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的五次迭代,学习张小龙的产品心法
从微信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
昨天我们谈到了产品必须具有社交属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获取收益。今天,我们尝试从一款社交软件作为切入点,去分析隐藏在社交背后的底层逻辑。
没错,这个软件就是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ID ,作为一个超级APP,微信承载了太多,也连接了太多,无论张小龙如何克制,微信都不可避免的越来越重而不是越做越轻。但好在,目前这种冗余度尚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短期内不会有太大风险。我时常想,未来有可能颠覆微信的两条路,一条是利用微信越来越重,越来越冗余这个特点,做出一个有单一核心竞争力的轻型产品。另一条则是跳出手机这个载体,比如以后可能会到来的VR时代,在新的设备上,总会有新的巨头,但无论是哪条路,短期内想要挑战微信的霸主地位,无异于痴人说梦。
微信已是个人ID
永远不要在一个产品已成现象级的情况下,从当下去分析它的优势 ,由于幸存者效应,当下的成功很可能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甚至创始人都说不清楚,而我们总想要找到一个简单易于理解的表层原因,这叫好比盲人摸象,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可是又都不对。
分析一款产品成功因素的正确姿势是,穿越到它诞生的那一刻,看看那个时候背后的团队做了什么, 而这,才是我们能够学习的东西。
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软件中,腾讯的反应并不算快,微信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微信诞生之前,凭借当时小米手机的火爆,米聊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用户,大有在社交领域大干一场的姿态,国外的What's app等应用也已发展的比较成熟。可以说在当时,微信的诞生既是必然,又有着几分偶然。
同时代有很多社交应用
按照我们的理解,QQ作为腾讯的王牌产品,其价值和地位早已不言而喻,这个时候,再去为移动设备单独推出一款应用,显得有点浪费。QQ并没有做错什么,其用户数和用户活跃程度,让同类产品几无生存可能。可以这么说,若不是那场著名的3Q大战对腾讯造成了巨大影响,让整个管理层开始重新思考公司的价值观和定位,微信还真不一定能够顺利诞生。马化腾也说过,微信若不是诞生在腾讯,对于他而言将是灭顶之灾。
QQ VS 微信,你会怎么选
微信刚刚推出的时候,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并无什么亮点,诸如发图文消息、绑定手机号码等功能,市场上任何一款软件都能做到。我记得当时微信的用户体验绝对算不上多好,顶多是比较流畅而已。但是腾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其产品迭代的速度和质量让人望尘莫及,一款并不成熟的产品,经过几次迭代,就能成长为明星产品,这份功力,和腾讯本身的产品基因息息相关。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微信的这几次迭代,看看一个王牌产品经理的思考逻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一次迭代:语音通讯
这个功能其实并不难想到,因为手机屏幕面积有限,打字变成了一种煎熬,而语音交流不仅方便,而且这种交互方式更为自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交流就是通过声音来进行的。
语音通讯并不是微信的首创,米聊在早于微信之前就推出了类似功能,但社交并不是小米的战略诉求,因此小米并没有投入很多资源去发展,而财大气粗的腾讯则凭借资源上的巨大优势,将语音通讯这个功能无缝嵌入到微信中,用户体验很流畅。而米聊则时而卡顿,有时还会崩溃,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服务易做,但把服务做好则需要很多努力和投入, 腾讯积累了那么多年的产品经验和相应的技术储备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用户体验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需要大量实战、不断复盘、总结经验,才有可能把体验做好。
有了语音通讯功能之后的微信,具有了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的显著特质,其流畅稳定的用户体验让人们可以毫无负担的使用,自那以后,语音交流成为了很多人首选的在线沟通方式。
第二次迭代:进军陌生人社交
与QQ不同,微信是依靠熟人社交起家的,熟人之间交流更为频繁、粘性更大。沉淀在上面的关系链也会愈加牢固。在微信上的熟人越多,对微信的依赖程度就越大。但随着产品的发展,仅仅有熟人社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找到一条独特、有趣的路径,让陌生人之间可以很自然地连接。
这个时候,微信适时推出“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让用户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和陌生人沟通,并且成本极低,可以说,“附近的人”这个功能,让微信自身的社交属性进一步加强,从此以后,陌生人社交成为了微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个时候,“摇一摇”这个类似于游戏的创新沟通方式的加入,更让微信和其他产品有了明显的差异性。用张小龙的话说,摇一摇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用户只需要摇一摇手机,剩下的事,交给微信来做。
