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靠什么走出自责?

Y是我一直敬重的创业者。湖畔同窗以来,我跟他的交流更多,虽然我明显感受到他是一个比较自我意志的人,有的时候甚至缺乏对他人的耐心,但考虑到我自己也差不多,我完全能够理解他。而且他和同学的沟通,无论文字还是演讲,总是淡定中透露了睿智,所以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位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能力出众的企业家。

我没有想到,即使是Y,也是一位内心充满自责的创业者。在湖畔一期课程接近结束的时候,他的一次分享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去年的一次企业访谈中,湖畔课程组无意中访谈到了Y公司的其他几位高管,他们是Y的联合创始人。有一位在谈及他时,无法按耐地说:“如果有选择,我再也不会和Y一起合作”。

这是一句连外人听到也感到一惊的评价。不管什么原因,Y最终知道了这件事。即使一个陌生人说你一句不好,大多数人都会情绪不好半天,更何况是朝夕相处的事业伙伴。我可以想象Y当天的心情。这种情绪绝非是睡一晚上就能够遗忘的,它搞不好会缠上你很久很久,不仅让你痛彻心扉,还必定让你辗转难眠。

企业合伙人之间不能完全认同是一件普遍的事情,但概括的结论掩盖不了具体当事人经年累月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也很容易被转化成难以逆转的自责和自疑。这两样东西都是精神健康的大敌,它们像小鬼一样无时不在跟随你的身后。

Y不是孤单的,和他一样的创业者比比皆是。我们班上另外一位从事投资业的同学也很坦诚地表达了相同的情绪,他深感自己过去二十年的创业史平凡暗淡,怨艾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在Y的分享后,禁不住表达同感的同学不在少数,甚至包括那些事业上已经很成功的企业家。

要向他人倾诉这种自责心理是一件罕见的事情,Y在从公司全身而退后才有了这样的机缘,而且他的创业史虽然艰难,但结局比大多数失败创业者的落难要好上无数倍,更何况他所在的行业有很多众所周知的客观原因。他可以有勇气来公开这段心路历程。

我自己写过很多的管理和协作文章,无论是对外界还是员工,好像我并未真正谈及过自己的这份自责。对别人来说,这是我的内心深处,对我自己来说,它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心灵的浅口翻腾。

我从1997年开始互联网创业,别人都已把我当作行业化石。奋斗了20年,今天依然僵持在企业SaaS这么一个迷魂阵般的行业中,没有找到快速增长的切实有效办法。我在2003年创办的梅花网虽然坚持运营了十多年,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极其小的生意,所谓给行业带来的价值其实随时可能被替代。我的第一个合伙人陈锐先生英年早逝,已经离开十年了,我从未有机会向他说声感谢,2003年开始就跟着我的梅花网第一个员工周玮从一个应届大学生开始,今天小孩都要上学了,我依然没有帮助她实现财务自由。我很为明道团队的精英素质感到骄傲,但面对团队,当初的期许和今天的现实还万分遥远。我甚至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让大家看到真正的希望。

但我知道,今天我的创业状况距离最糟糕的创业境遇还好上万倍。大多数创业者在面对挫败或终结时,不得不面对非常残酷的自责,这种自责带来的自我怀疑会最终聚集在质疑个人领导力的问题上。这种自责将大多数人推出了创业生涯。我们听不到这样的故事,只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无人书写。

创业者能够走出这样的自责吗?

Y花了很长时间来反省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多数人未必能够直接通过别人给的办法来走出这个心理阴霾,但我觉得他的分享依然有很大的价值。

他的答案是,首先创业者要能够坚持“做自己”。第二,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决绝的回答,甚至貌似是一种逃避的决绝。

他的理由是如果我们不能做自己,仅仅是因为自责而改善自我,永远不能做到极致的好。而且,对自己的修正从某种程度上是不够真诚的。他举证到马化腾因为程序员的自闭性格,无比热爱即时通信这样的产品,它能够减轻马的社交恐惧症,从而开发了OICQ。在腾讯后来发生的种种事件和决策中,带来好的结果的正是马化腾的这种性格,他也许不是没有个人判断,但怯于或惰于沟通,甚至有些优柔寡断,反而让各种各样的奇迹能够渐次展开。腾讯没有早期贱卖成功,对品牌广告营业部门的暧昧态度,收购Foxmail后对广研的无所谓态度,最终不经意间创造出腾讯一个又一个增长点。可见坚持自我的价值。不过我们不知道,马化腾有没有自我怀疑过。

