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品设计:掌握这些心理学技巧,提高学生任务完成率

背景:

国家大力倡导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在线教育作为一种刚需,出现在了老师家长和学生中间。

这次疫情让很多在线教育产品收获了大量的一直习惯和信任线下学习的同学和家长。

教育双方因为疫情的原因,都大跨步的感受和使用着线上的教育服务。

拥有最大用户量的两款互联网产品-钉钉和腾讯课堂,为使用者提供者最基本的直播功能。也算是最大限度的适应教师和同学平时面授的场景和方式。

除了直播以外,不能面对面的老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更依赖于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所以就大大加强了任务和作业等习题类功能和产品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比重。

本文侧重于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从线下转到线上之后,在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阻力以及产品可能的应对之策。

在线作业的问题一:时间很多,没有一分钟适合学习?

对比线下场景,学生有自习课,在自习课这样一个专属作业和自习的时间与氛围中,学生完成作业和测试往往问题不大。

转移到线上,老师能组织一节讲授课,但却没有办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自习。既抓不住学生的时间,也没办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忘记了时间和课业的公主和王子们,全然不知时间已经悄悄流逝。一天下来即便发现作业还没写,也只能草草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能够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机会,老师也没有办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那么作为一款产品,我们能为老师提供哪些功能来帮助老师改善这一情况呢?

虽然学生们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的自习活动,但是,我们的任务一定要参考的时间长度和完成时间截止限制。

给出参考的时间长度,不仅能让处于任务接收方的学生清楚任务情况,也能体现老师对任务和课程内容的把控。一份真正能让学生思维和能力提升的任务,才是学生真正欣然接受的任务。产品这样子的设定,不仅在心里层面对学生有促进作用,还能够反向精进老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

明确的结束时间,会给学生带来相对的心里压力,让难以开始的作业time,更加轻松的到来。当“结束时间”不明确时,人们很容易陷入拖延当中,尤其是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学生,教育类产品在设计时应该要考虑到“结束时间”带来的心理作用和促进作用。

比如说,学生需要在当天上完直播课的5个小时以内,找到40分钟的时间去完成作业。这样的要求不仅最有利于学生高效快速的完成任务,学生会深刻的体验到统一的时间限制和任务感,把原来自习室的时间转移到了自己做好准备的40分钟。明确给出相关结束时间,可以是由老师评估后强制约定,也可以与家长协商后共同约定。

如下图,关于作业的字段设计,除了必要的作业内容相关的设定外,也需要给同学们展示作业过程管理的一些设定。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下图在课程结束之后,主动和家长学生进行时间的约定,由学生自己选择提交时间,这样在产品和用户之间就多进行了一次交流,学生选择了自己适合学习的时间,多数的学生便会在计划好的时间段内完成作业。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这个小细节,可以有效提升作业完成率,避免线上教育类产品,布置了作业,但极少完成的情况。

在线作业问题二:一个人氛围怎么搞起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也不是产品做个功能就能达到的。

这个部分,我将从三个层次来逐步的探索和说明,产品在氛围创建过程中可以发挥作用的设计细节。

耐不住寂寞,无法忍受孤独,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作业的大障碍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都曾在一个人原计划学习的时间段,默默的干起另外一件不相干事?有时候甚至会发现文具摆了半日了,竟还没下笔。

学生一个人在家面对的如果是不会说话不会搞事情的APP,那么也会有相当的概率会发生,即便学生按照当初约定点开了学习的按钮,开启了学习的大门,也会走到岔路,或者把门在关上。

身体和心智都处在发展的期的同学们,自制力和兴趣偏向都是待发展的状态。

多数中国学在信念为形成之前,在学习上依靠更多的其实是他律,还有鼓励。他律常常指的是家长和老师的硬性要求,甚至严加看管。鼓励也可以来自家长和老师还有身边的同学以及朋友。这里我强调同伴之间鼓励和陪伴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

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应用说明:

‘同伴效应’:同伴效应也译作同群效应,是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的内容。

教育领域内的群通常包括宿舍,班级,年级,学校,引申到产品,使用同一款产品的学生也是一个群。

不同能力的学生受同伴的影响不同,有研究表明,能力较强和中等成绩的学生,受影响较小,而能力稍弱的学生受影响更大。

那么一个会搞事情的教育类APP可能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之间通过查看可以了解其他人也在做作业或者已经完成了作业。产生一种陪伴感,一定程度上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且让尚未完成作业的同学,能够看到作业其他同学的完成进度,并且强化这种感觉。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还可以互相点赞鼓励,在APP上直接感受来自隔壁的温暖。

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在线下或者说微信群内也可以完成。APP上做这个功能意义何在呢?

