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怎么来?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几乎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这也是我在之前公司学到的一个简单公式:
收入 = DAU * 时长/DAU * 收入/时长
增长团队负责DAU,核心产品团队负责人均时长,商业化团队负责优化流量变现的效率。
做业务的都知道,流量是所有商业模式里最重要的环节。那么流量怎么来?
三种形式:
- 人与工具发生交易产生流量
- 人与信息连接产生流量
- 人与人的连接产生流量
简单用抖音的例子解释一下:某天我想拍视频了,想了想抖音上有比较好的编辑工具,我开始用抖音去编辑视频(工具交易)。编辑完成以后我会把视频发到抖音的平台上,我的视频会根据系统分发到不同用户中去,成千上万的用户会看到我的视频。(人与信息连接产生流量)看了我的视频后,小明觉得很有意思,我们成为了好友,还会分享身边的事情。(人与人连接产生流量)
理解了这个以后,我们看如何做流量的增长。
要理解流量,首先要理解人。虽然时代在飞速变化,但人的底层需求几乎没怎么变过。
原始人需要更好用的斧头来提高生产效率,因为要生存。
在原始社会,一般了解最多信息的人是最有价值的。甚至信息可以换金银财富,因为信息能让你更好生存。
人是群居物种,因为合作能提高团队的生存概率。但是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合作,是否能互相信任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有了社交,也是为了生存。
一、创造更好用的工具
工具的改革往往发生在技术和生态变革前期。新的技术,交互方式,生活习惯都能产生出新的效率工具。移动互联网的初期,只要把在PC端的应用移植到手机上,就能产生大量的流量。这里流量的打法就是不断去寻找最优的排列组合。可以参考王兴的“四纵三横”。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比如最近直播又重新火了一把,直播和电商交叉可以有直播带货,直播和恋爱社交结合,去年有个很火的项目叫“伊对“。当然这里也会有很多交叉结合的场景并不成立。这里最大的机会是在新的技术,平台改变的时候。有很多时候只能等待和准备。
二、人与信息的连接
古文有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依然是一个竞争生存资源的状态。所以能掌握到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更高的生存概率。造纸的发明,交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都对信息的连接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与信息的连接关键在于两个部分:谁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怎么样最有效率传递给有需要的人?对比来说,前者是更重要的因素。
拥有独特信息价值的人,怎么样驱使这部分人产出信息量,是最核心的问题。大部分无非就是功名利禄。我辛辛苦苦在知乎上写一篇答案,无非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大V,拥有千万粉丝,收获无数点赞。(点赞真的是产品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我在淘宝上贡献商品的信息,就是想挣更多的钱。
如果能深刻理解信息提供者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反馈(功名利禄),这个模式就能跑通。Google和百度能成为Web1.0时代最大的玩家,就能想象到人们对信息渴求的需求有多么强烈。
百度后续的没落,从搜索到推荐,或者说PC到移动没有做好,我感觉都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最关键的是没有把握好信息提供者的价值生态,没把这群人服务好。所以这群信息的提供者慢慢会迁移到其他平台,以前大家有什么都会在百度上搜,现在电商在阿里搜,吃喝玩乐在美团搜,连知识百科也很多在知乎上搜了。
在这个领域还有太大的机会,对于做信息创造的同学来说,有价值的信息永远都是稀缺资源。现在市面上有太多信息噪音,或者貌似有价值却仅仅是标题党的内容。对于平台来说,也存在着机会。
怎么判断?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东西,但是貌似网上的信息都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价值的时候,就说明有机会。大概率是这部分信息还没有被有效生产出来。
三、人与人的连接
人与信息的连接,更多讲究的是效率和科学客观性。但生活中很多事情,还是掺杂着很多人情社会的情感因素。比如说很多人做生意,并不是成本最低就能达成合作的。
男女生谈婚论嫁,也不仅仅看客观条件。人之所以能比其他生物更能适应这个社会,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合作的关系。但是合作是有成本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成本在于信任。钱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是大家的公认的降低社会信用成本的工具。
想象一下你准备买一个面膜。你可以在网上搜罗一大堆信息,选出你最感觉最好的。你也可以问你身边的朋友,他们会给你推荐。通常朋友推荐的商品,购买率会更高。这里面的隐性价值就是朋友的信任价值。
所以说为什么社交产品的估值这么高?一旦人们把信任关系信息放在某个平台上,这个平台就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社交产品,既要有垂直度,又要有足够的密度。可以refer我之前的文章。
流量这个词,从互联网时代开始,就一直被滥用。其实本质都是人类寻求生存的一个手段。很多人说时代在变,我们也要赶紧变,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焦虑感。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
#作者#
Louis徐玮,前facebook产品技术leader。有用户增长产品,商业化产品,风控产品等相关经验。中美互联网行业的思考者。公众号:Louis徐玮 (ID:louisxuwei)
本文作者 @Louis徐玮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