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糙理不糙,90 后 CEO 温城辉说得没错

创投圈还在经历寒冬,不少创业公司都开始选择精简人员来缩减成本或者进行结构性业务优化。在贝贝网被爆出裁员,“十分钟走一个”之后,成立于2014年的礼物攻略和导购应用礼物说主动公布了裁员计划,表示裁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家在2015年4月完成了3000万美元B轮融资的创业企业,在自家的公众号上发布了CEO温城辉关于裁员的内部信。

内部信中,温城辉表示加入创业公司本身即是一种赌博,“创业公司不可能为员工提供安稳的工作环境,分分合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温城辉认为,在礼物说这类创业公司,没有一天会是安稳的。员工如果需要安稳的职业生涯,可以直接选择大公司。互联网行业很多事情的窗口期只有半年到一年,创业公司没有办法像BAT一样提供安稳进步的环境。“不想把钱烧的差不多了,再去慌忙地找投资,没前景的业务得马上砍掉,不给自己留有后患,有流动性的生态才是健康的。”温城辉在内部信中说道。

看到这封内部信,我很替这位93年的CEO担心。保持组织有流动性的健康生态,在寒冬及时保存实力,作出业务调整,都是无可厚非正确的决策,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从情感上,不能接受裁员决策。可以预见的是,一大批网络批评已经在路上,或者已经发过一轮炮弹了。批评的论调大概会集中在“创业不易,但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员工”,“说裁就裁,不为员工负责”,“招人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说让你滚蛋就得滚蛋”这类论调里。

为什么创业公司裁员总是会被骂?

我一直觉得很奇怪,效益不好裁员,组织调整在各个行业都已经是常态的情况下,为什么大家对于创业公司裁员,会特别的难以接受,一言不合就要开始攻击呢?

和不少圈内圈外人聊了一圈之后发现,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失衡。从根子上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对于创业公司存在偏见。这种偏见,并不限于不好的那部分,太理想化的看待创业公司,也是一种刻板偏见。在媒体长篇累牍的“造富神话”和一朝实现“财务自由”的成功故事轰炸下,对创业公司以及移动互联网行业,产生了一种认知偏差。高于现实的期待遇到残酷现实的时候,往往更加难以接受,也更容易产生“上当受骗”,或者“创始人坑人”的认知。

说起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大部分人有几个两极印象。刚开始创业,穷苦艰难,成功了,财务自由,壕。这些信息就传递了大量的偏见。一个是,你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你是用现在的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和待遇,以及更长的工作时长更多的付出,来拼一个光明的未来。而对这个光明的未来的期待是“能带来高额回报的股票、期权、分红……”。

那么现实情况呢?我们看到的创业故事,往往讲述的是创始团队的故事。我们要清醒的认知,创始人们早期艰难岁月,以及成功后的种种,并不是代表创业公司所有员工。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创业氛围下,大部分,注意,我说的是大部分员工,加入创业公司,基本上在薪酬待遇方面,都要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了吸引人才加入,不少创业公司可以说是一掷千金。

之前媒体就报道过一轮,程序员的工资,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潮的推动下,翻了不少番。就像南方日报曾经有一篇文章里提到,从2012年到201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内一些重要岗位的薪酬增加了60%-70%。为了留得住人,不少创业公司也是想尽办法提供各种福利。可以说,大部分的员工,在正规的创业公司,工作的付出和所得,并不失衡。反而上升通道和待遇,会随着公司的逐渐成熟稳定不断的有提高。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对于人才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创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行业,高新行业的人工成本可以说是水涨船高的。融资环境好的情况下,不差钱,对于一些需要长线做的业务线可以给予资源和支撑,慢慢探索,公司养得起人。但是,一旦遭遇资本寒冬,整个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裁减不是核心业务的支线,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当然是首选。对于公司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被裁撤的人员来说,像是温城辉说的,不浪费同志们的青春。在没有公司资源支撑的非主营部门,困难时期不挣钱,呆着几乎没有发展。

