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户设计更好的 Facebook 信息流

原文作者:Shali Nguyen 和 Ryan Freitas

译者:Chulin Yang | 校对:DSC 北京组织者-糊糊

译者按: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如果不能以合理的方式汇集成流,将会造成信息冗余,很大地影响用户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对于Facebook等需要展示大量信息流的产品,合理的信息流设计更加必要。这篇文章便是Facebook设计师探索信息流设计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作者:ONES_Piece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db2813de94ad

7bdaccbdffc54864ba2009aa4984a7a1.png

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研究如何提高信息流可读性、交流性、导览性。可以想象,为一个连接着两亿人的社区设计产品有许多特殊的挑战。

我们带领两个信息流产品的设计团队,很清楚我们做的任何一个设计决定都会影响Facebook的整体使用体验。在与世界各地用户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明白了他们觉得信息流有些杂乱,不便浏览。解决这个问题等同于更新整个信息流的设计系统,这对于一个十分成熟的产品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挑战。一些小的变化,例如增加内边距像素、改变按钮的色调,都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效果。

cc4e82af68d04475811ed93521afaf8f.png

提高信息流的可读性

我们的设计与研究团队每天都与真实用户交谈,用户也让我们了解了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1. 内容,例如一张分享的照片

  2. 内容的分享者

  3. 用户给所见内容留下反馈的方式(评论或反应)

基于真实用户的反馈,我们分析了一下几种典型的帖子类型。方法是将几种典型信息流内容分解,然后重新决策,使设计可以满足用户的现有需求。

之前,信息流架构如下图所示:

初始设计的信息流版本

我们思考了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1. 我们如何提升信息流,从而使信息流可以更加容易阅读,并且突出内容的关键区域?

  2. 我们如何使得信息内容本身更加有娱乐性与沉浸性?

  3. 我们如何使用户更快留下反馈?

这些问题在设计冲刺的活动中带领我们探索与试验,引导我们与两组设计师、研究者和内容策划者一起,进行了一周的头脑风暴,并且完成了新想法的原型设计。

在设计冲刺中迭代更新的信息流设计

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设计,从而提升每种内容的呈现形式:

  1. 调整视觉架构,使得信息流中的帖子更加易于阅读,加大字号与颜色对比;

  2. 提升图像效果,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流,与信息流互动;

  3. 通过增加内容模块的宽度,减少不必要的交互元素,提供更加吸引人的内容体验

我们的设计冲刺也包含各种讨论,让我们去验证不同方法。通过这样的冲刺,我们把设计放在真实用户眼前,从而得到他们的反馈。

第一轮测试的用户反馈

通过几轮的迭代与测试,我们了解到,我们最初的一些设计方案有助于简化界面。然而一些设计决策,例如将文字放在图片上方,或者移除显眼的文字标签,也有可能引起可读性的问题。每一轮的迭代都帮助我们更加靠近我们的最终设计,这些设计的布局和排版更加易于读者消化,同时又不会牺牲可读性。

我们最后一轮的信息流设计优化

提高评论的交流性与吸引力

我们的目标是使用户可以更容易参与有意义的对话,使用户间的互动集中在对话中,为用户提供更多表达自我的途径。我们目前的设计基于信息版风格,不能完全体现表达与交流的感觉。当我们研究了其它评论的设计方案时(如下图),对话式的设计样式使人们可以更好地对话。

以前的评论 (左) 与改版的评论 (右)


提高信息流的导览性

我们希望提升的另一个领域是用户在不同帖子及整个信息流中的浏览体验。根据几种内容类型, 我们观察到实验室中的用户打开信息流,但因为体验不佳被卡住。我们也看到用户常常找不到“返回”按钮,因为我们过去几年在执行功能可见性与一致性的时候做得还不够。

以前的导航(左)与改版后的导航(右)

除了减少导航栏与标题之间的冗余,团队决定使用连贯一致的返回设计,贯穿整个沉浸式的浏览体验。我们也延伸了内容区域从而创造出一种时时刻刻都在内容中的感受,以此来提升从信息流到具体帖子的切换。我们使用户通过滑动返回信息流,提升了导航的操作手势。

e91eb7eee70e4c828ad08d3e71407894.png

我们始终在不懈地完善产品体验,在Facebook,从来没有「已完成」这个说法。作为Facebook的设计师,我们将用户放到所有决策的首要位置,采取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提升用户体验。这是一次特别的设计挑战,因为我们并不想浅尝辄止,而是要让上亿人每天都用的产品变得更好。我们会持续研究并迭代产品、不断提升体验;我们坚信,这是通向Facebook更优体验的一步。

关键字:产品经理, 信息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