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品经理而言,如何培养你的同理心
虽然同理心是天赋,但是还是可以通过训练方法做一些提升的,但是提升的效果就因人而异了。
我认为同理心是天赋,但是有一些通过后天努力是可以培养一些的,虽然比不上那些有天赋还努力的人,但是毕竟训练10000小时你也可以称为“专家”。
一、如何理解同理心
我们经常说的同理心,就是所谓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别人的感受。可是用哲学一点的说法,你永远无知道别人的感受,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之所以还在谈同理心,是因为有些场景你和他都经历过,此时你们可以在某一种情绪上产生共鸣,产生我们所谓的同理心。
二、什么人最具同理心
那么什么样的人具同理心,有这样的天赋呢?
我认为心思细腻的人最具同理心。因为一般心思细腻的人内心都比较敏感,内心的情绪也相当的丰富,好像是一个情绪的集合体一样,他们可以敏锐的察觉到你此时是哪一种情绪,同时调动自己去感受那一种情绪,去理解你此时的感受。当然,也许不会那么精准,但至少算得上是感同身受。
另外,说到工作中哪种人最具同理心,我想非演员莫属了。我们知道有很多演员的演技是后天磨炼出来的,其实磨炼的过程就是塑造同理心的过程。所有表演系专业的同学在上学期间都有一门必须课,就是体验生活。深入到各行各业去体验生活,去感受、去经历。体验过后,要记住那种感觉,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可以调动相应的情绪来进行表演。当然我们不能体验所有的情绪,在演戏时,有时候会用类似的情绪来代替,这是后话就不多说了。
除了去体验别人的生活,自己的生活经历更重要。在近期的奇葩说中何老师说过一句话是说:“演员有一种职业病,当生活暴击他的时候,比如失恋的时候、失去亲人的时候,他在最难过的时候,甚至还会有一个自我在旁边提醒自己说,记住这种感觉,下次演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由此可见,产品经理要想提升同理心一定要细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多出去走走,去旅行。
三、两个维度思考同理心
那么作为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有同理心呢?我想主要是为了了解用户、深入用户内心,做出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而我们之所以如此注重用户是有一定时代背景,从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思考同理心。
未来简史上说,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观点是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不仅是自己的意义,更是整个宇宙的意义。人文主义是向内心探寻,人文主义认为艺术创作和美学价值的唯一来源就是人的感受,现代的教育也是在教导学生要自己思考,包括顾客永远是对的等观点,都是人文主义的观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了解用户、深入用户内心、追求用户体验了。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只有符合用户正向感受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好产品。设计心理学之情感设计中也提到,情感反应的就是个人的体验、联想和记忆。甚至产品运营里面我们建立用户成长体系、提供用户问题反馈路径、口碑传播等都是在营造用户正向的感受,并通过这样的感受去影响更多人的感受。
同理心需要具有敏感性的天赋,同时可以通过后天的体验进行培养。而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获取知识的公式为:知识=体验x敏感性。这一点和同理心也非常契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体验和敏感性量个维度来思考和理解同理心。
我们先来看一下体验和敏感性到底是什么。
体验是一种现象,有三个主要成分:知觉、情绪及想法。在任何时刻一个人的体验都包含了这个人的一切直觉(热、愉悦、紧张等),这个人感觉到的情绪(爱、恐惧、愤怒等),以及一切出现在这个人脑海中的想法。
敏感性包括两方面:第一,注意到自己的直觉、情绪和想法;第二,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同理心的终极奥义就是把体验转化为敏感性。这也是后面训练同理心的主要目的目标。
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论文中说,科学知识仅仅是知识的一部分。更多更重要的知识,是关于谁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东西,需要什么样的品质,需要什么样的数量,而他愿意付出什么有昂的代价来获得这些东西——这些具体的信息,哈耶克称之为知识。
——摘自得到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科第38讲
四、三个方法训练同理心
说了那么多有的没的,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去提高呢?无外乎两点,增加体验、训练敏感性,对应到产品上面来,就是研究产品、观察生活。那么具体该怎么落地呢?如果把提高同理心作为一门训练课程,作为一个产品,我们来看看具体该怎样实施。用户画像啥的我们就不分析了,直接来看到底该怎么做。
1.增加体验–产品心情日记
前面说过我们不可能体验所有的情绪,而一个好的产品势必包含了用户各个场景中的情绪,所以我们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研究好的产品。一般我们研究产品,一上来会先看界面布局、信息框架、有什么样的功能等等。而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研究产品时记录你此时的心情。我们先一个用户的角度使用产品,将产品按照一个流程操作一遍,记录几个关键点的心情,例如看到开始界面的心情,让你觉得惊喜的点、让你觉得烦躁的点、让你没感觉的点。整理好这些点后,先切开来看每一个点对应的场景,分析让你喜欢、不喜欢的原因,然后合起来看,各个点之间的是否对你的情绪有影响。这里强调一点,一定要写出这些内容。
2.训练敏感性–生活观察日记
我们平时都说要观察生活,那到底该怎么观察、观察些什么,当然最重要的是观察之后要怎么做。前两个问题,尽管人们总是在说要去观察一些特定的场景,但是我觉得这不是很重要。我我们直接来看观察之后怎么做?其实很简单深入思考然后写下来(此时有木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勿喷)思考些什么呢?
讲个我的经历吧,之前在中关村软件园上班,每天做通勤车,我发现在出了西二旗桥到软件园广场前的那段路上,经常有发传单的。我就特意观察了几天,传单的内容大部分是餐馆的外卖菜单及电话,发的方式是一个人拿着一瓶矿泉水和一张传单同时递给路人,但是接传单和水的人并不多。由这一个现象我们可以引发很多思考,比如:我们可以想一想传单的历史,分析一下发传单方式的有哪几种、哪种最有效,分析一下究竟什么样的附加价值的吸引能够让人们拿传单,还可以分析一下人们为什么不拿,是时间问题(大家着急上班)还是此时需求不大,换个时间会有改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让人们拿到这传单,如果让你做一款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等等。把思考的这些都写出来,就是你的生活观察日记。在强调一遍,一定要写出来
3.综合训练–产品情境剧
以上都可以作为课程作业或日常训练来提高同理心。如果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训练来让学员理解如何提高同理心。采用的方法也是课程训练中常用的情境剧训练。
首先编制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是生活中任意一个场景,但是必须包含可以抽离成产品的场景。然后把这个场景录制下来或是找几个学员把他演出来,让学员来进行观看。观看完毕后,让学员发挥想象,看这个场景可以做成一个什么产品解决什么问题,你期望在使用这个产品时让用户应该拥有怎样的情绪。最后让学员把这个用户在当前使用产品时的场景表演出来,印证一下这样的设计是否真的让用户拥有这样的情绪。
以上方法有些是自己的经历有些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设计的,未经任何实践,请谨慎参考。
总结一下,训练的方法无外乎先模仿再自我创造。先看别人怎么做,然后分析这么做的原因,自己模仿着来,等孰能生巧后,在加入自己的想法 。模仿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体验场景中的喜怒哀乐,自我创造就是敏感性的创造,用体验到的喜怒哀乐指导自己的行动。
最后,虽然同理心是天赋,但是还是可以通过训练方法做一些提升的,但是提升的效果就因人而异了。
作者 我是一页安静的美男纸
关键字:产品经理, 同理心, 产品运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