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建立与维护

像之前说的,互联网产品的价值也会分布在用户参与当中,用户的使用时间和关注给产品带来额外价值,这是传统产品无法达到的,用户使用时间和用户黏性会自然增加一款产品的价值。因为渠道变得更广,所以KPI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能体现出产品输出价值的。

很多人说,不能只关注KPI而忽略用户体验,但逻辑反推的话,为什么会有KPI出现,主要还是因为用户的增长与持续性带出了这样一个指标,所以尽管不能只顾KPI的增长但它反推的话其实是能代表产品绩效与相对于用户的价值的。

根据黄有璨所说,运营的具体工作划分一般为两方面: 一是拉新、引流、转化,二就是用户维系 。

关于拉新,也就是用户增长,大部分来源于产品与内容吸引的潜在用户,也有一些是源于用户对产品的传播所拉进的新用户。在这个拉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用户该从哪里来,即推广渠道是什么,比如微信、微博、广告宣传、BD合作、线下地推等,引流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速度,有些产品并不适用于所有渠道,例如一些超市货物其价值最大化是出现在商场的货架上,对于这样的产品,铺好渠道比线上运营要重要。

当有了用户增长方向后,如何把既定的方案落实,推广渠道如何建立起来,产品传播的机制设定是怎样的,用户与渠道铺设都完成后,如何将这些东西转化,或者对于很多产品来说是如何变现,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用户群体建立起来之后,要如何建立和维护我们跟用户间的关系?

对于社区化运营来说,增加与用户的互动,比如小米在这方面就受到很多米粉的好评,当你与用户之间建立了一个良性的不可替换或者说很难再去找寻的关系后,这种维系就很容易持续下去,对用户的需求多加反馈,同时也推出新的需求上的思考,更有利于一个新产品的上线与发展。

而商业化运营则与线上产品运营大相庭径,他们的反馈方式大多是以会员机制或者礼品赠送、捆绑销售,售后服务等这些方面去维系用户对于产品的好感。

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互联网产品会比传统产品运营多一些需求上的便捷与更广的满足感。

至于如何让愿意留在你的产品的用户更多,这就涉及到数据分析后的策略制定,你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渠道作不同的分析,比如用户关注留存度,是否存在提升留存,用户关注活跃度,比如微信公众号是文章阅读量,然后点赞与打赏机制则是潜在用户体验后对于文章最好的反馈,而其他公众号的转载量与各自平台上的阅读量也可以作为数据分析的一个点。

当用户量慢慢多起来,比如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达到几百万的时候,对于如何增强对整个用户生态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即抓住用户最想看到的点去运营内容,这些都是要有个明细的方法的。用户之间也有很大差异,你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不同的用户群体都有相对应的策略与机制去留存用户,还需要学会让不同类型的用户之间产生价值关系,从而构建起一个良性可掌控的用户模型。这样的产品才能持续良好地运营下去。

当然,对于流量与用户的流失,你也需要根据期间产品运营数据分析所预测到的风险,制定好相关方案,首先要分析流失原因,再根据问题出现的根本去建立流失预警机制,对于那些流失的大量用户,是否能够通过其他运营方式来进行召回,或者重新拉进新的用户,如果新的用户引进后,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又该如何预防与应对。

搞清楚这些后,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建立与维护。

作者 因为我就是小机灵呀

关键字:产品经理,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