  • 情感表达还稍显内敛的学生们,相比于在微信上大发言论去鼓励其他人,还是在APP上点个鼓励的心理成本更低。
  • APP上用点赞的方式,一分钟鼓励全班。线下,如果要完成鼓励行为,首先需要拿到该同学的成果物,然后进行查看思考对比,最后进行评论鼓励。时间成本也更低。

学生集体对学习无感,氛围创建学生不配合怎么破

事情做到上面一步,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就是如果班内的学习氛围,不是特别好。多数同学都不在乎是否完成了作业,那么同学之间的鼓励可能不会或极少发生。即便展示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看到的也都是15%以下的完成率,你上面的功能白做了!结果适得其反!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从班级整体的认知进行调整和教育。

当多数人的认知,变成 完成作业才最光荣,不认真做作业,空气都会变得尴尬,不仅会遭到的不屑,而且连自己都会觉得自己不讲诚信,不懂得尊重。

如何达到上面说的和谐美好的场景呢?

作为教育产品人,我们在进行对学生的产品思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纳入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老师了,尤其是小学时期的老师,在同学的心目的地位和权威简直就是不和撼动。较高一些年纪的学生可能更需要的就是老师用些心思走进学生内心了。产品永远没法达到也不必纠结让所有学生都能改变认知。

在产品设计上:我们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化的方式(像大家学生时代总是愿意给QQ冲黄钻以获取尊贵标识和特殊权利一样)完成作业要有明显的更尊贵讨喜的标识,也可以为学生开放特权。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还可以根据产品情况选择是否做光荣榜。因为光荣榜的上榜规则本身就会意味规则制定者价值观的输出。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教育中屡试不爽的原则:强化

开始学习不难,最难的就是坚持。有了良好的氛围,一个个小鬼灵精怪就肯乖乖的完成作业了?可能吧,有点难~

贴心的我马上送上管理学生屡试不爽的教育心理学原则:强化

正强化指增加某种让人喜欢的刺激,以促进某种行为。负强化指减少某种让人厌恶的刺激,以促进某种行为。如奖励乖孩子东西是正强化,而让乖孩子免扫地则相对来说是负强化。

实际实践中正强化的使用是现代教育所鼓励的。

学生习得的做作业的这个行为,也是可以通过不断强化而形成习惯的。好心情,荣誉,奖励,每个学生时代的我门想必都不会陌生。通过一次次比较好的考试成绩,来不断获得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获得关注和展示自我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人性中都存在的需求。

通过教育类型产品的计算累积和转化,将平时单一的小红花式奖励转变为具备升级模式,鼓励持续完成的强化系统。就问你想不想要?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具体产品怎么做?

我们说任何一个决定做的功能,除非特别必要,都不会仅仅为了满足一个需求。

上面提到的强化系统还有什么用处呢?

  • 老师虽然没有办法每次作业都给到每一位学生和肯定,但是通过产品对学生完成情况和次数的累积,老师可以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肯定。不断的在日常中加强良好氛围的产生和持续保持。
  • 强化系统也是监控系统,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向学生施加更精准的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最后

最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做教育产品很难。

确实教育很复杂,老师们甚至要用很多年的实践和呕心沥血,教育部分要一次次的冒险做教育改革,才一点点的强大我们的教育。

但是教育产品对教育而言亦是有边界的,找准方向就会开出一条路。如果没有方向,不妨真的去思考,实际的教学中,老师遇到的问题,产品是否适合和能够帮忙解决这些问题。用真心理解换取共同进化,才能不断引领。

 

作者:台灯少女,公众号名称:台灯少女产品记

本文作者 @台灯少女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