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了!从产品转做运营的路上,我学到了什么?

不知不觉,在这个岗位已经两年了,近期还有一些新的感悟分享。

今天聊聊,做运营的最大迷思!

一、如何从琐碎里抽身?

面对琐碎,其实是运营类工作产出的一部分,但很难度量,很难出系统性的业绩,怎么办?

相信一直做着运营岗位的同学就有这种感触:

  • 自己一天到晚打杂,忙着解决琐碎的事情,没什么系统性的产出。
  • 感觉运营的门槛好低啊!好像随便一个实习生也可以做?
  • 那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前途在哪里?

而我这种做了十多年产品的老人,转做运营后,随着新鲜感和激情的消退,陆续也感受到了这种困惑。

比如某一次,发现某个和 OKR 指标不直接关联的数据指标波动很厉害,得需要人快速归因。正好数据团队的人都很忙,我也比较感兴趣,就花了不止俩小时的工作量进去,找到了隐秘的原因。

又比如,干了这份工作之后,每天都有其他部门找过来,抛出疑似系统的 bug 或者是操作人员的失误问题,要我们帮忙找到原因和解法。所以在每周工作的日常中,总有几个线上 oncall 要有人负责盯着——因为如果没有人去催相关团队的产品和研发,可能没人会及时给出答复,最终影响的是客户的体验和利益。

二、这类工作有多重要吗?

从根源上看,是重要的,我们是在替客户、替业务部门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

但从打工人视角来看,好像又不那么重要。它们通常和 OKR 不直接相关。功利地说,在写总结的时候,这些工作量充其量只能写一句话:日常针对 xx 产品 xx 模块的 xx 数据指标波动归因,引导xx、xx等团队做日常优化;通过客户反馈发现产品bug x 起,完成修复。

就感觉是很稀松平常的日常,产出不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在很多团队负责人眼里,这些事情不值得花精力,但有人需要来完成它们——这就是为什么运营岗位需要低门槛招聘一些人来完成这些日常“低价值”工作。

如果不幸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处理这类事情,是不是前途就完了?

其实没那么悲观,我对这些事情是这么看的:

运营,首先是商业经营中必要的一个保障环节,不管是核心目标的达成、还是客户体验的保障,都是属于运营的职能范围(operation),这是拿了钱就得干的活。

其次,从打工人的视角,如何去平衡日常产出和核心产出呢?

有两点心得:

1. 二八原则

不管琐碎的事情有多少,我们每天都要盯着自己的 OKR,把 OKR 相关的事情当作优先级最高去投入精力。比如每天有固定两个小时一定是搞这些事情。当有各种琐碎的事情来找我们,我们处理起来自然可以不那么及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琐碎”的事情来处理,因为“感兴趣”,所以不枯燥,可能通过这些事情的处理,还能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帮忙排查 bug,是因为我想借此机会熟悉一下平台的产品架构、研发实现逻辑,为后续做其他工作打好基础。

2. 从琐碎里抽身思考

如何找到本质的、规模化、自动化的解法?这可能就是立项和做出业绩的新机会。

琐碎不可怕,可怕的是琐碎的事情让我们变成无法思考的工具人,像每天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在琐碎之余,我们每天哪怕抽 10 分钟思考:我要怎么摆脱这些琐碎的事情?(除了甩锅),说不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我这里举两个类型的解法:

1)自动化、规模化的解法尝试:

比如说我自己遇到的数据归因临时需求,之后我把它扩展成了一个“自动化归因数据能力建设”的专项,陆续把手工归因的逻辑做成自动化的能力,以后这事儿就不需要我了,节约我这种比较贵的人力(😊)。还能更快的把问题原因呈现出来,给需求方自己拿去解决,这不就皆大欢喜?

2)找到本质解法:

很多时候,表面上看到的问题,不是本质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才能摆脱“治标不治本”的圈圈。

比如反复出现的系统 bug、人员操作失误问题,相比于零星出现的问题,这类问题很值得警惕,它预示着系统设计或者操作人员的流程方面一定存在某种大的缺陷。针对聚类的现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数据佐证影响量级,一旦发现这是个巨大的问题洼地,就可能需要对此场景推翻设计,这不又有大的项目做了吗?

其实,琐碎才是世界的真相,抽象是人为的归纳。运营的琐碎工作,有价值,只要我们善于把琐碎变成一种杠杆、一类桥梁,一样可以做出好的业绩。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