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商品管理,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今天这一篇我们来聊点工作上的事情,最近在做商品相关的内容,刚好可以借着这个由头梳理一下商品有关的东西。

第一章:重识商品

1.1 商品不是商品

开始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你知道吗,我进入互联网行业以后第一个看不懂的词就是商品,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商品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说的商品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所以当我以一个完全陌生的身份进入到这个领域的时候,我最先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我得把现实世界的商品跟线上交易中所说的商品呼应起来。

首先我们就来明确一下,现实世界中的商品大概是什么意思。可以在交易活动中通过货币购买的实体或者非实体的交易物就是商品。这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有可以交易的对象,都可以笼统地看做是商品。

但是当场景变更到线上交易的时候,这个概念就不是那么好用了,或者说在线上交易中,我们的软件系统需要有更为精细的划分,才能更好地更快地更便捷地去执行交易。于是我听到了那句开始打破我认知的话,一句前辈帮我纠正问题的话——这里卖的不是商品,而是产品。

1.2 最小交易单元

如果你是一个没接触过线上交易软件后台的人,那听到这里肯定也会跟我当年一样,一头雾水。什么?产品和商品难道不是一回事吗?在这里的确不是,在线上交易软件中,商品往往指的是大众认知中的一款商品,比如小米14这款手机,就是一个商品。而产品指的则是这一款商品中的单独可购买单元,比如你想买小米14 12G 512G 商务黑,这就是一个产品。

进一步细化一下,商品,就是你说了以后,对方就知道你要什么了,但是还不知道你具体要哪一个。而产品,就是你说了以后,对方就能直接给你拿出来让你付钱的那一个。

放在我们常用的线上购物软件上,商品就是你在浏览网页列表时出现的一个个图片加标题,你看了这一组信息,就知道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东西了。而产品就是你点击这个商品图片进入到商品详情页以后,通过选择不同的属性锁定到的那个你最终要购买的具体物件。商品是不可交易单位,而产品是可交易单位。

1.3 为什么要对齐颗粒度

回到我们刚开始的那个问题,按照现实生活中对商品的定义,其实更加适配的是线上交易场景中所说的产品。你有没有发现,本来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在换了一个场景以后,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而基于它的使用场景,这种复杂还无法省略,任何一个新人进入到这个领域都必须要把这些内容重新认识一遍。

而且光认识还不够,我们自己理解了是一回事,能不能清晰快速地把这个概念传递给别人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还是使用商品和产品这两个词的话,很多时候都免不了要再把前面讲的这些翻出来确认一次,看对方是不是跟你认知一致,这就是现在网上常常用来开互联网公司玩笑的——对齐颗粒度。

其实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因为如果你没有专门对齐,很有可能双方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对应的内容,最后到执行层面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但是也不能每次都要说这么一堆才能达成一致吧,那后面需要对齐的名词多了,每天啥事也不用干了,光对齐就够你把工作时长撑满了。

1.4 专有名词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前辈们给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既然现有的名词确定会有歧义,那为什么不能再创造两个新的名词,来专门说明这两种情况呢。只要大家都记住新的名词分别代表什么具体的含义,那以后就可以直接用这两个新名词来做沟通了。

于是SPU(Standard Product Unit——对应商品)、SKU(Stock Keeping Unit——对应产品)这两个外来词汇就被大家逐渐熟悉了。

SPU,中文直译为,标准化产品单元,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位,是一组可复用、易检索的标准化信息的集合,该集合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特性。具有相同属性,特征商品可以成为一个SPU。

SKU,标准的中文名称是,库存量单位,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能够识别唯一单品的最小单元,SKU是物理上不可分割的最小存货单元。

现在相关的从业人员只要说SPU或者SKU就能知道具体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再也不用反复确认到底是商品还是产品了。

第二章:商品类目

2.1 类目的引入

你如果要聊商品,那就一定不能只聊商品。

你得聊这商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得聊这商品如何陈列,如何入消费者法眼;你得聊这商品怎么归集,怎么快速找到相似内容。而这些,都跟一个东西有关联,那就是商品类目。

类目这个词也不是线上交易软件原创的,在电商普及之前,用到类目更多的场景其实是在大卖场中。大卖场有别于我们常见的社区超市,这种业态的特征是大而全,我们几乎可以在大卖场中找到所有我们需要的东西。而涵盖范围如此之广,就必须要有对应的商品管理策略,来做好商品的分类,于是就引入了类目的概念。

所以其实大卖场的类目也不是原创的,最早使用类目来做管理的其实是图书界,人们为不同的图书划分不同的归属关系,然后再规划不同的陈列区域,这样找书的时候就能快很多。

现在图书馆的类目管理也依然是各行各业中做得最好的,这一点逛过图书馆的应该都深有体会。尤其是你见过图书管理员找书或者整理书的话,就更是会感慨,类目这东西真的太好用了。

2.2 大卖场中的类目

卖场根据所售卖产品的特征,为产品划分不同的销售区域,然后在大的区域下再细分更加细致的领域,形成更细粒度的类目。传统的卖场中往往用大类小类来表示,一般两个层级的类目就能帮助消费者快速锁定自己要找的产品在哪个区域,在小类之下其实还有更细粒度的划分,但是一般都不再以类目来称呼,而是直接用货架来区别。

而在大类之上其实也有一些隐形的分类策略,这就是楼层。在大卖场中,所有的商品摆放都可以用这四个维度的概念快速锁定,比如你跟任意楼层的导购员说你要买一个电热水壶,他就可以很快告诉你去二楼、家电区,到家电区再问这个区域的导购他就可以立马把你引导到小家电所在的位置,在这里你就可以快速找到电热水壶所在的货架。

类目概念在卖场中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卖场的销售效率。设想一个没有类目概念的卖场,所有的商品都根据店长或营业员的喜好随意摆放,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你要买电热水壶可能需要跟着熟悉摆放的营业员跑好几个楼层,而卖场中那么多顾客,难道要为每个顾客都配一个营业员。如果要再考虑营业员离职和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话,那这个店的经营成本必然直线上升。

2.3 类目在电商系统中的应用

有了卖场的经验,线上交易软件的开发商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引入了类目的概念。如果你接触电商比较早的话,就一定会记得,最早期的淘宝网在连搜索功能都没有的时候,就已经有类目的概念了,进入网站以后需要从一个个大类中找到自己想要内容,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往下找。

