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QQ 在 2000 年尝试的收费模式失败?

泡沫中的机遇
1999年,腾讯在泡沫破灭中挣扎...
2000年年初,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公司在1999年推出以“i-mode”为品牌的增值服务。
与一些内容提供商合作,向客户提供各类有价值的内容。
曾李青找到深圳联通合作,2000年5月17日推出名为“移动新生活”的促销方案。
4个月后,中国移动拷贝“i-mode”模式,推出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
2001年6月,腾讯的“移动梦网”业务顺利开展,财务报表第一次实现单月盈亏平衡。

盈利模式的探索
2000年,移动梦网业务收入蓬勃发展;而吴宵光带领的产品开发部所负责的“QQ客户端”,用户群体不断地飙升,服务器维护的成本不断地增加。QQ的收费模式在哪儿?腾讯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广告

广告展现效果不好,且QQ用户年龄偏小,商品购买力有限。
QQ俱乐部会员服务
2000年11月,吴宵光想出“QQ俱乐部”的会员服务。网络收藏夹、好友列表保存等功能;选择“靓号”,会员会费每月10元。

但受限于支付方式的缺失,很少网友乐意为了每月10元往邮局跑。
企业服务

2000年年底,推出面向企业的BQQ(Business QQ)。 万科成为首批试用者,但仍然拒绝为之付费。企业主认为QQ太幼稚,在日常生活中用QQ与朋友聊天,但在工作中坚持用看上去更商务化的MSN。
QQ号码注册收费

腾讯遭遇创建以来的第一次舆论危机。
2001年,鼓励用户通过拨打168声讯台或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获取QQ号,拨打168声讯台的费用是每分钟0.8元,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注册则每次收费0.5元,用户获得一个QQ号约需支付1元钱。
2002年3月,推出“QQ行靓号地带”,出售QQ号码使用权,可获得5位、6位、8位靓号以及生日号码的使用权。9月,“QQ行”号码正式向全国用户发售,每月收费2元,免费号码和一次性号码申请基本停止发放。
“QQ行”发放的9月,朗玛创业公司推出朗玛UC客户端;网易泡泡、新浪聊聊吧、搜狐我找你、雅虎通、263的E话通、TOM的Skype,腾讯引爆了一场针对自己的围剿战。
2003年6月,马化腾如梦初醒,决定重回免费之路。腾讯以“庆祝移动QQ三周岁生日”为名,宣布新开通移动QQ用户,可获得免费长期使用QQ号码一个。

收费模式为何失败?
以上的收费模式,放在今天,无疑是再常见不过的收入模式;然而在2000年的环境下,执行起来却变成一个个失败的尝试。
广告,2000年的QQ用户群体偏向学生,消费能力有限。投放不对口;
QQ会员,受限于2000年的支付大环境。
企业服务,QQ初始的定位基因,偏向做个人产品。
以上3点,放在今天,都是简单易操作的收费模式;QQ会员,因为现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的便捷性,放在今天续费是再方便不过的事;例如微信读书,看书看到需要收费的,直接点击微信支付即可完成。QQ尝试的方式错在当时的大环境,而想法是很有前瞻性的。
企业服务,在今天,金蝶的云之家,阿里钉钉,纷享销客等无一不是在细分企业即时通信的一杯羹。
可惜当时的腾讯没有专门抽出人员,专门做企业服务。

而第四个尝试收费模式:QQ号注册收费,虽然让腾讯面临了第一次舆论挑战。但一定程度上给腾讯带来了盈利点的第一次成功尝试,因为收费,因为支付方式的缺失,后来根据大环境推出的Q币,再到QQ秀等增值服务的丰富。正在一步步地解救腾讯。
---以上素材来源于《腾讯传》,今天把剩余的章数买了,花了38元的微信读书的币;表示非常贵的说,电子书居然跟纸质书一样的价格。心疼了好久~~~~

作者 星星流浪的梦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运营, QQ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