坚持自我还不够,还要和自己喜欢的人工作。这也意味着不要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淘汰自己不喜欢的人。因为改变好恶同样是自责和自我怀疑的姊妹。如果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却偏要一起工作,那双方必然不会彼此信任,误解和伤害会接踵而来。没有什么企业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功。不过,Y也提到,喜欢是一种能力。如果你谁都不喜欢,也就失去了做成任何事情的可能。他某种程度上承认,喜欢一个人是一种可以锻炼出来的能力。

他的答案显然是和传统智慧相背离的,也难怪他的分享引起的争议和认同一样的多。“做真我”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生目标,但做了真我是不是就能够对外界的批评绝缘呢?做了真我就能够自动远离自责呢?用腾讯的个案来证明做真我的价值是不是一个不完整的逻辑呢?

既然好恶是可以改变的,喜欢他人是可以培养的,单纯的自责能够培育出对批评者的接纳和喜爱吗?或者说,我们是不是不经过自责就能够完成这样的转变呢?

快的创始人陈伟星具有完全不同的个性,他要比Y年轻气盛得多,说话也比较直接。他批评大多数创业者错误地沉浸在“中观”的思考中,而对有价值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思考不足。他所谓的中观思考是指企业业绩,利润,市值,团队能力等可以非常容易比较的事物上。而对产业容量,趋势这样的宏观问题,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这样的微观问题经常性地回避或忽略。他认为自责的情绪大部分来自于这些危险的中观事物比较。

这是一个更加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也是不易洞察的心理成因。的确,伟星所说的宏观问题其实是企业经营的环境先决条件,微观问题则是企业竞争力的成因,而且,产业趋势和容量这样的宏观问题本身也是企业结果的因。相反,我们天天操碎了心的中观问题,其实已然是结果。更危险的是,业绩,利润,市值,排名这样的结果比较直接挑拨了我们人性中最活跃的嫉妒、羞愧心理,它们让自惭,自责和自我怀疑这群心灵毒蛇倾巢而出。我们喜欢比较结果,从不对比原因。因为原因几乎无法对比,我们有一万个理由来陈述每家企业原因的独特性。

伟星的确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只不过他用了宏观、中观、微观问题这样的出发点。它们的本质问题是企业经营因与果的区分问题。

回到Y的问题起因。他自责貌似并不完全在公司的业绩问题,而是工作伙伴对他的评价。但经历过多次创业的人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果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能够被解决,绝大多数组织都能够求同存异,至少能够维持到下一个问题出现之前。这类所谓的个性冲突导致的相互批评在企业顺境中不仅没有伤害力,有时候还特别有价值。刚愎自用的领导,优柔寡断的领导,无论什么样的领导,最好都有一个积极的反对者存在。

Y说的也许没错,如果企业解决了经营困境的成因问题,每个人都能够做最好的自己,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越看越爱。但在没有解决之前,“活出真我”也许只是一时之快。

马云在湖畔三期的开学典礼中提到一句,他说“员工沮丧的首要原因并非领导力差异,而是市场不对路“,要让市场对路起来,是创业者不变的责任。

解剖自我,认知自我,关爱他人,这是创业者在自我修行道路上的必经之路。为什么自我改善的心灵鸡汤能够营养自己,却并不一定能够营养我们的公司,因为它也许还没有引领我们面对真正要改变的东西,市场的选择,产品和服务的改进,这些企业结果的成因。那些放弃了创业之苦的过来人们要走出自我怀疑,最好的办法是真正去复盘因果之链,在这些链条中,你所谴责的自我只是一小部分。我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企业家的个人修行看似和企业的产品市场选择问题看似相距遥远。尤其当我们自责的时候,沉闷的心理,让人悸动的人格反省让我们缺失了策略思考的那份安静和理性。

我还是会经常失眠,但是我在书桌上贴了这么一句“我的问题,不是我有问题“。

文/明道创始人任向晖

关键字:创业, 自责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