所以那个时候购物用的最多的其实就是类目筛选,我记得08年夏天的时候我要买一台相机,就是跟同学一起去网吧,在淘宝网跟着类目一层一层往下找,然后再结合品牌和价格区间这两个维度,最后锁定了一台佳能的卡片机。现在相机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但是当时那个购物页面的样子却还历历在目。

十几年后,我自己从一名消费者成了一名从业者,类目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发挥那么大作用。购物网站大概从16年前后就开始把类目的概念隐藏或者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更精准的搜索以及基于大数据能力推出的千人千面的推送。从此类目就变成了一个更加偏向于后台管理的概念。无论客户端怎么展示,商家端和平台端对商品的管理还是离不开类目的帮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做新的线上交易类的软件项目时,还是会把商品类目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无论在消费者测最终呈现的是多么灵活的内容,对于商家来说,还是得有一个合理的分类,这些分类有的还承载着货物仓储区域划分的重要职责,所以越是大型的商家,就越是不能没有类目的概念。

2.4 后台类目与前端类目

而且有的商家为了能够把内部管理和对客销售做更加精细的区分,还会专门做后台类目和前端类目。后台类目往往会做得更细,商家就可以通过类目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见过最厉害的商家,是可以直接记住类目编码,通过类目编码去找对应的商品的。

而前端类目则更适合消费者查看,一方面要注意不能用太过专业的词语来做类目名称,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类目的数量不能太多,太多了消费者就很容易弄混。你想象一下,消费者本来是想通过类目来缩小范围的,结果发现缩小范围的工具本身就极其复杂,那不就南辕北辙了嘛。

而商品的类目配置只需要配置在后台类目这个更精细的类目上就可以了,前端类目只要再通过映射配置的方式与后台类目产生联结,就可以把对应的商品关联到了。这种类目的联结方式不仅可以用在前后端的联动上,也可以用在子母网站或者友商联结等场景中,可以大大减少商品类目设定的工作量。

其实关于商品类目还有一个比较巧合的事情,传统卖场中,加楼层和货架刚好构成四个层级的区域类目展示,而在线上交易网站的类目管理中四级类目的设定往往也是最常见的。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这其中的联系,简单推测一下应该是四级类目刚好能覆盖大多数的商品管理场景,既不会层级太少而导致最末级类目下关联的商品太多,又不会因为类目太多而使得类目本身也成了一个需要花时间去记忆的东西。

第三章:商品标签

3.1 用标签作为补充机制

其实除了商品类目以外,我们在线上交易的场景中还会经常用到另一个概念,来辅助锁定商品范围,那就是商品标签。相较于类目来说,标签的使用往往会更加灵活,能够支持的场景也更多,在做商品管理时,基本用类目和标签这两种工具就能覆盖到98%以上的场景。

常规的标签就是直接作为一个附加字段依附在商品上的,比如我最早接触的标签是B2C商城系统中的促销标签,就是会根据系统中可配置的促销类型生成固定的标签,在商品列表中选择对应标签就可以直接把该商品划入对应的促销范围内。同时这个标签还可以作为前端展示商品时的一个分类依据。

古早的商品页面展示会给商品增加一个角标,在这个角标中展示的就是该商品所参加的促销类型,角标上展示的内容就可以用促销标签的值。此时的促销展示就像是在超市中会用不同颜色的价签来区分该商品是否正在参与活动。目的就是能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些促销商品。

3.2 标签使用方法的演变

这里补充一点信息,有的朋友可能没有观察过超市的价签,或者认为价签的作用就只是为了把价格展示出来。其实不是的,在大型连锁超市中有个标准的管理手段,就是会用不同颜色的价签来突出促销商品,比如在苏果、欧尚、大润发,他们的常规价签颜色都是蓝色的,但是促销商品的价签却是红色的。对于一些超市的熟客来说,价签的颜色可以帮助他们快速锁定优惠,对于超市来说,可以用很小的成本把促销的效果放大。

而我们前面提到的线上商城中的促销标签其实也是一样的效果。但是这种做法在这几年已经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原因有几个,首先是促销的活动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商家在做促销活动时恨不得能把所有商品都添加进去,这样在消费者端展示的时候就无法形成突出的效果。

试想,本来十个商品中有三个有促销标签,你肯定会注意到这三个商品。但是如果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有促销标签,你只会觉得这些标签吵到了你的眼睛。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促销类型增加时,角标到底该展示哪个标签也成了问题,产品层面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只会把这个工具越做越复杂,那就又脱离方便管理的诉求了。

所以后来大家渐渐地就不再执着于把标签跟商品直接绑定到一起了,而是开始逐渐开发出了商品专区的使用方法,就是在首页只展示一个标签专区的图像与名称,点击以后进入到对应的标签专区内,所有标有该标签的内容就都会在这里展示。这个展示策略在美团的页面上就应用的特别明显,当然,我没看过美团的管理后台,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以标签的方式实现的。但是至少从前端页面来看,标签是可以实现那种效果的。

3.3 标签的交叉使用

除了前端页面的展示,标签还是很好的后台配置辅助工具。因为在大多数的后台管理中标签都是可以随意配置的,所以大家如果在原来的软件设计中如果发现有什么缺漏的字段的话,就可以先配置一个标签来补齐,然后再在实际的使用场景当中去验证这个字段是否真的必要,必要的话再去代码层面把这个字段添加进去。

另外,标签还经常会和类目组合使用,比如你希望给两个末级类目的东西放在一起展示,而这个时候它们的上级类目下还包含其他更多的末级类目,无法直接使用;又或者是,这两个末级类目根本就不属于相同上级类目。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标签了,你只需要创建一个标签,然后把这个标签绑定到这两个类目上就可以了。如果有做运营的同学,应该会比较熟悉这种操作。

还有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就是标签树。我们前面提到的标签指的都是单独的标签,创建和使用场景都是独立的,你可以创建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标签,用在完全不同的场景中。但是如果涉及到标签树的话,就没办法这样使用了,标签树的玩法更像是一套辅助类目,就是在这些标签之间也是存在级联关系的,他们的结构其实跟类目是完全一样的。

