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把 iH5,甚至 H5 本身当作产品去看待?

H5几乎是Web内容展示的最佳载体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把iH5,甚至H5本身当作产品去看待?

首先当然是我本人非常热爱H5,而且以H5为事业。

其次,现在大家所有的生活、科技和技术的进步,最终都会落实到产品的进步,技术必须承载在一个产品里面才有价值。不管是汽车、手机和飞机的出现,最终技术的积累都会积累在产品上,产品才能被大家所使用。

而iH5这款酝酿十年的产品,就是在HTML5上把技术积累起来,成为一种工具,让大家去使用HTML5这种技术。这一切,可以概括为 技术的进步终将会使产品进步。

因此想以这篇文章向大家阐述,H5、iH5作为“产品”,是怎么不断迭代的。

一、基于Web端的H5有三大优势

H5是有未来的,有前途的,因为它囊括了Web的所有好处。Web的三大优势概括如下:

第一,网页生产成本最低。

做一个网页比做APP和其他应用的成本低。生产了之后,不需要支持所有其他平台,有浏览器就行。因为只要你有屏幕,原则上就有一个操作系统,有了操作系统就有浏览器,有了浏览器就可以播放网页。

第二,网页分享成本最低。

H5可以由微信、Facebook和其他任何平台分享出去。

第三,用户使用成本最低。

网页不需要用户进行下载、安装和更新,也不需要删除。基于Web的APP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方便快捷,比如说我要下载几十个网页应用,点一下就下载完了,而不需要一个一个下载,也不需要一个一个更新。

所以说, H5几乎是Web内容展示的最佳载体。

二、FLASH落寞,H5进入迭代期

1.Flash盛行的十年

要讲H5的发展历史就不得不讲Flash,Flash是放在IE浏览器的插件。这里要提到 HTML4 ,H4是一个相对传统的东西,局限很大,不支持动画、音频和视频。要想在网页里播放视频和动画,必须安装Flash插件。

这种带Flash插件的浏览器出了以后,由于Web本身的能量和传播价值非常巨大,Flash成为人人追捧的技术,盛行一时。

当然这也为它带来了一点危机,一家公司控制这个格式,很多互联网巨头和软件巨头感觉受到威胁,包括苹果和微软,纷纷带头制定公有的标准Flash,后面就变成了HTML5。

2.Flash的倒下,H5的崛起

Flash诞生于PC时代,所适应的是PC和鼠标。以前,任何承载在屏幕上的形式,背后几乎都是Flash技术作支撑,比如网页建站、富媒体广告、页游。

H5出了以后,Flash开始往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Flash不适用移动设备和手指触摸。 手机端所有的交互,只要是基于Web的,都需要用H5去做。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注定了H5的崛起。

三、解决H5的生产问题

如前面所讲,技术必须承载在产品里面才会有价值,而承载它的产品我们可以用工具去理解它:就像手机是个工具,通讯技术是一种技术,没有手机大家就没法使用通信技术。

iH5就是这样一款解决H5生产问题的专业工具, 能够极大限度地还原H5开发的全过程,而不需要用户懂一点点代码。

iH5十年:1.0到2.0,再到3.0的跨越

我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打造了iH5,从07年到17年,iH5经历了三个版本。

iH5 1.0 是08年的Flash版本,是一个基于视频交互的播放器,点击视频里的物品能够直接购买。但由于10年前很少人接受得了这么先进的理念,融资遇到困难,也就没有发布。而且Flash没有未来,于是09年开始转做H5。

iH5 2.0 于14年底上线,是基于H5的制作工具,叫做VXPLO(后来改名iH5)。这里面的很多技术在Web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比如说滑动时间轴,将滑动的动作和时间对应起来,还有将“事件”抽象出来,都是自己发明的,申请了挺多专利。

总体而言,iH5 2.0版本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相比其他H5工具,iH5组件的颗粒度特别细。颗粒度特别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比如说,我把计数器、后台、事件、时间,各种在交互中最小的元素抽象出来,让它们可以组合,可以被展示,可以被设计,这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今年5月,iH5 3.0终于结束了研发,迎来了内测期。3.0版本功能更齐全,界面更扁平,不仅对设计师友好,对程序员也友好,因为可以直接做代码和开发。

目前iH5 2.0和3.0是并行使用,至少一年之内是并行的。以后3.0会取代2.0,2.0目前不再做迭代了。

四、作为一款技术产品,iH5 3.0最大的价值在于开放

1. 五个维度的开放

iH5 3.0有五个维度的开放,是新版本价值最大的一部分,它使得iH5平台变成一个从技术角度上讲,非常开放的平台。它能够适用更多人去用,不管是程序员还是设计师,能够用iH5进行高效地协作,同时满足各种需求。

1) 案例层

类似于iH5 2.0中的“跨案例复制”功能。案例中的对象树是可以重用的,并且可以在案例间进行复制,大大提升用户制作的效率。而新版事件系统的重新定义也将使这种跨案例的重用变得更加便利。

