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到了,马云是如何让光棍节变成购物节的?
片化场景需求的社群分享,成为新的网络入口和连接渠道。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不再只是围绕自身产品的策划,更是对用户个性需求和价值体验的精确定位和细化,乃至将产品或品牌塑造成表达某种社群文化和价值的特定符号。双十一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个表达社群文化和价值的特定符号,成功地让男人的光棍节变成了全国人民的购物节。
在移动互联时代,个体被整合进不同的社群之中,并通过微信、陌陌等新型社交平台分享着各种信息、资源与价值。社群亚文化的大行其道,让基于不同场景的即时性冲动消费成为常态,也塑造了新的交易入口。
场景时代,流行即流量,所见即所得,浏览即购买。因此,如何不断创造出新的引爆点,让产品或品牌所代表的特定生活方式和价值成为一种流行,从而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成为企业的主要关注点。具体而言,企业需要从下面三个关键因素入手实现流行造场,从而获取场景价值。
什么是流行造场?
◆亚文化+拥趸社群+内容分享=流行造场
图:流行造场的3个关键因素
1)相信亚文化的力量
移动时代,个体的泛社群化、亚文化特质,推动着电商从流量的争夺转向场景的构建。这种泛社群化和亚文化特质,不仅是场景电商崛起的核心驱动力,而且它本身就是流行和主动搜索带来的流量。例如,百度指数、微博指数、贴吧指数等,它们的价值实现是以大量粉丝的主动搜索为前提的。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要相信社群亚文化的影响力,围绕亚文化场景塑造自己的产品价值和品牌符号,从而激发用户主动搜索、浏览的意愿,获得场景连接价值。
2)找到品牌的拥护者
流行造场的关键是要找到品牌的粉丝和拥护者,如此品牌才会具有引爆流行的能力。例如,不论是雷军的小米,还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它们的流行造场都得益于大量的铁杆拥护者,得益于粉丝对品牌符号的高度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因此,拥护者对品牌的真实情感,才是流行造场最重要的因素。
从这个意义而言,企业如果是通过中心化控制和驱动的方式,面向所有的社群亚文化进行品牌传播,显然就是对“流行即流量”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理解,也无法达致流行造场的目的。因为“互联网+”是一个高度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时代,任何品牌和产品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拥护者和粉丝,却也无法吸引到所有的用户。
因此,明智的做法是,精确定位品牌的应用场景,细分用户群体,借助亚文化的力量,把用户变成对品牌有着真实情感和价值认同的拥护者和粉丝。如此,不用企业去控制和驱动,拥护者本身就会成为去中心化的传播节点,主动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品牌分享和传播,从而影响到更多的消费者,实现流行造场。
3)实现人和人的分享
这是一个分享造就流行的时代,流量入口的新逻辑就是人与人的分享。通过微信、微博、陌陌等各种移动社交平台,任何一款产品都有可能借助分享成为一种流行。例如,《奔跑吧兄弟》、《奇葩说》、《伟大的安妮》、《万万没想到》、天天P图,等等。这些产品的流行和爆款无不是借助于分享的力量。
总之,场景化时代,营销问题已经衍变为战略发展问题。企业的营销推广已经不再主要取决于产品或品牌本身,而是更多地受用户场景体验的影响,是一种场景化营销。企业只有围绕用户的场景需求,通过有效的连接能力将产品的功能属性变为用户新的场景体验,才能够真正吸引到用户,实现流量的增长,甚至让产品或品牌成为一种流行。
作者:刘芳栋
图片来源:百度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Y R��
文/新达科技Newstar
关键字:产品运营, 流行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