3.4 复杂的标签树

引入标签树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在本来就包含级联关系的类目中重构另一套级联的规则,比如将原来的四级类目打散后重新组成新的类目群,而这个类目群又向上汇集成其他的集群,最后在使用时直接使用新组成的这一组关系,这组新的关系就是我们在这个场景中创建的类目树。

我们曾经在一个项目中用过类目树,很麻烦,配置要配半天,用的时候又要整理好久逻辑,还很可能出错。关键是这种树状结构的标签功能还得专门单独开发,从产品到研发再到最后使用的运营人员,都对这个东西感到头疼。那这个东西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一定要用呢。

其实是在补管理混乱的洞,如果一个公司类目管理本来就做的很好,从上到下统一使用一套标准的规则,那是肯定不会用到类目树的。但是如果平时经营过程中总是想一出是一出,给标准类目之外又衍生出很多新的集群规则,最后在上线系统的时候又希望能把这些非标准规则都覆盖掉,那就只能用标签树来处理了。属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先有个大概了解吧,标签树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讲的,而且在设计上也有很多注意点,用好了能让一个老系统焕发新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后面再单开一篇来讲。

第四章:商品品牌

4.1 品牌在电商系统中的演变

你上一次在线上购物网站中用到品牌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品牌这个概念已经很久远的,现在我们能想到的品牌应用场景大概就是旗舰店了。

但是在十几年前,品牌这个概念还是会经常出现在线上购物网站的首页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在买手机的时候,会出现好多手机品牌让我去选择,后来也有网站会把品牌直接整合到类目中,作为类目中的一个层级出现。

但是到最近几年这个概念也开始逐渐被淡化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这好像是切中了某些时代发展的规律,我们这几天聊到的这些内容似乎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点,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是在前端页面展示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这些概念都开始逐步退到了幕后。

这些概念都不是直接消失了,而是从一个偏前端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个偏后端的管理工具。品牌这个东西也是这样,经历过十几年的变革与创新,它在线上交易系统中的作用仿佛又回到了它本来的样子。

4.2 品牌是一个营销概念

本来的样子是什么,在我的理解中品牌这个词应该算是一个营销概念,厂商为了能让消费者更好地区分自家产品与别家产品的不同而创造出的一个概念,大家都是卖鞋的,那我们在传播的时候如何能让消费者知道买你家的鞋而不是另外一家呢。于是就有了阿迪达斯、鬼冢虎、耐克这些用来做宣传的品牌名词。

当品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传播到大众脑海中时,大众就可以通过区分品牌找到对应的商品了。所以我说品牌是一个营销概念,这是它的起点,不论它最终的落脚点在哪里,又或者会衍生出哪些不一样的用法,它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让消费者买你家的产品,而不是别人家的。

线上交易发展初期很明显也是直接套用了这种模式,既然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类目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那自然也可以通过这些早就通过多年传播深深植入大众脑海中的品牌来筛选商品。

其实把视野放宽到整个商业世界中,品牌的概念在营销的领域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从各个厂商每年几个亿的广告投入就能看得出来,品牌依然需要占领用户心智,这样才能在终端销售的市场中产生更多的交易。

越是大的厂商就越是知道这种花钱砸出来的品牌效应到底有多好用。尤其是在推出一些新品的时候,如果营销层不花大价钱去推广的话,最下层的销售市场根本没有一点水花。由此可知,品牌这个概念本身还是十分重要的,也不可能随着线上交易模式的发展而消失。

4.3 为什么线上的品牌被弱化了

那为什么在线上交易平台中,品牌的概念却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价钱谈不拢,因为展示的性价比太低了,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方案。

这里我们就要说到另一个新的知识点,如今的线上交易网站几乎你能看到的所有被优先展示的内容,都是有人在付费的。我们在前两个章节就已经提到过,现在最新的展示策略是千人千面,是结合了大数据采集的信息以后对每个人进行的定向推送。

时代变了,平台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帮你把品牌放到筛选区域让消费者选择了,品牌要想在平台露出,那是要付费的。在首页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个钱一定不可能少。

但是对于商家来说这个事情也不合理啊,我本来每年就花好几个亿去打造我的品牌,能在用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那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现在你一个筛选字段展示就又要收我一次钱,况且这个字段放在这里又无法确保它一定会带来收益。

再到另一个层面,假设平台与厂商的这笔生意能谈拢,那消费者的死活就没人管了吗。让消费者去一堆品牌中找自己买的东西,里面还可能混杂着很多知名度比较低的品牌,消费者会被劝退的。现在人们哪有那么大的耐心5秒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就换到别的平台去找了。

所以说到最后,是因为品牌的展示和筛选对三方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没了钱的支撑,这种筛选方式自然也就不可能持久了。所以品牌的使用也就回归了它本来的样子,在营销市场上占领用户心智,然后用户带着品牌的关键词来平台搜索,直接找到商品,或者找到旗舰店,发生交易。

这也是为什么品牌这个概念可以从前端退役却无法从后端退役。线上交易系统中最终还是免不了要维护品牌信息。

4.4 品牌还能用在哪里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品牌也还是会被大量使用的,那就是一些大型的综合厂商自建线上交易平台。这样的话,品牌就可以再次回到前端展示了。这个时候平台方和甲方成了同一个主体,自家的地盘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的展示就不仅仅是筛选作用了。也可以把这里当成是一个曝光区。在别人家平台露出还得花钱,自家的平台那就只剩收益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厂商会喜欢自己做平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点,我觉得很有必要在这个章节聊一下。你觉得现在的品牌多还是十年前的品牌多。一定是现在,因为最近这些年好多大厂都在做一个事情,就是品牌切分,这一点在快消品领域最为明显。

就是明明是同一个厂商生产的东西,但是它就是要给它冠不同的名字。比如,水溶C100、茶π、尖叫、东方树叶、NFC果汁,这些在大众认知中可能都是不同的饮料品牌,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农夫山泉这个厂商生产的。

品牌拆分当然首要原因是因为这些产品在公司里的确是由不同的产品部门负责的,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是不同的。但是回到这种整体的对外策略上,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品牌的保护。其中一个品牌出问题的时候,其他品牌不会受到影响。