2) 模板层

我们可以把常见的应用、网站、H5完全类型化,制作一些复用性、代表性极强的经典样例提供给用户,用户只需要替换内容,就可以快速完成作品。

但是其范围将从单纯的H5应用大大扩充,创造更为全面的应用生态。

3) 小模块层

新版工具中的小模块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产品,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和架构。

设计师和程序员能够通过小模块实现结合,因为小模块本身既包括视图(面向设计师)也包括内部逻辑(面向程序员)。内在逻辑层面除了调用基本的工具组件,还可以包含代码,也可以包含数据库和数据表。

这样可以把日常产品和应用中涉及到的常用部分(例如登陆注册、可视化图表、商业智能组件、粒子效果、游戏逻辑组件等)完全模块化或模组化,便捷地实现重复利用和二次开发。

并且,所有小模块都与系统本身完全兼容,安全可靠。

4) 函数层

新版工具开放了函数功能,使得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在工具界面和设计师协同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让工具对自主研发人员更加友好;

5) JS接口/SDK层

可帮助用户开发自己的窗口小部件(Widgets),丰富工具功能。Widgets属于非常基础的组件(例如工具中左侧的组件库就是一种Widgets)。当然,针对这一层的开发需要较高的开发权限。

未来我们还考虑直接接入VUE框架或React框架,让工具本身变得可被重新定义。

2.对Web应用和游戏支持更好

iH5 3.0有更好的通信能力,能更好地支持H5游戏。因为支持了各种通信的模型和结构,支持Socket(即Web Socket,基于HTML5的实时通信技术),可以做1对1、N对1、N对M的通信。

接下来可能也会重点支持一些复杂的游戏,比如多人在线游戏。因为游戏在整个产业和环境里面,是非常重的一块。

除此之外,iH5 3.0有更好的后台和数据支持,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增加数据表,用于管理数据。支持引入第三方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支持SVG(可缩放矢量图形),以后还会支持Web3D(一种虚拟现实技术)。

五、2017年之后的H5

H5的发展路径可以参考Flash,Flash基于pc端,而H5是移动端。但是H5不局限在移动端, PC端以后绝大部分的应用,也会变成H5的。

在以前Flash是以广告动画为主的最轻级应用,但随着技术的迭代,应用的量级随之变重,视音频、富媒体、建站逐渐面世,后来更发展出Flash格式的页游。

但当时在PC端原生应用的执行程序基本是“.exe”,让Flash在应用领域完全站不住脚跟,即使当时上线了主攻桌面应用的Flash AIR,也没有让Flash进入应用细分市场。

1. 移动端网页应用是H5未来趋势

但是我认为WebAPP(移动端的网页应用)以后一定会火起来,因为现在的生态不一样。

Web APP相比原生APP更具优势,因为下载一个原生应用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更新,我们会不停地接收很多消息,删除也很麻烦,下载多个应用更麻烦。

但是如果是Web应用就很方便,我可以同时下载50个,一秒钟就完成了。就好比你可以同时选择多个网页,一键保存,非常方便。

其实技术的发展都会走向融合,现在都是走混合路线。微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平台, Facebook和钉钉等等也是。 凡是大点的平台,都是走混合路线,就是在原生应用里面嵌入浏览器,里面大部分内容的提供都是通过Web的内容去提供的。

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就是网页的成本是最低的。你别看现在很多应用市场有上百万的应用,但是活跃的非常少,你看看你自己手机上就知道,经常用的APP没几个。

Web APP在未来的H5发展中是一个重点。现在虽然是以B端应用(企业用户)为主,后面可能C端(个人用户)也会出现。这种混合的应用,包括网页这种作为内容提供的应用,以后会非常普及。

H5未来的发展发现,除了H5应用,还有H5游戏、H5营销和H5户外大屏幕。

2. H5游戏的春天来临

H5的游戏一定会火的,只是说看用什么方式去做。我们争取用iH5平台解决所有的游戏问题。

3. H5营销将会偏重度营销

国内H5用于营销是14年开始的,第一个应该是特斯拉的翻页类H5,当时技术成本是70万元左右。因此很多人蜂拥去做翻页类H5工具,然而经过慢慢演进,翻页H5慢慢会往下走,因为做营销就会有点low。

营销是需要新的元素和新的玩法,去刺激和激活市场的。 以后H5的营销会偏向H5的重度营销,比如做一个大家都能参与的小游戏、活动、交互。包括手机和其他硬件设备的交互、H5户外大屏互动、电视交互,都是H5的未来重要的市场。

H5一个重要的优势是它是Web的,交互非常容易,生产内容的成本比较低。H5随身可以带,带在手机上,微信上也可以打开。

4.H5将支持VR、AR和3D

VR和AR,其实也是缺乏内容的,能够作为内容去填充的东西其实并不多,我能想到的,主要还是通过Web的方式,本质上就是通过H5去做。当然,前提是H5对3D的支持要更好一点。

但是现在CPU的发展,包括浏览器、系统对Web的支持可能会越来越好,每年可能不止好个两三倍。这样一想,两三年内,VR和AR,包括重型3D的内容,H5去支持就更不成问题了。

作者:孟智平,iH5.cn创始人,十年创业经验

关键字: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