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还是有人很难接受被裁员呢?归结到最后,还是两个字在作祟——稳定。到了一定年龄,需要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上下班时间,来支撑起一个个稳定的家庭。习惯性的会抗拒变化。

但是,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极度不稳定,快速发展,一不小心就会被抛下的时代。

这个时代,职场上最不能追求的,就是稳定。

铁饭碗时代已经过去,跳出职场舒适区

对于铁饭碗的期待,中国人代代相传,骨子里总是有一点执着。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岗位都是铁饭碗,能保障可以干一辈子。老一辈退下来了,儿子女儿还能接着去上班。工作岗位还能“世袭”。

这种“铁饭碗”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了,马上要成为老黄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迭代加速,已经加速了整个社会就业的流动性。稍微注意一点新闻的人,大概都能够感觉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现在连最财大气粗,最稳定的“单位”政府都提供不了“铁饭碗”。公务员要改成聘任制,事业单位编制全部都给取消了。政府的铁饭碗都没得端的年代,还能指望企业给保障一生的工作,这样的想法太幼稚。

温城辉在公开信里说,如果你对一个具备流动性的生态感到害怕,就不要来创业公司,去BAT好了。我想说,少年,BAT也做不到保证安稳,即使能够做到,企业也不会这么做。微软,是大企业吧, 但是今年一开年,微软公司就宣布要裁掉700名员工,还宣布计划在2017年6月之前裁员2850人。在这之前,微软已经裁员了2.5万人。BAT阿里采用的是末位淘汰制,华为也会定期做人员结构优化。

有人要说了,裁员受伤的基本上都是基层员工。那么,你以为做到高层就能够逃开裁员吗?路透之前报道,欧洲最大的银行汇丰控股已开始裁减约100个高级职位。这次裁员波及汇丰全球银行及市场部门的总经理及负责人级别的高层。做到中高层,一样也逃不过被裁。

慢慢你会发现,你的岗位会越来越不稳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创业公司,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和华为、阿里一样,末位淘汰、定期进行人员结构优化。“保持狼性”,“保持永远有新血液的进入”,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最好的保持进步前进状态的方法。裁员的危险不只会在一些创业公司。在越来越不稳定的职场,跳出舒适区,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让自己保持竞争力,才是无惧裁员的最佳应对。

理性看待工作和裁员这件事

温城辉在内部信里有一段话我觉得非常的认可。

他说,“我一直很反感农耕和工业文明里的卖身契文化,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由的个体,公司只是大家联盟的一个形式,分分合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对工作这件事的理解,我很赞同。在一个各种资源流动都加速的时代,工作岗位和人员之间,其实本质更倾向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配置是流动的,只要建立了双方都认可的合理的契约,按照契约条件,双方就可以随时进行双向选择。员工可以觉得公司不行离职,公司也可以按照战略需求裁员。当然,这是建立在双方都有契约精神,不管离职还是裁员赔偿都按照合同和法律走的情况下。

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作契约的建立,是公司这种组织保持稳定性,进行持续产出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个模式正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间、时间的连接方式不断被突破。在不久的未来,可能固定工作和裁员这些事,也会成为历史长河里面的昨日黄花了。按需对接配置,一个人服务多个公司,生产力效率提高的情况,将会越来愈多的出现。“合同工”、“正式员工”这样的约定服务模式,也会被更灵活的自由职业等工作方式替代。这种变化会有多快成为常态,谁知道呢。

“变化”,“越来越快的变化”,“动荡”也是马云在湖畔大学第三期开学的演讲里不断提到的。他说,“整个社会在未来三十年到五十年是天翻地覆,每次技术革命出来的时候,造成的很多思考方法、做事的方法、组织的方法都会变化,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组织方式是以工厂,第二次技术革命出来,能源革命出来,以公司壮大,这次技术革命,对于公司的架构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公司的架构涉及到文化、人才、结构,全部都会变化。”

标准化,规模化,将会逐渐被解构。而将要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超过想象的变化,对于公司还是员工个人来说,带来的都绝不是稳定。

以下是温城辉的公开信全文,年轻人们,来听听看来自现实的创始人发声,你大概能够对创业公司,和工作这件事,多那么一点接地气的了解。

  我的朋友们: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

  他说公司烧剩100万的时候才慌张的去找投资。

  他一天见4个投资人,一个月见了120个。

  在被拒绝了119次之后,才拿到救命钱。

  他非常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裁员转型?