就像是投资领域经常被提到的一句话,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多品牌就是就是这些厂商的篮子,他们是不会真的把自己的篮子丢掉的。而且还会不停地造新的篮子。

其实品牌在有些系统中是不会被单独摘出来做的。而是作为属性的一种出现,在配置的时候也是按照属性的标准去配置的。下一个章节我们就来聊聊商品的属性。

第五章:商品属性

5.1 怎么定义属性

属性这个词这样很突兀地拿出来讲,你可能一下子有点反应不过来,尤其是对于没有做线上交易相关内容的朋友来说,会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息都可以被归类到属性上,所以一时就拿不准属性的范围到底应该怎么界定。

其实这本身也是属性的一个特点,就是范围广。笼统一点来讲的话,就是所有你能想到的跟这个商品有关联的关键信息,都可能是它的属性。

而且属性是一个非标准的定义,不同类目的商品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属性。比如我们前面经常拿出来举例的电子产品和洗护用品,他们的属性信息基本就是完全不相同的。

而在这些繁杂的属性当中有一些是被用来描述这个商品的外观的,这些类型的属性在各种类型的商品中可能都会出现,所以我们就习惯把这些共性比较强的信息归类为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一般会包括:外形、体积、重量、包装、颜色等等。即便是电子产品和洗护用品这种跨度特别大的两种类型的商品,也是会用到这些共同属性的。

5.2 属性在电商系统中的应用

而抛开这些基本属性之外的其他特征,就要根据各种产品的不同来分别定义了。比如电子产品可能会涉及到存储空间的大小、涉及到芯片的信息、涉及到处理器信息;

而洗护产品则会涉及到功效的信息、涉及到适用人群的信息、涉及到适用肤质的信息、甚至会提到是否容易引起过敏之类的信息。

而这些更加贴合商品本身特征的信息,最终汇总到一起,就能为消费者勾勒出关于这个商品的一个完整印象。很多人购买商品其实就是为了这些商品的特性,大家会从这些特性当中提取出自己关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影响到最后是否会为这个东西买单。

那从反面来讲,对于商家来说,把这些特性描述好,描述到消费者关注的地方上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商品的差异化往往就是从这些特性上体现出来的,这就是体现商家运营能力的地方。

同样卖面膜,如果你能在属性中多设置两个用户在意的点,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最终反应到结果上,就是收获更多的成交。也就是说商家在属性设置的时候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主权的,这对商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5.3 属性可配置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在软件后台设计的时候,往往就会把属性的功能做成可以配置的,也就是商家可以随时去添加自己对销售有利的新内容。这种情况在厂商自建的系统上更是突出。

一些综合性的交易平台可能还会考虑到平台整体对外呈现的一致性,像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他们可能并不会把属性字段的配置权限下放到商家手上,他们需要自己去管控属性的可填范围,以此来确保消费者在平台上获得的一致性体验。

这其实也就对他们自己运营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了,在平台的管理后台这些内容肯定是可以配置添加的。那针对同样一个商品,哪个平台的运营人员能率先发现一些吸引用户的商品属性,并快速增加到配置项中,就可能会让这个平台在对应品类中率先迎来一波销售高潮。

而对于商家来说,这种时候能发挥的作用就比较小了,有时候就算商家自己看到了消费者关注的内容,也没办法直接呈现给消费者,或者是只能在商品详情信息里自己填一下。

所以一些有实力的厂商就会选择自建系统,当然了,做自己的私域流量和私域用户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就是,这些厂商想要更多的自主权。想要更快把握一些关键机会,商场如战场,谁能先走一步这是很重要的。

这里能插个广告,做交易系统定制找我们公司啊,从C2C到B2C到B2B到M2B到M2C还有SRM、CRM、ERP这些我们都能做。当然了,跟我关系不大,我只是练习一下如何在文章中插广告。

5.4 固定属性的场景

当然了,除了上面提到这种把属性做成配置项的情况,也有一些厂商是会特意要求把属性做成固定的。因为在某些特定的行业中属性值的变化是很小的,而且对最后的成交影响也不大。

甚至有些特殊场景中,是要严格控制属性值的扩展的,比如一些涉军的企业,在一些军工相关的领域,所涉及到的属性内容往往都是极其标准的,需要用标准化的管理来确保最终结果的规范。

另外一些严格按照国标来执行的项目,他们是非常害怕属性随意拓展的。在这些领域内,生产规范往往都是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统一执行的,如果擅自创新的话反而可能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其实对于厂商来说,属性做成固定不可配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省钱,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写固定字段和做配置功能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前者的开发成本可能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不到,大环境不好,商家也是希望能省一点是一点。

第六章:商品规格

6.1我们常见的规格

商品规格可以说是在消费者侧最常被用到的一个内容。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一个商品的规格也是我们在交易过程中必须要选的东西。跟前面提到的内容都不一样,别的可能是帮助我们去做决策的,而规格则是在做完决策以后要选的。

那为什么说规格跟昨天聊的属性关联比较大呢,是因为,我们日常所选择的规格其实就是一些关键属性的值。属性负责定义这个地方描述的是什么信息。规格则负责明确这些信息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而我们消费者能选择的规格往往不会是所有属性下的所有选项,有些属性的内容是唯一的,这些就不需要选择。而且还有一些情况,商家会把不同关键属性的商品直接做成两个商品,那这个关键属性所对应的规格内容就不需要再选择了。

或者你也可以把规格理解成一组特殊的属性,在这一组属性信息中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最终买到的东西具体是哪一个。当一个商品被锁定了具体的规格,他就从一个SPU变成了SKU。

6.2 为什么规格要单独讲

那既然规格跟属性的关系这么密切,为什么不直接合并到属性那里去讲,为什么还要单独再开一个话题来说呢。这是因为规格这个东西是会跟消费者发生互动,别看只是这一个简单的区别,它背后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首先,在我们的交易过程中,一定会记录到每一个商品的交易数据,这个数据中就包含了成交商品的规格值,通过对成交数据规格值的汇总,我们就可以去分析判断,具有哪些特性的商品是更受消费者喜爱的,结合这些信息,商家就可以针对性地去调整商品采购的数量。

