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力量:从理论到实践(十二)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用户体验(UX)已经成为衡量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不仅仅是一个流行术语,而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理念,指导我们如何创造能够真正吸引和留住用户的产品和服务。

一、什么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已成为产品设计和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关系到产品是否能够吸引和留住用户,更直接影响到产品是否能够成功。

它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更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整体感受。

这包括了用户的满意度、舒适度、易用性以及产品的吸引力。一个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够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感到愉悦和满足,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可用性:衡量用户体验的标尺

可用性是用户体验中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它衡量的是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

这三个维度是评估用户体验优劣的重要标准:

  1. 有效性:用户能否使用产品完成他们的任务?产品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达到他们的目标?
  2. 高效率:用户完成任务的速度如何?产品是否能够让用户以最少的时间和努力完成任务?
  3. 满意度:用户在使用产品后是否感到满意?产品是否能够提供愉悦的体验?

可用性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从而对产品进行改进,而不是教会参加测试的用户如何使用产品。根据数据统计,测试用户数量达到6-10个时,可以解决接近100%产品可用性问题。

可用性不仅关乎用户体验,它还直接关联到产品的商业价值。一个易于使用、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更有可能获得用户的青睐,从而带来更高的用户留存率和市场份额。

因此,投资于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的设计,实际上是在投资于产品的长期成功。

三、设计原则与理念:把握核心,简化复杂性

在用户体验设计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设计原则和理念。我曾经学习并运用过这些数不清的设计原则。

如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广泛认可的、经过时间检验的设计标准。

  1. 状态可见性原则:系统应始终让用户了解当前状态,对于用户的操作给予及时反馈。
  2. 环境贴切原则:系统应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和概念,遵循现实世界的惯例,使信息和操作符合用户的自然思维逻辑。
  3. 撤消重做原则:系统应提供撤销和重做功能,以防止用户误操作。
  4. 一致性原则:系统应保持一致性,无论是在用词、功能还是操作方式上。
  5. 防错原则:设计应防止错误的发生,而不是仅仅在错误发生后提供提示。
  6. 易取原则:系统应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通过使操作和选项可见,以及提供易于获取的使用说明。
  7. 灵活高效原则:系统应为不同水平的用户提供灵活高效的使用方式,特别是要满足中级用户的需求。
  8. 易扫原则:系统的设计应简洁,突出重点,减少无关信息,以便用户快速浏览和理解。
  9. 容错原则:当错误发生时,系统应帮助用户识别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最小化错误的影响。
  10. 人性化帮助原则:虽然最好的系统不需要帮助文档,但当需要时,应提供易于搜索、专注于用户任务的帮助信息

或者是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用户体验设计中,奥卡姆剃刀定律的应用体现在追求简洁和直观的设计。设计师会努力去除不必要的功能和元素,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 界面设计:去除多余的按钮和选项,只保留最必要的功能,使界面更加清晰。
  • 流程设计:简化用户完成任务的步骤,减少用户的操作复杂性。
  • 信息架构:构建直观的信息层级,让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内容

或者是产品体验五要素

这些都是指导我们进行有效设计的重要工具。当然还有很多我没列举出来。

面对如此多的设计原则,我曾经沉迷各种设计流派和原则,陷入某种形式主义,为了去匹配设计原则而设计,因为原型中的某个设计和设计部门整天干架。

后面看到一句话:一个界面为主要角色设计,而不是为所有人设计。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在众多的设计原则中找到平衡,以及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具体的设计中。这里,我们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一个界面应该为主要角色设计,而不是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四、为什么为“主要角色”设计?

专注核心用户群体:每个产品都有其核心用户群体,他们的需求和行为模式是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 简化设计决策:通过专注于主要角色,我们可以减少设计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提高用户体验:为特定用户群体量身定制的界面和功能,能够提供更加流畅和愉悦的体验。

在设计的世界中,虽然有数不清的设计原则和理念,但关键在于如何抓住主要矛盾,为产品的核心用户群体设计。通过专注于“主要角色”,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有针对性、高效的用户体验。记住,设计不是为了设计本身,而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问题,提供真正的价值。

作者:产品经理得闲
国企it人、创业者,关注VX产品经理得闲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