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是低成本出结果
所有需求功能在开发的时候(未经过用户验证)都属于预知用户需求,也就是我们是无法下结论说这是对的,哪怕做过再多的调研,分析再多的数据,也只是一个待验证的需求,只有等到真正的用户开始使用,并且给你正面反馈,甚至是产生口碑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是一个真实需求,而且我们做到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采用敏捷开发的方式进行版本迭代,目的就是要用更低的成本地去快速试错,快速完善,直到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解决用户问题,实现用户价值。
因为用户需求是未知的,试错的时间可能就比较长,多次试错之后也不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很多互联网产品之所以失败,大部分都在需求上没找对,做了一个没有用户需求的产品),所以在我看来,虽然产品经理每天做的事情很多,但总结起来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低成本、出结果。
低成本是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要求,出结果是做产品的最终目的。
1、低成本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成本主要体现在研发成本、迭代成本、管理协作成本、沟通成本等。
作为产品经理,你要很清楚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目标的达成,然后从中进行预防、协调、推进,尽可能把研发过程中的成本降到最低。
比如,做产品最怕的就是花了1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做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功能,结果上线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个伪需求,用户根本不需要它,导致一个月的研发资源全浪费了,这是软件开发中最大的成本。如果你能够深刻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在确定产品功能的时候,就会更小心求证,考虑全面周到,多参考高手的意见,其它类似产品的经验,采取最小化可行产品(MVP)的方式,让试错成本再低一点,等初步验证成功后再逐渐完善功能。
比如,产品团队、设计团队、技术团队之间还没有磨合好,彼此在很多理念上达不成共识、互相有意见,导致需求评审时间过长且多争吵、平时沟通不顺畅有隔阂,那作为产品经理是不是可以发起一些会议或争取到一些团建的机会,彼此之间坐下来聊一聊,把关于产品、设计、开发中的问题摊开说清楚,把意见统一,遇到争议应该怎么处理等等,形成文档,以减低协作和沟通成本,减少内部消耗。
再比如,一个迭代版本的某些页面交互上比较复杂,那么除了原型交互图之外,我们还要找出市场上在交互上一模一样的App,然后面对面跟工程师确定好交互细节,防止前端工程师在实际开发时因为不够理解导致开发成品不符合产品需求,返工重做,这种情况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还有,有些产品或功能是有机会窗口的,错过了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最好入场的红利期,比如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的直播窗口,半年前做跟现在做会非常不一样,这就要求产品经理要有足够的市场意识,如果确定要做,就一定要尽早切入,越早越好。
“低成本”体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就是要不断去预知风险,提前在风险发生之前规避掉。
产品经理的角色是对一个产品负根本责任的管理者,那么怎么负责?就是你需要根据公司的产品战略,协调多方资源,以更低的成本推动这个产品达到计划中的目标。
2、出结果
低成本只是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要求,而我们开发产品只有一个的目的就是要出结果,第一要活下来健康发展(解决某一个用户群的需求,并且保证用户体验良好),第二要有市场规模,第三要产生收益。
那么,一般情况下,结果的好坏都体现在产品使用数据和用户口碑上。
数据上的关键指标主要是:用户新增、月活、留存、单天启动次数、停留时长,如果是电商产品,还有下单率、复购率、客单价等等。
口碑上主要是用户会在各种社交网络上夸你,自发地给身边朋友推荐,有时间多在社交网络上搜索自己家的产品名字,看看用户夸的是你的哪一点,骂的是你的哪一方面,就可以得出一个大概情况。
假如你的产品数据上不达标,也没产生什么用户口碑,那么这个产品肯定是做得很差了。
衡量一个产品经理的能力也是看这两点:实现的成本有多低,结果如何。
文/云杰Danny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