  很多创业者都以为,裁员对不起兄弟们,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裁员。

  这绝对是错的。

  没有人会裁掉赚钱或有前景的部门,

  你心疼他们被裁掉,

  为什么不心疼他们把青春浪费在没前景的事情上?

  互联网行业每个事情的窗口期只有半年到一年,

  而职场文化却要求公司为员工提供安稳进步的环境,

  我又不是BAT,哪有这个能力?

  加入创业公司不是什么包赚不赔的买卖,

  这本来就是风险最高的合法赌博。

  我觉得创业的本质是:

  优秀的人不满原有分配体系要出来赚更多的钱,

  而不是平庸者想要的体面的避风港。

  我一点都不抗拒裁员。

  只要我判断,这个业务是没有前景的,

  我马上砍掉,毫不犹豫。

  一犹豫,公司的子弹又少了,

  同事们的青春也浪费掉了。

  如果之后觉得这个业务又靠谱了,

  那就再找一些人来做起来。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愿意冒险的人。

  我还会持续裁员,

  在礼物说,没有一天会是安稳的。

  要安稳去大公司就好了,

  来我这里干嘛呢。

  极致的价值观才能吸引你要的人,

  并且有效降低匹配成本,

  我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还愿意来,

  那说明你的确是愿意冒险的人,

  我们在一起最合适。

  昨天在中欧分享的时候,有人问我:

  “你怎么样面试人?”

  我说我现在要承认面试根本没用。

  只有价值观和机制逆向选择才最有用。

  今天礼物说开始裁员,

  之后会持续裁员,

  欢迎媒体给我们做负面报道,

  帮我们吸引更多不怕被裁的人加入。

  我不会承诺给任何人稳定,

  但我会根据我们事先做好的分手机制去做赔偿。

  任何一段关系都应该提前明确分手机制,

  而公司与全职员工的分手机制是国家规定好的,

  标准就是 N+1,

  如果你不满,你大可提前约定更多赔偿。

  而不是在分手后用各种威胁的方式获得更多,

  这很可耻。

  这种分手机制是双向的。

  如果你觉得公司没前景要离开,

  我也承诺绝对不做任何形式的阻拦,

  你也不需要有什么赔偿或者内疚。

  我一直很反感农耕和工业文明里的卖身契文化,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由的个体,

  公司只是大家联盟的一个形式,

  分分合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经济的本质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果我们在一起是资源错配了,

  那么赶紧分开才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从今天起,公司会开始裁员,步履不停。

  一个有流动性的生态才是健康的。

  如果你感到害怕,你大可选择更加安全的大公司。

  安全和冒险没什么高低之分,

  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

  我受够了我的公司变成了

  所谓的比较稳定的 B 轮后的公司,

  这让我觉得过去的一年多,

  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所谓的老板。

  无论我们做到多大,

  我们永远是早期创业公司,

  市场变化太大了,

  想要征服更远的远方,

  就必须要时刻保持创业状态。

  跟大公司比稳定,是创业公司最大的错误。

  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灵活,

  如果把灵活这个优势砍掉了,

  创业公司就没什么优势了。

  最后,用我在节目上的话做结束:

  我们这一代人不像上代人,

  觉得加入一家公司就要死忠于老板,

  或者老板要养我一辈子。

  创业就像是一段旅途上的伙伴,

  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有些人在中途下车,

  有些人继续前行,

  我们应该支持彼此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于斌 潮起创始人,QQ&微信:117821818)

关键字:创业, 创业案例, 裁员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