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的社交项目

2014-2015年社交最火的时候,各种玩法的社交APP层出不穷,譬如匿名社交、约约约社交(约饭、约电影、约聊天...)、线上YY型社交、实景聊天社交、图片社交等等,基本都是看到陌陌的成功以后,加入这波潮流的。当时确有些产品获得了投资,但到2015年底,死掉的已非常非常多。后来对这些社交产品做分析小结,发现几个问题:

  1. 强需求or弱需求?
    每天都要吃饭,所以点外卖是个强需求;经常要坐车,所以打车是强需求;请厨子上门做饭,请理发师上门理发显然不是强需求,因为不是必需。为了让生活美好一丁点的事,也许在将来会成为强需求,但现实是很多人还在为生存挣扎,生活条件稍好的人也多半是可有可无的态度。有这样一个APP,女孩们可以出售时间,陪你逛街、看电影、喝茶聊天…屌丝男们看后骂骂咧咧YY一番,兴许有个把多金有闲的男士会尝试一下。但为什么非得是APP,也许放在赶集、58同城、淘宝上更适合。貌似还有一款可以帮你送厕纸的APP,我也是醉了。是的,每个人都碰到过上厕所没纸的情况,一年下来也许能有个三回吧。

  2. 玩法不等于需求
    新颖的玩法可以给用户获得好的体验,但不能等同于需求,真实的需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去频繁解决的问题。就拿实景聊天社交来说,玩法是基于双方实时拍照发给对方来聊天,刚开始玩会觉得新奇,但过一阵就觉得无聊了,因为这样的聊天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将对方约到线下需要花很长时间,而且成功几率并不高。而且这样的玩法对用户实时在线的要求很高,只要有用户不在线,活跃度就会受影响。

  3. 社交毒瘤
    你是否被某个社交软件上的美女主动搭讪过,是否被要求加过微信。加微信之后是否总会时不时出现,嘘寒问暖一番,但又不会特别引人注意;是否百般努力都约不出来;是否在某天,会收到她误发的交易行情,而且盈利颇丰。是的,恭喜你,你被“她们”列为潜在对象盯上了,“她们”就是传说中的社交毒瘤---假盘期货网络营销专员。他们是一群在键盘上用微信的男人,对,是男人。很多陌生人社交软件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对社交产品的用户活跃和黏性打击相当之大,与老鼠屎无异。想要彻底清理他们很难,需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对产品有百害而无一利。

  4. 社交是复杂的联网游戏
    这个比喻是我的一个好友说的,他把工具类软件比喻成单机游戏,把社交软件比喻成联网游戏,联网游戏中,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被消费者。比如陌陌,你注册了一个男号上去找妹纸,上面的妹纸同样在找汉纸,而你就是其中一员。社交的这种属性使得产品必须迈过一个台阶,才能形成玩得起来的氛围。对于陌生人社交产品来说,需要有一批同城用户,能够互相之间玩起来,落到数据上便是留存稳定、活跃度持续提高并能吸引新用户进来。在产品没有足够亮点,流量获取又不顺畅的情况下,迈过这个台阶很难。

玩了一票社交,也算满足了好奇心,在这个领域能成功的,都是相当厉害的,因为不是简单的低层级需求,而是人类最复杂的高层级需求,许多都是深层次的人性问题。以后会不会玩,说不好,起码需要经历更多的历练。

文/微微的风

关键字:产品经理, 社交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