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R新技术专题1:新技术实施五步法
一、专题概述
OCR我相信没有必要给大家做概念普及了,OCR的识别能力在深度学习的一些算法加持下,在识别率上已极有保障。
不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技术都是耍流氓。秉承实用主义原则和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本文将只回答在企业内落地OCR的几个关键痛点:
- 如何分析在企业内引入OCR的投入产出?
- 如何有节奏的推进OCR的落地运营?
- 如何找出OCR业务场景的关键设计要素?
- 如何绘制OCR落地运营的技术架构图?
针对如上4个问题,为了分阶段清晰的说明,本专题将分为三篇文章,本文为该专题的第一篇:
- OCR新技术专题1:新技术实施五步法;
- OCR新技术专题2:企业落地运营行动指南(业务变革篇):能力叠加法则+ 技术架构法则;
- OCR新技术专题3:企业落地运营行动指南(技术变革篇): 自动率考核法 + 硬性减人法;
- OCR新技术专题4:技术架构和产品设计ROI汇报。
二、OCR技术引入的失败预言
《傅雷家书》做最坏的打算、报最高的希望。
任何新事物、新变革,都必然会受到守旧者、懒惰者、嫉妒者的抨击。也会因该事务未发展不良,而受到拥护者的质疑。所以,改革是痛苦的、改革的失败就更应该提前去规避、去预测。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预测失败也是“谋事”。
OCR作为新技术被引入到企业,我总结了,不外乎这几种失败原因:
- OCR识别不稳定,被使用者诟病,最终弃用;
- OCR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量少,价值没有展现,被怀疑价值;
- OCR的年末价值回顾时,无法量化价值,第二年续费迟迟打不下来。
三、新技术实施五步法
如上3种失败原因,都是因为没有依照有节奏、有目的的一个实施方法推行。我通过实施几个OCR项目,特别是成功实施了“OCR识别发票项目”,总结了一个实施五步法,非常有效,为大家做详细的解说。
1. 第一步:ROI分析
通过失败的预言可推演出点滴的投入产出分析,但体系化的的ROI分析并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每一家企业都不一样、每一家企业的ROI评估方法也不一样,甚至每一家企业的一把手对待价值的感性评估方法也不一样(注意,这里是感性,而非理性)。
所以,系统的分析一下自己企业,对项目成败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ROI评估表:
这份评估表的价值就是“以终为始”的方向去审视新技术引入的成功率,让新技术的引入者跳脱于技术细节、而转化为从“该新技术如何适应企业的评估标准、该新技术如何对场景的价值贡献、该新技术如何拥有更大的发展潜能、该新技术的资源投入层面去做”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可能在衡量指标上,每家企业不一样,但是在“评估要素”上是一致的,这12个评估要素缺一不可,均需回答。
2. 第二步:技术选型
虽然OCR的识别能力现在各家厂商已比较稳定,但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做技术选型的评估。因为OCR识别还是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 对发票、身份证、驾照等固定格式文件识别比较准确,但对合同、订单等非标还存在问题;
- 有些OCR厂商会在识别能力基础上,在API上附带其他关联服务,比如发票的验真、身份证的公安稽查、企业的经营风控等,这些接口存在不稳定因素,不加辨别引入,极易出现问题。
- 因为对语种、文件类型(发票/身份证)在算法上存在不一致,故而一些做垂直应用市场的厂商的识别准确率其实比一些做基础识别科学和所有市场的厂商更高。比如一些聚焦发票OCR识别的厂商,为了做深市场,就会在发票类模型上做更多的兼容,在发票的发票代码、发票号码、税、销售方等做更多的个性化算法。从而不断提高发票类识别准确度,从而筑高竞争门槛、占领垂直领域市场份额。
- 有些公司引入OCR的时候,没有深度研究企业现状,可能只发现了A类文件要识别,然后就贸然洽谈厂商,可等引入后,却发现B类文件才是更应该识别的,结果发现厂商的识别模型匹配度不高。最终让引入的OCR能力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OCR若只是作为用户填单辅助工具,那场景就非常简单了。比如保险中识别身份证,帮助用户将身份证号自动填写到输入框。可实际企业场景是非常复杂的,可能是SRM中的供应商准入、可能是发票的接单员审核和会计稽核。这些场景是一个整体方案,不能单一的采购一个OCR软件就可以了。比如可能要采购规则引擎、要采购企业经营风控API、比如要采购影像识别软件等等。
为了做好技术选型,个人也建立了一些选型指标,实际应用效果也是非常好。也为大家分享下:
3. 第三步:量大从优
在实施中选择哪个场景、哪个产品线。会受到企业内的多方博弈。有些人会说这个场景规则清晰,应该首先引入OCR。
有些人会说这个业务领导人很nice很有变革欲望,应该首先引入OCR;有些人会说这个是面向用户、属于市场竞争力,应该首先引入OCR。
这些理由都太过于短视、都隐藏了失败的风险;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职场之中没有创造价值,就是组织最大的浪费。
而OCR给企业创造的价值,就是将最大量的录入成本通过识别给降低下来。其他的借口都是浮云,价值才是王道。
场景清晰、可能业务裁撤;领导nice可能面临调岗;面向用户、可能用户痛点不足;
在第三步中实施环节,从优的考评指标就是“量大”。
4. 第四步:产品矩阵
这一部分是如何可持续运营OCR能力,这一部分将会通过四个法则进行展开,分别为“能力叠加法则、技术架构法则、自动率考核法则、硬性减人法则”。
在此就不赘述,请看下章“OCR新技术专题2:企业落地运营行动指南”。
5. 第五步:ROI汇报
这一部分是将如何进行ROI汇报,这一部分也会在“OCR新技术专题3:技术架构和产品设计&ROI汇报”做详细讲述。
本文作者 @ boyka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