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和微信的寒假作文

01

在班上,支付宝和微信都是好学生。相对讲,一个偏文,一个偏理,各有拥趸,互有交叉。两人都是骄傲的少年,连寒假作文也不忘暗暗较劲儿。

几年前,微信写了篇《发红包》,全校师生点赞。道理很简单,以前只能管长辈领,还得搭上礼品路费时间面对面寒暄半天。现在好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只要开心,比由一声,红包到手。

支付宝没想到,很忧伤。

第二年,微信又写了《摇一摇》,再次引发流行风向标,往年嗑着瓜子捧着西瓜的手中多出一部手机,对着春晚咔嚓咔嚓摇来晃去,欣赏节目连带锻炼身体,还能发笔小小横财,简直完美。

支付宝没跟上,很失落。

02

第三年,支付宝抢先出手,憋出一篇《集五福——咻一咻》,看副标题就知道,跟《摇一摇》无太多差别。12天时间里,为了集齐5张卡平分12亿,11亿人互加好友,智慧的人民群众甚至用上了缝纫机。结果只有79万人成功召唤到红包。其他人羡慕嫉妒恨地摩挲着手指上的老茧,寂寞空虚冷地盯着支付宝里黑漆漆的陌生好友头像,泪如泉涌,骂声一片。

微信笑而不语,默默抛出《发红包看照片》。自拍加上磨砂效果,朦胧美让人浮想联翩,随意发个红包,就能一睹真容。意想不到的玩法,撩拨人心的期待感,瞬间就引爆了朋友圈,老师学生们乐此不疲玩得开心极了。

支付宝花钱不讨好,很憋屈。

03

今年,支付宝从年头就开始构思,绞尽脑汁想写出10W+。先用两篇《女性白领生活圈》《女大学生生活圈》试水,换来三个字的评价:支付鸨。

新路不通,走老路稳妥。

寒假到了,支付宝又抢先甩出一篇《集五福——扫一扫》,这回倒是解放了手指头,用户只需举起手机对准现实场景中的福字扫一下,就能随机得张福卡。不患寡而患不均,支付宝长了记性,大幅降低收集难度。仅过去2天,集齐五福的人已接近2000万。照这个速度,截止除夕夜,参与平分2个亿的用户很可能过亿,忙活10天到头来才分到1块钱,还不够镜头磨损费和手机充电费。

支付宝依然花钱不讨好,很显然。

04

按理说,以支付见长的理科生支付宝做个安安静静的钱包就好了,何必非得连续两年花钱找骂呢?原因无他,试图杀入社交领域。

社交是王道,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很显然,在信息过载的今天,看什么聊什么玩什么买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是跟谁一起看一起聊一起玩一起买,总结起来就是:无社交,不成活。

社交需要人,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带来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各种需求,巨大的流量带来巨大收益。作为社交领域龙头的微信,集聚了8亿用户和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涉足哪个新领域难度都不大,比如支付。黏住用户走不了,微信才敢说「用完即走」,而真正用完即走的支付宝只是个工具,没有社交属性,连支付这块安身立命的奶酪都被微信动了,自然要悍然反击。

05

然而一个关键问题是,无论哪个行业,都在喊以人为本、用户至上。扯着脖子比音量的多,落在真实细节上的少。

这一点,微信做了好的示范。

节日里,人们需要欢乐和惊喜,需要和亲戚朋友们交流互动,联络感情。微信重新定义了红包,满足了用户需求,把它变成一个人人皆可参与的大轰趴。红包里钱多钱少是其次,关键是这种充满期待的气氛。而且,微信总是创意不断,各种新鲜玩法不断,好玩有趣,用户自然喜欢。

反观支付宝,给人的感觉就是有钱粗暴。不管支付宝想做社交的压力有多大多迫切,仅仅是支付宝自己的需求,并不是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的只是一个安全可靠便捷的钱包。这就足够了。

想想看,有谁会在自己的钱包里拉进一堆人聊天呢?又有谁会在钱包里种树浇水呢?直接去玩开心农场不好吗?

06

就算是想砸钱发红包拉人头,也不是这个玩法。假设所有的支付宝用户都领到了红包,每人发多少钱才能满足?100?1000?人与人的心理期待和满足阈值不一样,结论就是烧多少钱都有人骂有人不开心。新老用户一拥而上一哄而散,怕一拍屁股,不留下一片云彩。

自古砸钱留不住,唯有真情得人心。

贴近用户的心理,满足用户的需求才是用户至上,这需要深谙人性的洞见和脑洞大开的创意,需要无穷的创造力,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居高临下俯视用户,粗暴砸钱,围着漂亮的数据和曲线手舞足蹈怡然自嗨,那叫村头大地主家的傻儿子。

既然下定决心要做社交,就像追求心爱的姑娘一样,别总感觉「老子有钱」,一见面就想用名牌包包拿下,你倒是自我感觉良好极了,可曾想过姑娘的感受?

真心希望这次集五福的产品经理不会被炒,期待支付宝能写出一篇真正刷屏的寒假作文。


图片作者:Ryan McGuire

作者 2H青年

关键字:支付宝, 产品运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