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在给小白用户设计产品吗?

记得之前我面试产品经理,一般习惯会问:“你能变成小白用户吗?就是,特别特别傻的那种。”

显然,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应该是从最笨拙的、最业余的用户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产品设计角度。只有把目光瞄准小白用户,我们才能设计出最满足大部分人的方案。

在工业领域,也有一种产品设计的准则叫做防呆设计,就是会用各种方式降低在使用时犯错的几率。

长期以来,切换小白用户和防呆设计一直是我考虑产品方案的主要原则。不过,最近我在调整这样的思路。因为这两条原则的基本假设都是,用户是从最业余到最专业的,或者从最笨拙到最熟练的,而我们只要满足最业余和最笨拙的用户,那么就能让结果最优。

我怀疑这条假设是因为,当我大量接触用户时,我发现用户不是这样按某个属性线性分布的。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背景,也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因此,在他们面对产品功能的时候,根本不会是从「不懂」到「懂」两极分化的理解。

换句话说,我们要满足的不是 level 1 到 level 7 的用户,而是 type A 到 type G 的用户。如果是这样,我们要搞清楚的事情就多了:

我们是不是清楚所有用户群体的状况,并且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分类?
对于每种用户,我们是不是清楚他们的比例、数量,以及对我们的价值?
对于每种用户,我们是不是有良好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比如有一些核心用户代表?

……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旦清晰了解到目标用户的细分,我们就能在功能设计的思路上有质的飞跃。此时,我们就完全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而不是给所有用户提供看似均衡的功能。比如,面对各种年龄段、需求各异的手机用户,我们在考虑字号时,不是要给一个特别大小适中的字号给所有人,而是在明显地看出了用户的区分后,能给一个老人机模式或者儿童模式。

所以再回头想想,为小白用户设计功能的想法是合理的,但不能把小白用户作为基准衡量功能。陷入这样单一的标准,很可能就只满足了(并没有必要满足的)小白用户,反而错失了核心用户。

就好像白居易给老太太念诗来检验自己诗文是否通俗易懂,是因为他的目标用户群就是老百姓,且对诗文的理解程度都是跟文化程度正相关的,这样的 baseline 自然有效。如果什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给老太太检验,那就不会再出现什么艺术成就了。

专栏作家

刘飞,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原嘟嘟美甲联合创始人,锤子科技产品经理,豆瓣《最好的时代:可能是最真诚的创业日记》作者。文能提笔抒骚情,武能切图画交互。

关键字:产品设计, 小白用户, 防呆设计,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