这就会跟我们后面可能会讲到的商品采购以及商品销售的信息关联起来。规格的信息就会从一个后台管理的数据变成连接交易与生产的数据。

而且规格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在一些买家话语权比较大的交易场景中,规格可能还会是一个由买家来确定的信息。我们平时能见到的就是商品定制,比如一些手工产品,它是支持消费者自己去自己去定义规格的,然后商家再根据这些消费者提供的规格信息去做定制化的生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大宗交易中,比如钢材市场中。甲方是一个用量极大的企业,他需要一批新规格的特型钢,就可以向钢厂提出自己的规格需求,然后钢厂去满足。

到这里你大概就能知道为什么要把规格这个内容单独拿出来说了吧。

6.3 规格必须可配

同样也是因为规格涉及的内容跟消费者关联比较大,所以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基本确定是要把规格涉及成可配置的形式的。

前面我们聊到属性的时候提到过,属性会有根据不同厂商要求去做成可配或者不可配的。规格不是这样,就算你的甲方要求你做成不可配,你也一定要再三提醒他做成可配的。不然后面大概率会返工。

当然了,作为乙方,我们也不需要跟甲方硬来,我们只能从经验或者专业的角度给出我们意见,我们尽可能把这里可能会涉及到风险给用户讲清楚就可以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甲方爸爸自己手里。

就算最后真的不能满足真实的使用场景了,他又回来找你改了,那也是好事啊,毕竟做新功能就要重新算钱了嘛,所以可能不是他不懂,只是他想换种方式爱你而已。

第七章:商品库存

7.1 关于库存的分歧

商品库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是一个很容易在厂商和软件开发商中间产生分歧的点,这个点并不是对功能的分歧,而是重视程度的分歧。

对于商家来说,商品库存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他希望软件开发商也能像他自己一样去重视这个东西,但是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设置字段,功能小到可以白送的地步。

要想搞清楚这种分歧的产生原因,还得从他们各自的视角来切入。

首先是厂商,或者更具体的是线上交易软件中的卖家。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商品的库存就是他们整个生意的根本,库存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他们在一笔生意中现金流的充足程度,甚至会影响后面的生意能不能做得更好。

在商家的视角中,库存代表着两个重要的事情,一个是,他这次的货物采购会占用到多少资金,这是直接关系到成本的。另一个是,需要存多少货才能满足销售的需求,销售的过程中突然断货是非常影响整体收益的。

看到了吧,库存在他们眼里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往前看往后看,这都是跟钱直接挂钩的重要指标,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看重库存。

但是对线上交易软件的开发商来说呢,大家当然也知道库存是一个必须要有的重要字段,但是也就仅限于此了,他们只要把这个字段做了就可以了,让商家能配置对应的数值,交易发生的时候能做出对应的扣减,就结束了。

的确也是这样的,从系统的角度来说,能真实的反映商品的当前库存就完全可以了,唯一需要花心思的地方可能就是在交易的哪个状态下去扣减库存,这个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商家的需求来针对性定义。

7.2 库存可不仅仅是一个数字

这种分歧如果去忽略掉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的确对真实的交易流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从我们之前文章中聊过的需求满意度模型来看,这里个信息如果被捕捉到就完全可以去拓展做成一个兴奋型需求。

商家之所以如此关注库存的问题,是因为库存跟他们的交易关联性很强。但是他们又说不出更多的诉求,在传统销售场景中库存管理可能更多地依赖交易记录或者库存盘点,转到线上交易以后库存变成了一个可以直接看到数据,其实已经比以前便捷了很多。

那就需要探讨一下,他们更深层次的诉求到底是什么。表面看他们就是需要知道现在的库存还有多少,但实际上他们知道库存以后还做了很多事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当前的库存还够卖多久,大概什么时候需要去补货,最近这个产品是不是卖得少了,下次是不是就可以少补一点了,等等。

这就是他们更深层的需求,他们想要知道库存的数值并不是简单的看看现在还有没有货,他们还会有很多更深层更复杂的计算,这一点,经验越丰富的商家,就越是能从一个简单的库存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商家想要的其实就是库存背后的这些潜在信息。

7.3 在系统中库存还有哪些机会

这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商家通过库存就能得到那么多信息,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通过无数事件打磨内化到他们脑海中的,里面可能还会关联到气候变化,政策调整,促销策略等等一系列的东西,他们自己会综合所有信息得出一个比较偏向直觉的判断,这种判断标准很难准确地表述出来,进而也就无法直接反映到系统中。

而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这就是商机,不能完整表述,那是不是可以选择一部分来梳理呢,商家要的也不是一个像他们自己脑海中给出的那个结果一样的内容,相比于只给一个库存数字而言,如果能多给一些参考数据,其实就已经是很大进步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去把商品一周的库存减少量作为一个参考值,来跟剩余库存做一个比较,如果剩余库存小于最近三周平均每周的库存减少量,那是不是就可以简单地判断为,下一周商品不够卖了,这个时候给商家一个补货提示,是不是就能大大提高商家的使用体验。

可能这个提示并不准确,但是有了这个提示信息,商家自然就可以根据这个信息去做进一步的判断了,他可以再把自己掌握的其他信息加入进来综合考虑最终得出是否补货的结论。

7.4 让难点成为卖点

其实在系统的商品管理知识体系中,我刚提到这个内容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动销率”,标准化管理的厂商就会把动销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来指导商品下一个阶段的生产与销售,但是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商家来说,这种概念就比较模糊了。

对于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商家来说,他们自己不是生产商,不用考虑商品的生产周期,他们只要考虑到补货的到货速度就可以了,所以他们只要能确保自己在下一次补货之前还是有东西可卖就可以了。

再复杂一点的话,就是把时间周期的影响也考虑到里面,比如对于服装领域来说,完全可以把每一年各个季节服装的销售周期记录下来,以此来帮助商家决策下一年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对应季节的商品,以及在各个阶段需要进货的量是多少。

如果是做平台的话,可以把这些数据沉淀下来形成一个运营指导功能,直接在适当的时间去提醒商家应该做哪些准备了,这对一些新手商家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而且对于平台来讲他本身能获取到的数据就是更全面的,所以由他来做这个事情明显是更加合理的。

类似的可以拓展的点可能还有很多,如果不做这些拓展,那库存永远就只是那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如果愿意拓展这方面的功能,就可能会变成商家的销售辅助利器,也可能会变成软件销售一侧成交的关键因素。

