 Chrome OS 代码的不可变更使得 Google 可以维护一套集中升级系统,只需一天就能完成一切升级。
有了这些 A/B 测试数据,Google 认定 Chrome OS 更适合于升级的情况,因此会对 Android Wear、Auto 及 TV 采取相同的策略。这些产品 Google 均不允许 OEM 改动,并由自己来运营一套中心化的升级系统。
Android Wear vs Google Glass—尝试不同的形态因子、价格和平台
未来的可穿戴计算会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Google 还是用 A/B 测试来验证:一个是头戴式平显,另一个是一块微型的计算化腕表。
两个项目的价格点很不一样(Glass 为 1500 美元,而 Wear 大概是 200 到 250 美元),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Glass 是戴在脸上的,它挑战传统,把摄像头对准了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相比之下,Wear 是不动声色的可穿戴技术。没人会出于社会礼仪反对你佩戴计算机手表,而如果硬件设计得当的话,大家甚至都不会注意到你戴了手表。
这两个项目还是对平台策略的一次测试。Glass 是 Google 在垂直领域按照苹果的风格做事的首次尝试。除了 Google,没人做过 Glass 设备,而软件则是针对硬件量身定制的。Wear 是 Android 式的平台—Google 做软件,别的公司做硬件。
现在 Wear 似乎赶跑了 Glass,不过 Google 坚称两项目仍将共存。Google 甚至说 Android Wear 的通知技术将引入 Glass。Google 本可以把焦点转向 Wear,取消掉 Glass,但它没有这么做。因为它需要内部竞争。
Gmail vs Google Wave—自己想要颠覆自己
在技术领域,长江后浪推前浪早已司空见惯。既有公司告诉自己说大家过去一直在用的在将来也会足够好用,此外他们还掌握这市场份额优势。然后新东西开始起势,原有的市场领导者就被赶下台了。如果不能迅速调整,老产品往往很快就会失势,沦为想在本领域一试身手的更大的公司的品牌或专利组合。
Google 不希望被颠覆,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独立市场。所以 Google 不怕尝试去自我颠覆。
2009年 的 Google Wave 就是这样,它试图在 Gmail 成为市场领导者之一时干掉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技术已有 30年 历史,Google 希望,通过应用一些现代的 AJAX 技术能够革新在线沟通。结果是一个即时通信、电子邮件、文档及实时逐字母输入的狂野(和复杂的)组合。
大多数公司都不会对自己的明星产品出手,但 Google 不这么看。如果 Wave 的梦想成真,它会干掉 Gmail,而 Google 就会用一个新的市场领导者替代旧的。不过 Wave 表现不好,其界面过于复杂,并且与更多现有的沟通方式缺乏互操作性。1年 后,Wave 关张了。
所以你看,Google 试图干掉 Gmail,但它依然活蹦乱跳。可无论结果怎样,Google 都是赢家。再次地,如果你跟自己竞争,你几乎总能推出一位获胜者。
Google TV、Android TV vs Chromecast—一旦 “A” 失败,再弄个新的 “A” 出来
电视是什么?是有着专门界面的媒体中枢?还是其他设备内容的从属屏幕?Google 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一个是约 300 美元的 Google TV,另一个是 35 美元的 Chromecast 电视棒。
这两个一个又贵又复杂,另一个简单得要命,价格低到购买可以随性。便宜简单的最终胜出—Chromecast 销售大获成功,卖出了数百万,而 Google TV 则一落千丈。
这轮 A/B 测试似乎已经以 Chromecast 的获胜告终了,但 Google 并没有把焦点放在 Chromecast 身上。当某个 “A” 角失败后,Google 又弄了个新的 “A” 继续测试。Android TV,作为 TV 计算机的全新尝试,将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再度出击。
实际上,Google 在客厅有一堆的参赛者,并且总是同时至少有两个玩家在场。比方说 Google TV(2010-2014) vs Nexus Q(2012),Google TV vs Chromecast(2013 至今),现在则是 Android TV vs Chromecast。
这个例子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 Google Glass 的未来。虽然 Wear 看起来是更好的产品,但是若干年后再看到全新的 Glass 产品出现也不出奇(注:实际上现在 Glass 2.0 已经在路上了)。
数不胜数
Google 历史上这种内部相杀的情况屡见不鲜。
Nexus vs OEM—谁能做出更好的智能手机?Google 还是现有玩家?
