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划的部分总结:关于企业
首先不同时间的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规划都是不一样的。根据短暂的工作经历和待完善知识储备,对产品规划进行一点思路总结。
我在规划的时候能考虑到的因素有:时间,用户,产品,企业,市场,价值,其中市场根据具体事情去了解市场。(有必要都了解下基本概念,挺有帮助的。)
(上图仅做参考,适合讨论不适合理解,为避免造成误导,特此说明。————- 并且有待完善)
在外包产品时期的产品规划,由于企业的特性只需负责从业务到产品的规划,“市场、用户、企业”则在接到项目前已经由甲方确认好,或者说甲方不在意“市场、用户、企业”只需要满足业务即可。因此考虑的维度受限,产品规划的价值并不是最大的。
(附送一个文章链接:产品规划可以变化,但要把握节奏 关于劳动报酬递减的说法,因为最终的产出是来自技术,如果阶段规划的价值是最佳的,但规划的节奏是糟糕的,会让技术产出降低。所以规划的节奏很重要,亲身经历过糟糕的节奏和舒服的节奏。)
回顾经历
在最早的外包企业工作,接手到新的项目后,因为不用考虑“企业”以上的维度,所以在产品做规划的时候,基本是围绕“产品”的维度思考,产品的框架功能逻辑流程等等,不能说规划有错,只能说是格局的问题,导致只产出产品价值。
后面在ISV服务商工作,因为项目的业务没有人清楚,所以就需要我对业务展开调研。随着业务的深入了解,对业务的理解也越更清晰,明白业务的目的,业务的价值后,整个产品的规划和设计都围绕这两点去思考。由于还是属于外包项目,规划不用在深入思考,阶段的价值也仅增加了业务价值。
目前的工作不属于外包,虽然产品的前期调研已经有了结论,不过出于好奇还是偷偷调研了一遍,使自己更加了解市场行业,对于产品的规划也有了新的见解。以及上个月对潮汐APP进行分析,从中也增加了挺多的理解。
以上的经历对于产品规划要求并不严格,所以并没有像很多干货那样,需要各种规划文档和路线图等等,我基本上能用思维导图工具就用。以下简单描述下过程:
企业
企业的战略定位价值等等都是由管理层制定,我们基本属于执行者的角色,只要管理层没有特俗要求,基本按照他们制定的方案执行。
在以前可能就按照他们的目标执行,现在基本都要通过企业的定位战略,反推市场的情况让自己的视野可以更广,帮助自己之后的工作可以有效产出。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专业分析是很难的,但是至少要了解大概的情况,目的只是让思考的范围更广些。因此通过企业定位确认市场范围,验证定位是否正确,市场是否有机会等等。
企业战略,先从定位开始,定位与需求相关,因此作为市场切入点的需求分析比较重要,关系到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价值:
痛点=持续性*厌恶程度 / 可替代性
使用该公式,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对应各自的位置,分析该痛点是否有正确。
- 持续性:目前负责的是某个领域的工作的工具产品,衡量依据就是以每天工作时长,触发痛点的场景频率是多少,反正我那个产品动不动就有触发。
- 厌恶程度:我那个的衡量依据就是提高多少工作效率,效率提高的越多那么我定义的厌恶就越高。厌恶度这种东西比较虚,只能用一些客观的值表示,像可以节省工作时间,节省跨部门沟通次数等等。
- 可替代性:了解当前市场的解决方案都有哪些?解决的程度?优劣势等等……
因为我们的产品目前市场竞品只有一个,而且还没有被大力推广,目标用户基本没有使用,在加上相似竞品的用户方向不同,因此可以定为没有任何替代品。不过在我看来是有替代品的,所以我们要建立更多优势,让其他产品很难替代我们。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清楚痛点后,再结合近期了解到的市场三要素,市场规模和容量 = 购买者+ 购买力 + 购买欲望。
其中购买欲望与痛点程度关联,购买者和购买力与用户画像关联,而市场增长趋势,政策等可分析购买力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来帮助我们判断企业市场规模和盈利空间。运气好我们的产品直接竞品基本没有,所以购买者和购买力这两个因素不用担心。
以上的总结仅仅是当前知识水平的理解,而该内容主要用来总结知识的应用,所以只适合当个趣事看看,分享讨论使用不适合运用。
当明白企业的定位和战略方向后,那么在产品的格局上就会得到提升,自然而然的规划就非常顺利,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挖掘需求,然后合理的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总结
以上是大概的一个产品的规划过程中,只从企业角度思考的部分总结。这一步骤只是为了理解产品定位和战略,帮助我们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视野,以及清晰的产品发展路线。如何产出最大价值是需要结合用户/产品解释,由于思路不成熟就不发了。
(举个看到的赛车新闻,中国没有F1赛车手,原因来自各方面,汽车文化/国家政策/汽车普及率等等因素,如果培养一个F1赛车手,那么就需要国家政策支持,然后就是普及汽车文化等等。战略可能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可以先普及中国人汽车文化,然后在联合汽车厂商提高人民的汽车普及率,这样可以增加中国汽车文化,并且有助于带动国家的政策出台,当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汽车文化后,中国就会拥有了F1赛车手。)
所以一个定位,一个战略,然后剩下就看市场情况调整,一步一步的走向目标。所以需要我们实时关注市场趋势,行业趋势,最新科技等等,当然如果我还在外包企业,还是那种浑浑噩噩的工作,估计也不会有这样的理解。
以上属于个人当前认知的理解,适合探讨不适合运用,而且不是最新最全面的。
本文作者 @Mading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