有了库存以后商品基本需要的的信息就差不多都具备了,再来一个信息就可以进行对外销售了,这就是商品的价格。

第八章:商品价格

8.1 要聊价格就得先聊货币

商品价格有多重要,在整个商品的信息体系中,价格的重要性就像是在数字“100000”中“1”的作用。前面我们讲到的所有事情都是一个个“0”,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这个“1”,那么一切就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要把价格放在最后来讲。

价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交易过程中起着一个衡量价值的作用。在最原始的交易中,人们采用以物换物的形式进行交易,但是交易的双方不一定刚好拥有对方所需要的东西,那这个交易可能就无法达成。

如果一直坚持用以物换物的形式进行交易的话,那就必须找齐所有人需要的东西,并且协调各方对交易数量达成一致,最后统一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各自物品的交易流转。很明显,这种交易方式实在是太过苛刻了。

如果坚持用这种方式去做交易,恐怕我们的老祖先们早就饿死冻死了。所以为了解决大家各自交易诉求不相同的问题,先人们就发明了货币,用货币来作为各个商品中间转换的媒介,大家就再不需要直接去换自己需要的东西了。

可以说货币是盘活了整个人类社会商业文明的最伟大发明。而我们今天之所以无法感受到它的重要,其实只是因为它早就在千百年的文明进程中逐渐融入了社会的血脉之中,就像血液之于人体,平时你根本无法感受到它的重要,但是一旦将其抽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8.2 商业活动不能没有价格

而价格恰恰就是货币使用的重要支点,有了货币以后,大家就都需要用自己手上的东西来换取货币,然后再用得到的货币去找别人换取自己想要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东西能换多少货币,而对方的东西又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换取,这就是价格。

如果说货币的存在保障了交易行为能以一种最简单的形式进行,那价格的存在则确保了交易的公平性。大家为各自产品估价,买方也去评估卖方公示的价格是否在自己接受范围,进而明确是否进行交易。

而今天在我们做线上交易的时候,价格的重要性依然是排在第一位,所以很多系统都会围绕价格做很多文章,价格管理甚至会在一些系统中单独开辟一个板块来做,足见大家对价格的重视程度。

8.3 被玩坏的划线价

现在系统中比较常规的价格设置,基本要满足能设置一个划线价,一个正式售价。划线价就是我们日常在交易页面中看到的被划掉的原价,而然正式售价则是最终展示出来的标价。

当然,正常情况下,划线价所展示的就是商品的标准售价,只不过大家早就习惯了商品有优惠的情况,那自然也就会出现一个优惠后的价格。也就是说这两个价格实际是因为给商品配置的促销才会产生的。但有些系统为了简单实现划线的效果,就在后台直接偷懒做了一个划线价的设置区域,只要在对应位置设置对应价格就可以直接展现出划线的形式。

大家之所以对划线价趋之若鹜,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它其实利用了心理学上的“锚定效应”,初始的划线价就是被作为一个锚出现的,消费者先看到这个价格,在心里形成一个锚定的标准,然后当一个比锚定价格更低的价格出现时,就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降价了的心理体验。

早期人们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策略实际上是一种诱导手段,所以就会下意识地产生一些冲动消费,但是随着线上交易的逐步普及这种套路已经早已被大众熟知,自然能发挥的作用也就渐渐减小了。很多平台和商家已经取消了单纯粗暴的划线价操作,进而推出更多具有诱惑性的价格策略。

8.4 批量调价

而软件服务商为了满足商家对于价格的诉求,也在不断更新关于价格设置的功能,比较基础的有批量调价,就是针对所有选中的商品进行价格的普调,可以选择统一增加/减少具体的金额,也可以选择按比例统一涨价/降价。

这种功能在遇到有比较大型的活动时是十分好用的,比如每年双十一之前的一段时间,商家就可以通过统一调价的方式先给商品加价,然后在双十一活动期间再降价,形成落差吸引消费者购买。

除了在大促前后会用到批量调价的功能,有些厂商也会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变更,生产成本的变更去调整价格。所以批量调价倒也不算是一个鸡肋的功能,是的确有人会在日常经营中使用的。

8.5 单一维度的会员价

抛开这些围绕商品本身的价格开发的功能,线上交易系统中还有很多衍生的价格功能,我们今天也一起在这里聊一聊。跟商品价格相关性最强的一个内容就是,会员价。

会员价的设置其实本质并没有脱离价格设置,实现策略往往是在原有价格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会员以及会员等级的参考系数,商家可以为不同等级的会员设定不同的会员折扣比例,或者统一的会员折扣比例,最终计算出一个专属于会员的成交价格。

单一维度的会员价我们可以理解为商家为所有会员统一提供一张固定折扣的会员卡,好处是方便管理,也不用考虑不同会员之间的差异,可以用在用户付费购买会员身份的场景中,买的是一个门槛,而且就只有这一个门槛,别的都不用考虑,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升级体系。

近些年比较火的仓储式会员超市就是采用的这种策略,只要每年交一次会员费,就可以享受这些超市全年的会员折扣福利,与此同时经营方再努力做好商品质量管理,打造出良好的口碑,以此来换取用户第二年的续费。

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对商家对于供应渠道把控,运营成本控制,服务标准化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扯远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少有一点是确认的,就是只要加入了会员行列,就能确保得到跟其他所有会员一样的价格优惠,减少了比较和计算,更加专注于购物本身,也许就能刺激购买更多的商品。

8.6 复杂场景的会员价

另外一种阶梯式的会员计价策略其实走的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路子,会员等级和高等级所对应的高折扣,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存在的,那就是刺激消费。

阶梯式的会员策略一般采用累计积分的形式进行会员升级,比如初级会员升到中级会员需要满足购物满1万元,享受全场9折优惠;中级升到高级需要满足购物满5万元,享受全场8折优惠;高级再升到特技需要满足购物满15万元,享受全场7折优惠。

看似每次升级都伴随着折扣力度的提升,但其实对于商家来说这个打折的成本早就从消费者的前序消费中赚出来了。不过这里并不存在谁坑谁的情况,商业行为本就是各取所需的,从他们双方各自视角来看,他们其实都是赚的,不然这个策略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8.7 专客专价

