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7 年:社交变革如何默默影响我们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这7年里,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指出的是一个大范围的群体倾向,而非具体的人。
工具的逆向塑造
工具一直在逆向塑造人。
第一个塑造,就是对人群进行划分。
我们常说某人很「上镜」,是指TA在镜头前看起来特好看,有种魔力,某些人的样貌刚好在镜头里像开了挂的好看。显然这特质是发明照相机之后才出现的。
「照相机」和「镜头」的诞生,划分出了「上镜」和「不上镜」两种人。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CD唱片诞生后,两千年左右的流行音乐黄金时代里,出现许多「唱片歌手」(指的是歌唱实力未必最好,但在CD里听起来非常好听有特点的声音)。
唱片衰落后,现场音乐回暖。「唱将型」的歌手开始凸显出来。因为他们更适合「现场」而非「唱片」。
(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别忘了,我是一个行走的「歌曲库」)
推荐阅读:自由的就像没人能夺走一首歌
第二个塑造,人群为了适应工具而改变。
用达尔文「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来理解,平面模特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会更追求「上镜」的特质,如果没有,也要排除万难变得更「上镜」。
所以现代电视节目开场前,主持人和嘉宾通常要做特殊化妆。它是专门针对电视节目录制画面来优化的。即考虑的不是现场,而是电视机前最终看到的效果。婚纱摄影里的化妆也是同样道理。
又比如,在「唱片黄金时代」,为了唱片更好听,制作人会做很多后期处理,这个过程相当于唱片的「美图秀秀」工程。(后来各种「假唱」事件,不过是因为现场的真实水平和唱片落差太大,歌手避免尴尬的策略。)
这就是,工具使人们差异化,并主动去改变自己,适应某个具体工具的过程。
工具把人群做了割裂,适用工具的人拥有相对优势,甚至为了适合工具人们不断改变自己,因而产生了与这些工具相对应的行业(比如电视化妆、唱片后期、互联网公司等)
除了相机、唱片,仔细想想几乎一切工具都能同理推论。我们创造的工具,总是反过来塑造着我们。
微信改变了什么?
社交网络刚刚兴起时。人们兴致勃勃,感受到新鲜事物带来的愉悦。熟人之间通过朋友圈了解彼此日常,满足了形式丰富的即时的交流。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打开应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深邃的画面:一个小人孤零零地站在庞大的蓝色星球外,眺望着远方的家园。张小龙希望用这副画传递微信的用意:人很孤独,需要沟通。
不到几年时间,微信成了一个世界级应用,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开始发现不对劲。
美国匹斯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说明,在社交媒体介入之后,尤其是在年轻人之中,有一个重要倾向,就是他们认为社交媒体加剧了孤独感,加剧了他们和真实世界的割裂感。
过去两年全球有1300万人离开了facebook。
渐渐的,在我微信里,群聊越来越多过私聊,有少数人不再发或者越来越少发朋友圈,有一些人干脆关闭了朋友圈…这几年通过朋友圈进行营销宣传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说微信改变了什么,那个本质就是
它的便利,在许多情形下替代了面对面交流。使得聚会与人当面交谈聚会变成一件成本更高的事情。
社交广度而非深度
微信诞生7年,我用了7年。
截止当下,微信月活用户9.38亿。翻看自己的微信,559个联系人,91个微信群,关注130个公众号,开通悟能公众号至今用户数1002人(只是诚实交代,不吹不黑)。估计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超过1.5小时。
微信借着qq账号和手机通讯录的关联,形成了熟人社交工具的特性。后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加了越来越多不熟悉的人,开始渐渐偏离熟人社交的定位。
一开始我们心里是拒绝的。
可事情就是悄然发生。熟人社交,实时在线,意味着是最高效建立联系的方式。
只要人们继续生活,继续使用微信,就不可避免的会扩展到「非熟人关系里」。
强关系弱化→弱关系普遍化
某天跟朋友聊天,孤身来到另一个城市工作的他说感觉到现在越来越难约人出来,大家都有事情忙,而且更重要的可能是:
你有什么话要说,也可以微信发给我
约见一个人显然比微信交流的成本高一些。甚至微信上加了却不常联系的人越来越多。
我的559个微信联系人里,有188人不常联系,这个数据你可以通过微信里:我-设置-隐私-不常联系的朋友 看到。
「微信」是更适合拓展社交广度,而不是提高社交深度的工具。
只要人们倾向于依赖微信,就会有下面2个趋势:
强关系弱化倾向
弱关系更普遍化
跨越邓巴数
上面两个倾向,并不是一种悲观论调,实际上会有两种应对方式。
一方面,人们通过面对面的聚会交流减少社交工具带来的割裂感。
另一方面,善用工具的人拓展社交的边界,能发掘更多弱联系。
关于人际网络,我们不得不正视两个理论。
一个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维系社交的极限。另一个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拓展社交范围的可能性。
邓巴数理论:人的大脑皮层,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人类学家邓巴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脑容量和社交关系的相关性推算得出。)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任意两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平均只需要6个人传递。
显然,如果说工具能使我们跨越邓巴数150人,是有争议的。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了“150魔咒”,说是从《人类简史》这本书中看到的,并受到了启发。
该书说:远古人类任何一个村落只有 150 人左右,因为当时没有语言,一旦超过 150 人,就没有办法维系起来一个人群;我们的记忆里面只适合处理 150 人以内的人际关系,超过 150 人,它就变成一个社会化的组织。对个体来说是不太舒适的。
设计微信的张小龙反对人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微信上,跟乔布斯等科技大佬限制子女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如出一辙。
实际上愿意躺在工具上睡大觉的人总是多过主动去运用工具进行创造的人。
这些年来人们花在微信上的时间确实多了,花在数码产品如手机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手机用户平均年龄越来越小。
前面提到的两个趋势,似乎在大范围人群里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普遍的弱化了一部分强关系,而无意识的拓展了一些弱关系。
到这里结束了吗?别忘了:
工具划分了人,部分人部分行业会主动去适应工具,运用工具。
那些在微信开设微店,通过公众号运营自品牌,和在朋友圈做营销推广的人、那些从事微信运营行业的团体他们在做什么——提高影响力。
六度分隔理论所预示的是一种提高人际网络影响力的可能性,其中弱连接扮演者重要角色,而这一切都很适合在微信上发生。
我甚至相信,微信等超大型社交媒体的出现,会产生一类人,虽然不多。
他们主动的简化了一部分强关系,用部分省下的心智资源拓展弱关系,从而跨越邓巴数。
微信作为一个大型社交平台也为许多创业公司,自由职业者,产生丰富而广泛的链接制造了可能。
比如,通过分享一个二维码,裂变式的运营手段,在微信世界里此起彼伏。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处在这场「缓慢的社交变革」试验场里的,一只「温水青蛙」。
潜移默化的社交变革
这场渐进的变革下,工具的使用同样划分了不同类型的人。
会有很多人选择进行现实的面对面交流,减少与现实的割裂和孤独感。
会有很多人无意识的弱化了强关系、泛化弱联系。
还会有一些人或者团体主动的去运用这个变化,通过心智资源的调整,拓展出潜在有价值的弱联系,成为有影响力的超级团队或超级个体。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会认为自己属于哪一种?
而即将到来的VR/AR/MR 技术,会否颠覆微信,会否造就另一种社交的变革,现在看来更加的难以预料和深刻。
你呢?现在微信的联系人有多少?有多少微信群,关注多少公众号,每天花多长时间?咱们留言区相见。祝好!
作者:悟能时刻
关键字:产品经理,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