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用户“看见”,是一种心机行为哦

让用户“看见”的手段很多,但没有一种是永远成立的。找到和用户习惯或目标匹配的场景和交互行为,才能获得最好且最有效的体验。

去年7月份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去日本。酒店是朋友订的,所以下飞机后她负责导航。我凑过去一起看,只见她打开了booking,点了侧边栏,进了订单列表页,找到订单进了详情页后,在地图那儿点了用google导航。

看到朋友执行了那么长一串操作才找到订单,我问:“Booking首页好像就有你的订单,为啥你要进列表页?”

我朋友非常怀疑的看着我说:“是吗,没有吧。”

于是,我拿过她手机打开booking首页,果然订单就显示在搜索模块下面。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里面有一句话叫“人欲关注,必先感知”,就是说要让人关注到一件事儿,“看见”一件事儿,必须先察觉到它,感知到它。Booing的展示方法,虽然用了“your upcoming booking”来引导,用酒店图片来吸引注意力,可发现性也不算差了,但是依然没有让我朋友感知到它。

而且首页的订单在预订成功就开始展示了。出发前我朋友为了查状态、查价格,打开Booking那么多次,竟然一直没发现?

影响感知的因素可能是习惯、目标和环境。对我朋友来说,应该是查单习惯影响了她的心智模型。由于太习惯从左上角进入订单列表,所以视线流不会向下,因此也就无法注意到页面底部的订单模块。在我朋友的意识里,她看到的页面可能是这样的:

那么是不是离用户习惯的入口位置越近,模块就越有可能被发现?

“我的携程”行程卡片的设计可以证实这个观点。通常情况下,用户使用“全部订单”入口查单。在即将出行时,全部订单下方会开始展示行程卡片,目的是让用户在旅行的碎片时间内快速获取必要的信息。由于紧贴用户视线位置展示,点击已经超过了“全部订单”这个常规入口。

关于用户“看不见”功能模块的例子,最近我又碰到一个,是我携订单列表的交叉推荐模块。用户预订了机票/酒店以后,订单下方会有个模块展示相关用车、玩乐的功能入口,方便快速预订。方案是这样的:

功能上线后,转化数据不太理想,于是安排了一次用研。发现所有被测用户在查单过程中都没有“看见”这个功能。被告知后,大部分用户都表示对这个功能是有需求的,展示方式是可理解的,如果能发现,是有意愿点击的。

这次可能目标影响了感知:与目标无关的东西会被提前过滤,而不会进入到意识层面。用户在搜寻信息时,并不会认真阅读,只是快速而粗略的扫描屏幕上与目标相关的东西。他们不仅仅忽略掉与目标无关的东西,而是经常根本注意不到他们。——《认知与设计》

所以,在用户的意识中,页面可能是长这样的:

交叉推荐作为第二张卡片展示,就是为了不管用户的目标订单是第几个,都能保证模块在用户的视线流内。但显然,只是安静的存在在视线流内是不够的。测试时,用户提到对模块的第一感觉是“订单”,而且不是目标订单,所以自然而然的忽略了。

回过头去想,我携首页的行程卡片之所以能被用户发现,也和卡片展示的正是用户目标有关。在没了“目标”这一关联的情况下,如何能让用户注意到卡片?

常用的获取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动效、颜色对比和形状对比,是转移了用户的注意力。在查单场景下,这样做多多少少会对用户的查单过程造成干扰。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用户查单完成后,把注意力延续到交叉推荐的卡片上。

携程酒店详情页的“相似酒店引导”模块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相似酒店引导”的价值在于,当用户对当前浏览的酒店不满意时,可以快速切换到下一家酒店,省去了重新返回列表页的步骤。设计上,设计师没有按照常规做法把模块设计在页面底部,而是在用户点击返回的时候,弹出弹窗进行引导:

用户在详情页的目标是“获得当前酒店的信息”。而点击返回时,目标会变成“再看看其他酒店”。如果模块设计在详情页内,和用户的目标就不匹配,效果就不好。而设计成返回时弹窗,弹窗上的内容就是用户要寻找的内容,和用户的目标就匹配上了。这种交互方式即保证了用户的浏览行为不受干扰,又提升了引导的可发现性。上线后的引流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让用户“看见”的手段很多,但没有一种是永远成立的。找到和用户习惯或目标匹配的场景和交互行为,才能获得最好且最有效的体验。这就是让用户“看见”的小心机啦。

作者:猫它娘

来源:携程设计委员会

关键字:产品运营,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