在会员价的基础上还会衍生出一种特殊的定价方式,就是所谓的专客专价。他的本质思路是跟会员价一样的,无非就是给特殊身份的人制定特殊的价格策略。这种在C端的交易中比较少见,更多的情况是发生在一些B端交易的场景中。

比如某个深度合作的经销商向厂家采购的时候,就可能会申请专客专价,对厂商来说,用一个特殊的价格维系一个稳定的老客户,值。对经销商来说,长期合作关系换来的是在价格上的特殊优待,划算。

系统功能设计层面,其实就是把价格与具体的消费者绑定,可以按照该消费者在全场都享受特殊折扣的方式设定,也可以按照该消费者针对某些商品享受特殊折扣的方式进行,后面一种的控制会更精细,但做起来也更复杂,成本更高。各有优劣,主要还是看使用者的诉求。

8.8 分区定价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情况,叫分区定价。就是在不同地区销售的价格是不同的,这种在C端交易的场景中也比较少见。我们之前做过的一个是在建材行业,他们会在各个地区有自己的厂房,然后原材料也是在当地采购。整个生产链条组成不同,生产的成本就不同,也就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给出不同定价。

再加上建材产品运输成本的问题,可以大大减少不同地区串货的问题,分区定价的可执行性也就提高了不少。换到医药行业就不一样了,医药行业也有分区定价的策略,但是因为药品利润高,单位体积的价值更高,运输成本在这里几乎可以不计,而一旦串货成功却能带来丰厚的回报。所以药企就要花很多人力成本去防止不同区域之间串货的问题。

系统在实现分区定价的时候需要首先明确分区的颗粒度,一定要以最小颗粒度的区域划分来作为价格区分的标准,比如你如果存在一个省有两个不同的地级市有不同的价格,那在设定时就需要以地级市为最小划分单元来做。如果同一个地级市下还有不同的价格,那就只能继续往下分了。

第九章:商品的其他关联内容

前面一个章节我们聊了商品价格相关的内容,其实在还有另外一个价格的内容我们把它划分出来放在这个章节中,此外在这个章节中会把其他跟商品有关联的内容都一起聊一下,这些内容大多数属于别的大板块,所以在这篇内容中都不会聊的太深。

9.1 运费到底算不算商品问题

其实讲到商品价格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运费的问题,但是运费在大多数系统中都会有一个单独的模块去做设置,不会跟商品的价格管理混在一起。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在商品价格的部分提到这个内容。

前一个章节的内容写完以后,我又仔细想了一下这个问题。虽然从功能模块上我们习惯于把商品的价格和运费的设定分开,但是从业务上来想的话,其实这两个价格还是可以放在一起说的,因为运费最终的金额是要跟商品一起打包出现在订单中的。

消费者虽然买的是商品,但是邮寄服务本身也已经成为了商品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购物的时候都很在意这个商品有没有包邮,因为在用户感知里,我要买的本来就是一个能送到我家的东西。如果你告诉我,买了以后还要自己出钱把这个东西运到家,那就会立刻感觉这笔交易亏了。

而且还有一个点,是从系统逻辑维度来说的。运费的配置最终也还是要跟商品挂钩的,没有哪家的运费是全局配置的,肯定是会给不同的商品配置不同的运费,所以说到底运费也还是商品价格的一个分支。

只不过这个分支又根据自己的定价特点有了自己的专属页面而已,常见的运费定价标准会有两个维度的考虑,一个是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距离卖家发货地的远近不同,要支持根据地域设定运费价格。另一个是要考虑到商品体积和重量的不同,要支持为不同商品设定不同的价格。

9.2 商品的销售区域设置

考虑到这两个维度的内容去做产品设计,基本就能覆盖到大多数的用户使用场景了。刚才提到了运费设置时需要考虑距离远近问题,刚好又可以关联到另外一个关于距离的设定——设置销售区域。

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早年快递行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好多商家都是不支持商品在新疆、西藏这些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售卖的。此外还有一些生鲜水果类的商品也是不适合远距离运输的,像这些情况就都需要系统支持对商品设定销售区域的。

给商品划定销售区域其实不止是保护商家,更是保护消费者,试想你在上海买了一家没做限售的新疆店铺的葡萄,商家还是统一用普通快递发货,等你收到货的时候葡萄都快成葡萄干了,你是不是还得费尽心思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如果一开始就在系统层面提醒卖家做好销售范围,这样的问题就能大大减少了。

9.3 商品的上下架机制

延续前面的剧情,如果你是一个新疆的葡萄卖家,真就不小心卖出了一单发往上海的葡萄,然后被这个上海的朋友追责了,赔了一笔钱。而你的系统中又刚好没有设置销售区域的功能,那你该怎么样及时止损。

答案就是下架商品,先不买了,至少能让损失得到控制。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另一个功能点,商品的上下架,上架这个自然是不用说了,把商品编辑好发布出去自然就到了一个上架的状态了,这就是一个常规的销售状态。

但是下架这个点就可能会被忽略了,东西卖着卖着突然发现某些问题,得有一个机制能及时叫停才行。删除当然也可以,但是删除以后商品信息都没了,想要再次上架销售还得从头开始再编辑,但是有了下架功能就不一样了,我只是暂时中止了商品的销售,等调整完以后立马就可以再恢复上架了,效率立刻就提升了。

9.4 商品详情设置有没有捷径

在上面这段描述中还提到了两个关于商品的操作,一个是商品的新增发布,另一个是商品信息的编辑。新增发布的时候需要商家维护商品的主图信息、维护主要的属性描述,以及售卖规格、价格等等,这些我们前面都讲过。

这里我们再多说几句关于商品详情页的内容,商品详情页在功能设定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富文本编辑区域,包含了图片文字视频等等都可以在详情页这里添加。如果是标准化运营的电商公司这个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对于一些刚接触电商的朋友,可能就需要在这个环节多花点精力来学习一下了。

早年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做过一个全品类的商品库,里面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几十万种商品,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在商品库中找到与自己售卖商品接近的标准商品,直接引用已经做好的商品信息。

新手可以先通过这种方式去学习和使用电商平台,等自己熟练了以后再去做自己的商品详情页设计。有个问题是,这种操作虽然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但可能会涉及到合规性问题,或者知识产权的问题,如果在法律层面没有搞定这些问题的话,建议技术上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得比较好。

