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 教育产品如何实现商业变现?

作为高频需求的K12教育产品有哪些商业化的可能性?

教育产品要想发展,只能去分体制内蛋糕。(单指toB)

首先,题主定义的是高频需求的教育产品。对此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现状。

  • 使用场景:K12学生大部分学习场景在学校,90%集中在课堂讲授和课下讨论、答疑,学生回家后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对于非兴趣类的信息获取都缺乏需求;

  • 设备限制:以目前国内目前发展水平来看,BYOD或者分配计算机方式授课都不够现实,而一般学校的互联网建设还属于0-1阶段,也缺乏这方面的管理人才;

  • 商业模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公开招标,企业通过灰色产业链拓展市场,凭借软件附加值收费(因为是权力主导,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

总接下来就是:现在是权利拎着刀子分蛋糕,我们这群人缺盘子盛还挑三拣四,分到了不好的只能捏着鼻子咽下去。

其实,有个问题——似乎所有人都在假设学生天生不热爱学习,分析需求不外乎渴望获得认可。理所当然认为失去了他人肯定,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机。

这种原教旨行为主义观点为什么这么盛行呢?

  • 因为通过他人的评价,会简单有效影响学生的行为。姑且不论这种评价是出于什么目的,对学生有什么利益。这种以控制作为核心思想,通过限制活动空间,规范身体姿势进而形成整体的有序,老师无疑是最省事的。

  • 其实细究起来,应试教育不是说唯高考论,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整个教育环境都选择性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认为学生只要不管就会松懈而不去追求深层原因。学习成绩在校园中作为压倒一切的权重项,当我们在分析不同成绩的学生时,带来认知偏见会极大影响我们的判断。

  • 无论是社会习惯还是从小形成的认知,对“表现好=奖励”的公式坚定不移,无论是对学生答题好给予小礼品,还是一些软件通过授予勋章、积分,都是希望刺激学生,让他们表现出自己想要的行为。

实际上,因为学生这个群体特性,需要依附于他人,所以顺从老师、家长的意愿去表现,但是一旦脱离理想的教育环境就会丧失这种意愿——如学生离校后和在课堂上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我们会用“不听话”或者“逆反”解释,却对学生的认知缺乏深入了解。

大量心理学实验也表明,通过奖励(如取得好成绩得到礼品)去诱导学生,学生表现往往不如无奖励条件下的表现。

这里想要表达的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从长期来看弊端必将凸显,我也是做了一段时间老师奖励学生的工具类产品后才发现,课堂确实刚开始会安静很多,但1~2年后学生反而更乱。

最后,大胆预测一下教育产品的发展阶段:

  • 【时间】0~2年,通过各种量化手段,应试教育越来越严重(现在所谓的大数据骨子里还是应试的那套),企业集中于答题、辅导、评价,教学资源几块。但与此同时,基于学生诉求,一些学生社交产品开始风靡。

  • 【时间】3~10年,这时候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进一步投入、国民素质提升以及经济转型带来的人才压力,多元评价会结合多种智能硬件为学校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学校逐渐接触更多社会资源。

  • 【时间】11~,企业开始更多思考教育本质的问题,开始关注于学生个人,这个时候,所谓的个性化学习才能真正实施。

文/ cloudgy /英和 产品经理

答得有点乱,望见谅。

关键字:产品运营, 市场, 学生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