Google.com vs iGoogle—搜索应该是简洁的白页,还是堆满各种小工具的可定制界面?
Google Video vs YouTube—Google 应该只做搜索引擎还是直接托管视频?
Google Maps vs Waze—Waze 是为了获得交通流量数据而收购的,但不要指望 Google 很快会把它合并进 Maps。
Google Maps vs Google Earth—怎么做更好?在 Web 上开发地图系统还是做一款桌面应用?
Google+ vs Orkut—社交网络决战!Google+ 胜出,但后来两个共存了 3年。
Google Play Musc All Access vs YouTue Music Key—Google 已经有了一个音乐订阅服务,但是还是推出了第 2 个。
Eclipse vs Android Studio—开发 Android?你有两个 IDE 选择。一个是大多数 Java 开发者熟悉的,另一个是基于 IntelliJ 的针对 Android 的定制解决方案。
Android Gallery vs Google+ Photos—Nexus 5 上 Google 推出了 2 个照片应用:一个针对本地照片,另一个针对 Google+ 云存储。
原生移动 app vs 移动 Web 应用—Google 产品有原生移动 app,但是做的事情一样的移动网站也还在继续开发。你可以说这些针对的是非 Android 及 iOS 设备,但 Google 似乎并不希望自己的 app 出现在其他平台。
这种多产品策略对于 Google 的长期健康来说是好的,但它也浪费了许多资源。到处都是重复的工作,但 Google 的 Adsense 和 Adwords 带来了那么多的收入,至少现在 Google 挥霍得起。
这对于客户来说也不是最好的。它往往会给用户选择造成困惑,不知道在 Google 的生态体系里面应该如何二选一,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上面同一用途的 app 往往有好几个。虽如此,但 Google 更看重长期市场存在而不是短期的易用性。这一点也许是 Google 和苹果最大的不同。苹果提供了一个聚焦的用户体验,非常容易理解。Google 则对做任何事情都提供了多种手段,有的做得不错,有的则过于复杂,而有的则是 “僵尸产品”—未曾积极研发但一直都在好些年。
公司偶尔会通过 “春季大扫除” 的形式来整理多产品策略带来的混乱。2011年,Google 第一次开始产品批量清退时用了 “有的放矢” 的说法,但是现在 Google 推出新产品的速度似乎比清理老产品的速度要快得多。
有时候 Google 看起来纯属手贱无法控制自己。几波人同时做一件事的方式已经成为公司文化的 DNA。公司大部分的时间都是 “三头统治”,由 Larry Page、Sergey Brin 以及 Eric Schmidt 共同运营公司。Larry Page 最终成为 CEO,但 Sergey Brin 现在把持着 Google X,这基本就算是 Google 内部的迷你 Google—这家公司根本停不下来多样化的脚步。
所以下一次你看到 Google 的两款竞争产品希望它们合并时,你得知道这并不能解决问题。Google 最终还是会折腾出新的内部竞争者,然后再度冒出 2 款做同样事情的东西。Google 就是这么爱折腾。如果你是 Google 的用户,对此会感到沮丧,但没办法,Google 就是这样。
Google X 生命科学分部的负责人 Andy Conrad 在《财富》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
对于一个问题 Larry 会尝试用 1、2 种办法去解决,并且在策略上会对两者都同时下注。
这个也许就是本文的最好注脚。
本文编译自:arstechnica.com
本文转载自:36氪,boxi的《Google的产品策略:两边下注》
关键字:产品经理, Google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