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整小程序分析

来看写小程序的数据,我们或许对小程序有个直观的感受

1.小程序现在火吗?以后会继续保持火热吗?

我们对比了“蓝瘦香菇”和“小程序”各自诞生时的指数

对比图

可能有人会反驳我,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在进行对比,但就全民参与度来看,显然小程序现在还属于“小众”产品。在1月9日小程序的百度指数达到顶峰后,迅速下降并在1月12日趋于稳定.而“蓝瘦香菇”在10月26日(即途中的B点再次出现小高峰)

2.小程序目前的受众(确切的说是关注者)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显而易见,目前(截止到1月14日)小程序的关注者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关注小程序的用户中,男性用户甚至达到了88%,只有少数的女性关注用户,而据我推断,女性关注者多是新媒体相关的从业人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小程序的传播都还不够,这与小程序的数量息息相关,随着更多为女性提供服务的小程序的诞生,这个数据应该会有很大的变动。同时我们看到,接触小程序的用户80%以上集中在20-39岁之间,这是乐于尝试新事物的年龄层,也是小程序现阶段和核心用户。

3.小程序的城市关注度

城市分布

在沿海城市以及互联网发达的北京和杭州等地,小程序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这也符合基本逻辑,搜索热度与互联网从业者数量成正比

4.关注者都关注小程序的那些方面

关注点

我们不难扑捉到这些关键词“开发”,“文档”,“小程序开发”等,这说明关注者中有大量的准备开发小程序或者有开发意向的,这也正说明着小程序的需求——开发,也许是程序员的第二度春天。

小程序

你真的知道小程序是什么吗?

这里让我们抛开张小龙,冷静下来看到背后的逻辑。PC时代,浏览器占据着流量入口,早期搜索框加上网站快捷入口组成主界面就是浏览器的全部(这里暂不提广告),随着网络发展,传统的浏览器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浏览器插件应运而生,现在的Chrome,firefox,360浏览器等等都提供这样的插件,用户根据需求个性化定制自己专属的浏览器。而到了移动时代,微信这样的超级应用独占巨大的流量,取代了PC时代浏览器的地位,与之对应,微信小程序在微信端恰好扮演着类似PC时代浏览器插件的角色,所以你也可以把小程序叫做微信插件。

小程序的轻量化和官方的诸多限制,注定了其不能代替原生应用的命运,对于小程序神论的支持者,只能听到啪啪的打脸声。目前发布的小程序中,完成度最高之一的应该是玩物志,在体验其小程序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加载过程,体验感大打折扣,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

从另一角度,小程序似乎是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产品)量身定做的。这意味着你不必将所有的功能一股脑移植到小程序平台,而只着重于产品的核心功能,譬如支付宝只放置交易付款功能(当然是这是冷笑话),得到只放置音频播放功能等等。同时对不够成熟的产品经理来说也是一个福音,一方面小程序极力的强调单一功能,保证了产品的核心思路(或者说MVP)不会跑偏,另一方面,新开发的功能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测试,收集用户反馈,保证产品功能的锚点。除此之外,小程序的灵活性为快速迭代提供前提,降低了试错成本(A/B测试页更加简单了)。

小程序有三个入口特殊解析,1.二维码,2.朋友推荐,3.小程序界面搜索。

张小龙在介绍产品定位时,讲到当你在汽车站购票时,只需扫一下小程序二维码就可以登陆界面购买车票。可以看出小程序主打的是线下,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连接线上和线下。同时小程序的二维码屏蔽了长按识别,也就是说你只能用摄像头扫码,进一步限制了小程序的线上入口。对于早期企图打破小程序去中心化,争先恐后做小程序商城的投机者也是致命的打击。

另一个途径:朋友推荐,其实包括将小程序发送给好友或者自己所在的群聊两种,私以为这只是微信官方纯粹传播小程序这一名字的运营手段,通过新事物引发公众的好奇心,快速扩散这一“品牌”的谋略。因为一定记住小程序主战场在线下。

关于小程序的搜索功能,传统的app商城支持模糊搜索,即呈现所有带有关键字的结果,因此才出现了对应的SEO和SEM,你下载某一app时,可能会发现其名字后面带有一长串描述文字就是这样的原因

带有一长串关键词的app

网友吐槽的已经够厉害了,特别是在搜索机制腾迅系小程序占有巨大的福利(模糊搜索),这里我就不相信的展开。提供一位网友对小程序起名的一些技巧

小程序起名技巧

那些应用适合做小程序?

互联网人最喜欢自high,就像写文案时不小心就高潮了。看过许多篇小程序的分析,他们极其认真的画出四个象限图,从高频低频等等方面分析,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场景。

能扫一扫支付二维码瞬间支付的事情,我为什么还要进小程序,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私以为这是交易方式决定的,扫码支付只是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特别是在中国的国情下,许多场所都需要排队,你甚至一整天都不能到达交易窗口(譬如汽车售票窗口,火爆的餐馆等),更别提进入交易流程。但如果你扫一下二维码直接就进入交易流程了,这将为你节约多少的精力和时间成本!

此外小程序定位也更偏向于展示。现在的广告牌或者是海报,二维码已经成为标配,扫一扫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但对于用户,关注公众号后还需要自行搜寻相关信息。倘若把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换成小程序二维码,用户扫码后直接进入商品或服务展示界面,甚至可能直接促成交易。换而言之,小程序是广告牌/海报的拓展界面,是服务和产品的最直接的触达方式。当人类生活链缩短一节,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用完即走的误区

传统的app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取得你手机首屏的一个位置,只要站稳了这个位置,用户打开手机总有机会看到这个app,在需要服务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也是打开这个app。传统app拼尽全力留在你的首屏,他们有一个信念叫做“一触即达”。简单来概述就是:
前提:用户下载,并留在手机,且最好是首屏
过程:一触即达
目的:完成服务或达成消费

张小龙说小程序是“用完即走”,可是新媒体人不干了,微信你是流量充足,可是我们小产品用户用完即走,那对我们意味着死亡啊!我们来分析一下小程序的模式
前提:触达(搜索,扫码或被分享)
过程:用完即走
结果:完成服务或达成消费
通过分析,两种观念是没有矛盾的,目的都是完成服务或者达成消费,目标驱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时间在张小龙这里呈现为效率,而在一般的人这里还是时间。2016年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提出了“时间消费”的新概念,即人们更加看重做一件事情的时间代价,不能为用户节省出时间的产品必然面临着危机。很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我是非常期待小程序的发展,一旦小程序取得成功,我们的生活方式又会有哪些变化呢!拭目以待

作者 upboy

关键字:产品经理, 程序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