商品发布好了,还要考虑到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修改的问题,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除了销售上的问题,或者因为盗用别人图片被投诉了,就都需要下架后做一些针对性的修改和编辑。

9.5 商品搜索与营销推荐

商品发布好了以后,怎么才能让它呈现到消费者的眼前呢。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根据关键信息去在对应的区域展示,像我们前面聊过的通过类目属性这些内容都属于这一类。这种展示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搜索,比如那个葡萄,之所以会出现在水果的类目下,是因为水果类目页集中搜索了所有包含这个类目信息的商品。

你可以理解成,商品发布成功的时候身上就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被归类到页面具体某个模块的,那打开这些模块的时候就会搜到这个商品,这是被动搜索。还有就是有人要买什么具体东西的时候点开搜索框自己去输入关键词找这个东西,这是主动搜索。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在做关键信息的匹配。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营销推荐,这种是更粗暴的方式,是把商品和某些营销板块直接绑定的,绑定完成以后消费者只要点到这些营销事件中就能跟你的产品产生连接,是不是很简单粗暴,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呈现方式这么不讲道理,所以很多平台才有机会把这种商品的露出方式转化成一种向商家收费的手段。

而且在商品数量爆发的情况下营销位的商品展示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像我们在这篇文章开头几章提到的千人千面大数据分析推荐、营销主题模块展示等等,都属于这种营销推荐展示的变种,每一条推送到我们面前的商品信息,都可能是商家付了钱才有的结果。

9.6 老板要看的商品数据

最后一个内容,我们来聊聊商品销售完成后的一个问题。商品销售数据的监控,前面我们在聊到库存的时候其实有提到过类似的概念。这里单独说商品销售数据是因为它所能涵盖的范围要远远大于简单的库存数据。

商品数据可以从曝光次数开始算起,一直到点击数据、加购物车数据、用户平均查看时长、下单数据、支付数据、流失数据、日成交数据、月成交数据、退货退款数据、仅退款数据等等,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可以针对性地监控和分析。

当你的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这些信息就可以汇总成各种可以影响最终经营结果的东西。而从更大维度去看的时候,每个商品的数据汇聚起来又可以看到行业变化,甚至是整体经济情况的变化。

回到我们最开始聊的内容,商品是组成这个经济社会的最小交易单元,而商品数据的汇总,正是把这种关系具象化的过程。

一个商品的生产交易流转看不出来任何信息,但是亿万商品汇聚以后,所组成的画面不就是我们时代发展的全貌吗,我们的民生百态、我们的时代变革、我们的科技进步、我们的经济脉搏都凝聚在这些或大或小的商品中。

我们每一个个体,用心做好我们手中的“商品”,把它们经营好,最终反映到更大的宏观维度上,就是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

哈哈强行升华一波,这篇文章写了十天,现在终于要结束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收这个尾了。这九个章节是安排在每天晚上下班以后写的,时间比较紧每天写的都很急,根本没时间打磨。这次重新梳理的时候其实又改了很多东西。

第十章:后记

10.1 一些技术变形导致的结果差异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把商品相关的内容做一个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是因为我近期的工作内容刚好跟商品有关系。另外一方面是想对自己做过的一些内容做一些系统的输出,方便自己后面再遇到类似的项目的时候,能更快抓住重点。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个事情最后居然整整做了十天。而且说实话,最后呈现的效果其实跟我最初预想的样子并不太一样。在我想象中,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偏技术性的文章,但最后大家看到的样子明显不是这样的,反而更多的内容是从业务场景角度展开的。

我觉得这可能跟我写文章时脑海中所设想的读者有关系。最初开始构思的时候,这篇文章的目标读者其实是未来的我自己,所以我就觉得,我应该写一个类似指导手册一样的东西,方便未来的自己翻阅。

但是最后实际落笔写在公众号里写的时候,心里设想的读者就下意识地变成了每一个可能会读到这些文章的人,我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些人可能会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很多东西必须要讲的更细一点,大家才能看懂,所以写出来的内容就很自然地不一样了。

这是我的问题,前段时间看的一本关于表达能力的书里提到过一个观点,说的是,不论你在什么场合下做表达,你都要先明确你这次表达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结合你的目的去发散你的内容。很明显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文章写起来的时候我已经把最初的写作目的抛诸脑后了。

10.2 至少我得爱它

不过也没关系,这并不妨碍我依然很喜欢自己写的这些内容。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做到了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用尽可能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个表达输出的过程本身就像是在对原本就存在于我脑海中的东西做一个对外展示,你得考虑怎么排列,考虑用它的哪一面面向大家,最后再一点一点把这些东西摆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取舍,有些内容虽然也在你的脑海里,但是经过判断以后觉得不适合展示在这里,就只好暂时将它们塞回脑子里了。有些东西原本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是可能觉得直接那样说,大家会看不懂,所以就会再重新加工一下,而在这个重新加工的过程中,可能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这些都是我喜欢这篇内容的理由。而且我还会想到,这些内容未来还有可能会帮助到一些需要系统获取这些知识的朋友们。哪怕只有一个,那也算是实现它的价值了。

10.3 学无止境在此刻具象化了

最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取的标题是《一篇文章讲清楚商品的所有事》。我想的是,我要用一篇文章把商品所涉及的东西都讲清楚,后来写到第四章、第五章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事情不可能实现了,因为根本写不完,越写越觉得这个事情可拓展的边界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在写属性的那个部分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里面能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不知道的,我在写完属性那篇的时候甚至专门上网买了一本四川大学专门讲商品管理的教材。后来的几天也在一边写一边看,就会很清楚地感觉到,商品这个事情,还是有非常多我不了解的东西,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探索。

这个事情就让我想到,越是对这个世界有了解的人,就越是会显得很谦卑。因为他在不断拓展自己跟世界的接触面,而每一个接触面又会增加他看到未知的可能性。所以他也就会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个体的渺小。

可能这种表述有些悲观,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只有先打开自己的认知窗口,才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大的世界。

这篇文章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我看世界的脚步不会停歇。

你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可以给我留言,我们有时间可以一起探讨。

作者:几聿
一枚横向生长的产品人,公众号“互联网从业笔记”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