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七宗罪
这么多年,前前后后也待过好几家创业公司。业务基本上都属于从0到1,商业模式都还在不断摸索阶段。
说实话,创业成功的故事,我们听过太多太多。
只不过,很少有人会关注这其中的难度。新闻里报道的,都是那些表面的光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又有几人知晓。
成功的,可以大谈成功学;失败的,却无人问津。而在我看来,恰恰是那些失败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关注。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今天就梳理下创业公司的七宗罪。
一、想做平台梦,追求大而全
动不动就要做平台,动不动就要整合各方资源,动不动就要连接万物,动不动就要做第二个阿里。
并不是说平台化就绝对是错的,只是我们要看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
梦想可以是做平台整合,可也要认清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
从用户的角度,他们不会因为你所谓的平台梦想就买单,他们关注的是解决了什么问题。比如想整合全国售后网点资源,前提是可以为他们持续提供优质的订单,能够提升他们的收入,能够让他们的师傅能够体面的生活。
在公司资源、员工能力不足的时候,做平台型产品,绝对会陷入盲目和漫无目的的混乱。
以我之前公司为例,开发产品测试UI一起算上也就20人不到,可开发的产品就将近10个,PC、APP、供应链、商城,反正你能想到的、沾边不沾边的,统统都有。
每次改一个需求,就需要耗费居多的时间,涉及多端的交互。说句玩笑话,我们的客户数量还不如自己的产品数量来的多。
什么都想要,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做不好。
二、心比天还高,命比纸还薄
我们从源头来说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创业?
绝大部分情况都是自认为发现了一个新的机遇,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是心比天高。
对传统规则的鄙视、对现有业务的创新,都是创业公司骨子里的基因。但往往,这样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对行业缺乏敬畏之心。
沉溺在自以为是的怪圈中,看不上这,看不上那。怼天怼地,看什么都低人一等,看什么都觉得low。可现实结果却是,除了高大上的概念,什么也没有。
存在即合理,请敬畏任何一个你不在意的细节。
三、老板一言堂,员工不表态
在公司内部,老板的任何决定都要坚决维护,老板的任何想法都要坚决执行。
沟通?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就算有沟通的机会,结果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唯一的不同就是白费了口舌而已。
在公司,表达自己想法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被嫌弃,要么离开。
久而久之,会造成两个结果:
- 一来就是老板的任何想法,无论是否有可行性,员工都不会说不,就按照老板说的来做,成不成都是老板自己的事,员工就只是单纯的执行。
- 二来就是员工对工作不会有太多的想法,毕竟在老板眼里,所有的方案和想法都是浮云,只要和老板想法相左,就是目光短浅,无可救药。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一般创业公司,老板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决定了80%。所以在老板心里,所有的想法和思路,肯定是自己的最好,否则也不会出来创业的。
但对公司来说,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在赌博。赌对了,那就是老板英明,大吉大利。如果赌错了,那就是梦想破灭,缘聚缘散。
四、大方向随意,小问题纠结
关乎公司发展方向的整体战略不确定,或者随便定。每天就纠结在一个按钮的颜色、一个文案的显示。
不是说小问题不重要,而是在创业早起阶段,没这个必要。毕竟,用户也才个位数,还是从0到1野蛮生长阶段。
大方向定好,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哪怕最后没做成,也没有遗憾。
举个形象的例子,创业就好比盖房子,如果连要做楼房还是平方,要做欧式还是中式都没定好。每天就在纠结窗户的颜色是蓝色的还是红色的,大门是朝南还是朝北。不是说不可以,这不是扯嘛!
像我待过的一家公司,大方向没人知道,连老板自己都每天变。今天做系统,明天做供应链,后天又要做商城。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部门每天纠结的问题却是活动倒计时要不要加上结束两个字。
方向不对,越努力,结果往往是偏的越远。所有人,都沉浸在自我满足和感动的努力中。
最后,都只是过往云烟,随风飘散。
五、管理无章法,随时看心情
管理?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存在的。
这也几乎是创业公司和小公司的通病,都属于作坊型运作方式。老板的个人风格,就决定了公司的管理方式。
老板是工作狂,那公司必然加班到疯狂;老板想法多,那公司必然经常调整战略。
上午开会说以后公司要正规化,不能跨级别汇报。下午就会绕过技术总监,直接找开发加需求。
而且,经常容易走极端。要么是极度自由无管理,要么就是极度限制瞎管理。
以前公司,在成立的时候,对出差、报销都没有明确的限制,只要有票都能报。后来人多了,发现每个月报销金额太多。管理层就出台了各种规定,其中一条就是,拜访客户,只要有公交车,就不能打车。
而我们的客户又都是工厂性质的,基本上都是在很偏的地方。一查百度,公交过去2小时,转3趟车。就这样的情况,对不起,打车自己掏腰包。本来当天就可以来回的事情,硬是要住一晚,这一晚的住宿费,也够打车了。
作为员工,习惯就好。
六、投入无考虑,回报无所谓
工作中,关注的是每天的工作情况,关注的是每天的加班时间。更有甚者,弄一个加班排行榜。
可结果呢?老板不关心,员工自然也就不在乎。
花3周开发的功能,可以完全不使用或者立马修改。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都有隐形成本在里面。
这3周时间,所有人员的工资支出、房租支出、水电费支出、机会成本……
可在现实中,老板是不会关心这些所谓的成本的。毕竟,这些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能辞退,总需要干点活吧。
于是乎,产品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赶紧加点需求吧,你看开发现在都闲着了。有没有人用别管,你们先开发出来再说。
工作操作猛如虎,一看结果二百五。
七、员工留不住,半年成老人
说句寒心的话,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活不过5年,也许更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留住员工是很难的事情。
如果业务稳定,还可以靠着业务来维持。如果业务不稳定,每次的战略调整,就是人事大变动。如果再遇上公司融资困难,那几乎就是大换血。
所以,你大概率会看到极端情况。要么就是从成立就进来的老员工,要么就是刚进公司的新员工。
而且创业公司,要么处在业务探索阶段,要么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没人去关心所谓的员工成长和职业发展。你行你上,是生存规则。
能学到什么,各凭本事呗。
一些想说的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有些人,看问题就是问题。而有些人,能看出问题背后的机遇。
就像创业一样,纵有千般问题,仍旧无法阻挡其趋势。恰恰就是因为种种不确定,才能够从中产生巨大的机会。
本文作者 @明天上线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