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运营,是套路还是真诚?

【编者按】都说运营有规律可循,大多数运营行为都是满满套路,但是好的运营真的只是这样么?来看看黄老师如何解读。多一点真诚,运营如此,创业也如此。

来源:三节课 (sanjieke) 作者:黄有璨 (猎桔自习室经授权转载)

事实上,运营如做人。我一直觉得,围绕着做运营也好,做产品也好,甚至是做其他的事也好,这个世界上总存在两种逻辑。

前一种逻辑是“推动”,后一种则是“触动”。

你将我推向一个你已经准备好的地方,这就叫做推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在推动我时你保持不动,这个行动才是成功的。

比如说:

我为了达成一个月销售额100万的目标,竭尽所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手段,最终目的就是让更多用户愿意给我掏钱,在此过程中,我把“用户掏钱”这个过程视为终点,只要有更多用户完成了掏钱这个动作,我就成功了。这样的基础立场就是一个“推动”的逻辑。

最常见的基于“推动”逻辑在发生的事,就是很多团队内部的“唯KPI是从”。

而“触动”,则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在双方同时都产生了某种发自内心的原创性回应时,触动才会发生。

触动的最根本逻辑是:除非我以触动你作为回应,否则你无法触动我。换句话讲,当你触动了我,你很可能也同时在被我所触动。

而在一个成功的触动中,被触动者与触动者往往可能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因为彼此间的一些奇妙的互动而给彼此都创造和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

前者的逻辑下,一切都只是的达成某个你眼中既定目的手段与工具。

而后者的逻辑下,你则可能是要与用户们一起去创造出某个结果,且这个结果可能在开始时并不明确,只有当你与用户们产生了某些有趣的互动后才能慢慢让它清晰起来,直到最后得出答案。

听起来虽然有点悬,但我眼中的好运营,一定是更加懂得基于后者的逻辑和立场来开展工作的。

为此,我又有几个建议。

第一, 你最好能够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找到一种“不卑不亢”的感觉 ,即:既不要把用户当上帝去跪舔,也不要把用户们当作SB去蹂躏强奸。

第二, 你最好不要仅仅只是关注用户是否愿意与你发生关系,而要更关注用户从起初认识你到喜欢你再到最后与你发生关系再到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比如说,一个我们不太有谱的产品在推出去之前,我通常会习惯认真告诉用户,这个东西哪里可能有问题有风险,建议什么人考虑使用以及强烈不建议什么人使用,而不会一味去把他包装得高大上,NB吹得天花乱坠。

甚至是,我也喜欢主动与用户去沟通,我们为什么会推出这样一款产品,背后的想法、理念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目的,等等。

我经常会发现,当一个用户完整的理解了这些东西后,他们是能够给你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和反馈的。

第三, 我真心建议每一个运营,最好能够充分理解你的产品逻辑并能够认可它甚至喜欢它之后,再把这个东西去推荐给你的用户。甚至是,推荐之前,你自己已经亲自使用体验过。

就个人而言,我十分相信,一个东西,要是连你自己都说服不了,你在用户面前的说服力肯定也是很差的。

这跟做销售也类似,只有你在卖一个你自己真心认可的产品时,你才最有热情,最有能量,也最能把事情给用户讲清楚。

所以,如果你在负责的产品并不能让你感到一些发自内心的认可,且你的状态也更接近于只是找份工作混日子养家糊口的话,坦白讲,我绝不认为你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成为一个好运营。

所以,到最后,运营是否全都关乎于“套路”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运营绝对不会全是套路,在我眼中,它是一种“如何与你的用户成为彼此可信赖可依靠的朋友”的艺术。

在这个维度上看,一个如果只懂得套路的运营,我不认为ta能够赢得很多用户的信任,能够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运营。

当你能够遵循“触动”的逻辑在做事时,很多“套路”就像是我们某个活动上的一些娱乐桥段或是一些小玩笑,可能只是你与你的朋友间的一些调味剂,他们不但不会伤害用户,反而会给你与用户间的关系增添更多的趣味和欢乐。

而一旦你遵循的“推动”的逻辑,那套路,就真的是套路了。

– End –

关键字:产品运营, 产品经理, 触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