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产品怎么做(1):去哪里篇

这些年陆续有很多企业出海,从东南亚,中东,欧美、非洲都有很多科技类的企业已经在海外扎根发展了,那对于产品出海,去哪里有着方向性的作用,如果对市场的调研不当,风险预估不准都会让出海的发展打了水漂。

下面,我们将从7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出海产品去哪里需要评估哪些因素:

一、市场需求

首当其冲要分析的就是候选地区或国家的市场需求,包括要看产品的目标用户在那个地区有多大规模的用户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如何,用户如果购买你的产品的话,当地是否具备先决条件等。

获取这些信息,可以从一些调研机构的报告入手(如Statista),另外要动用一切资源看是否有熟悉候选市场的人,可以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信息,最好要实地在当地考场下,或者当地有合作的伙伴也比较方便了解情况。总的来说,目标地区尽可能选择市场需求旺盛、用户需求匹配度高的地区。

二、竞争情况

接着,要分析候选地区的竞争情况,包含直接竞争(你的直接同类型的竞争对手),间接竞争(跟你不同类,但是业务覆盖了你的业务范围。即便用户在用不理想的方式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但这种方式的性价比可能更高)。

要研究这些竞争对手当前的情况,包括他们现有在当地市场的定位,产品的类型、他们在当地市场的份额等。

对于竞争对手已经占领的用户心智区,要思考是否还有切入口让你切进市场。需要综合根据市场规模,竞争对手的份额,以及自身的优势,才好找到比较好的市场的切入点

总的来说,需要选择竞争相对较弱或有利于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地区。

三、法律和政策环境

这一点尤其重要,对于当地的法律政策一定要找到靠谱的律师团队(重点),通过他们你才能比较快速地了解进入当地市场需要规避的风险,如欧洲的GDPR等。因为国内的方法,到了海外可能就不适用了。需要详细了解当地的政策支持和监管要求,对咱们的友好程度,要把可能的风险点都列出来,综合评估,权衡利弊。

总的来说,选择政策环境相对稳定、支持外资企业发展的地区会比较好。

四、文化和语言差异

这一点会牵涉到当地的营销活动和员工的管理,比如你去印尼,要考虑员工每天都有几次的祷告时间,如何协调好员工的文化和上班效率,你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跟他们沟通清楚。在营销活动上,需要根据当地的节日风俗等制定营销方案。

此外,考虑文化和语言差异,对产品是否需要进行国际化(可以减少产品进入不同市场而修改的工作量)还是本地化(根据当地市场进行调整内容,功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根据业务的不同,结合市场,竞争等综合来看,相对来说,选择与产品文化和定位相符合、语言沟通便利的地区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量,毕竟这些都会为出海产品带来一定的成本,不利于快速试错(但需根据具体业务综合看)。

五、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

候选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的发展水平、未来的潜力也是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尽可能选择选择经济发展保持增长势头、消费潜力较大的地区。

此外,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影响了产品落地后相应的服务效率,所以跟你产品相关的必备的基础设施就需要调研清楚。比如,你可能想提供一个“小时达”的服务,那这时就要当地交通的拥堵情况,送货的交通工具就是需要调研的,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好的产品服务效率就比较难实现。

相对来讲,选择技术发达点的,基础设施完善点的地区或国家比较好些,但是这也看你的产品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前面因素综合后的利弊来看的,不是单一维度的指标。

六、获客成本的大小

对于候选地区或国家,要考虑到产品在当地市场营销和各个推广渠道的成本及收益,算出获客成本以及客户的留存难度。有些地区的营销方式也是价格战,补贴的方式,所以国内的卷也可能在外也逃不掉。除了线下地推,海外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和平台特色、流量分发的逻辑等也会与国内有不同,也需要调研差异性,计算出大概的获客成本。

七、用户体验的差异

用户体验差异的大小关联到产品要国际化还是本地化,即便是对前端交互体验的小改动,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成本,所以前期也要对这点有一定的了解,好让产品落地时更加符合预期的产品规划路线图。

笔者自己的体会是东南亚的产品相对来说受国内产品的影响,所以用户体验上还好,可能不用大动。但是欧美的产品,跟国内的体验差异就比较大,欧美偏向于简洁,喜欢“收”起来的展示效果,国内和东南亚都更能接受“平铺”全部展示的效果,当然具体还要看什么类型的产品,这里只是举例,要看下用户体验的差异多大,对前端交互的改动成本好有个评估。

总的来说,我们在看出海去哪个地区或国家时,要综合以上所有的因素,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设定不同的权重,权衡利弊和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后得出的结果,不是固定的某个公式或理论,希望以上的因素能给大家出海选择目标地区或国家时有一定启发。

如果你也有出海的经验分享,欢迎交流讨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