陌生人社交让微信更加全面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上线的陌陌也是基于附近的人进行陌生人社交,但彼时陌陌的使用场景太过单一,你们懂的,而微信则覆盖的更加全面,理论上说,附近的人可以做成类似58和赶集那样的服务展示平台, 让关系链的维度更加多元。
第三次迭代:二维码让一切成为可能
通过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进行支付、关注等一系列行为,而实现这些行为的方式是如此简单,只需要用摄像头对着二维码就可以,没有任何使用成本。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让微信可以连接线上线下,为后来的“连接一切”做了充分的准备。
一个很形象化的场景就是,过去如果我们看到墙上贴的明星演唱会海报,可能只是看到而已,想要购票或者获取更详细的信息,还是要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没必要了,我们只需要对着海报上的二维码轻轻的扫一下,从演唱会细节到门票的购买,再到分享给朋友,几乎可以瞬间完成,线上和线下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可以无缝切换。二维码连接的,可以是内容,也可以是商品,还可以是服务,总之,小小的二维码蕴含着无限可能。
二维码中,无限可能
让产品简洁,说起来多么简单,可是又有多少人能通过二维码这么微小的创新来实现如此丰富的效果呢?从这个角度去看,张小龙不愧为中国唯一的七星级产品经理,这种思考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第四次迭代: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
今时今日,这两个功能的加入让微信风光无限,其霸主地位不可动摇。 微信公众号是一个看似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平台, 说它是中心化,是因为所有的公众号都是运行在微信之上,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从外部无法抓取内部信息;说它去中心化,是因为公众号的内容都来自于内容生产者,只有你关注了某个公众号,才能获取其信息,而并没有做成类似于广告般的强制推送。这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克制,只有提前看到长久价值的人,才会不受短期利益的诱惑。
朋友圈和公众号是超级武器
公众号让微信完成了其他产品一直想要却始终无法达到的境界,以内容来导入流量、以内容来沉淀关系链、以内容来强化其平台属性和用户粘性。而朋友圈的意义更是无需多言,如果仅仅是为了沟通,那微信的替代成本并没有那么高不可及,但有了朋友圈之后,一切都变了,高频变成了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用户自己会主动的在微信上生产内容、分享内容、贡献价值, 让微信从一款简单的沟通软件变成了彻底的全民社交软件。
第五次迭代:微信支付和微信红包
面对如日中天、已经在线上支付领域形成垄断之势的支付宝,微信并没有硬碰硬,而是 巧妙的用社交来培养新的支付习惯 ,微信红包承载着重大使命应运而生,根据国人的心理,发红包这样一个类似于游戏又极具生活场景感的设计,一下子让用户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绑定银行卡,微信支付的成功,不需要高企的宣传推广,只有一个小小的设计,凭借一个支点,撬动了强大的支付宝。如今,微信的线下支付已经超越支付宝,短短几年能做到这样,简直就是奇迹。
微信支付完美逆袭
微信支付的普及,让微信从社交应用变成了生活应用,现在人们使用微信,已经分不清具体在用它的哪个单一的功能了,而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依赖后不自觉的高频使用。
微信,从这个时候起,真正成为国民级应用,其实 最核心的价值并不是用户数,而是其对于诸多场景的覆盖和无缝切换。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五次迭代,能得到些什么启发呢?
微信从诞生之初,就从每个活生生的、具体的用户需求开始切入, 从人性中那些恒久的需求出发 ,沟通的需求、展示的需求、方便的需求、自我存在感满足的需求等等。普通创业者在面对这些需求时,总是选择视而不见,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非常细分的、能够轻易实现的需求,但这种太过个性化的需求往往是伪需求,并不具备太多价值,看似一片空白,实际上浅得很,难以有所作为。
而微信,则是 从人们一直存在的、短期内不会消失的需求切入,用一个个非常简单的类似于插件的功能来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让用户没有使用成本,快速上手,并在短时内习惯这种操作方式,从而形成依赖感。
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一定要从这些需求出发,提出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同时又非常易用的解决方案,好的产品不在于多么全面,不在于多么强悍,好的产品只需要一个亮点就足够了。就像乔布斯当年发布的iPod,没有显示屏、无法像U盘一样方便导入歌曲,但那又怎样,它足够轻便,足够时尚,同时容量很大,作为一款音乐播放设备,iPod有着其他产品无法取代的优势。
做产品的思路一定来自于对人性和生活的洞察 ,而不是喊出一堆术语,像黑客一样关在黑屋子里,期望通过一行行代码的方式来改变世界,产品是给人使用的,你有多了解人性,离用户有多近,决定了你产品最终的价值。
作者 公子在野
关键字:产品经理,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