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面试技巧:业务调度设计的逻辑测验及分析

个人一直觉得产品面试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今天选择从一个角度分享B端产品的面试技巧。

这是一道笔试的面试题,这道源自于老狗某日在等电梯时的突发奇想。

一栋楼内有N部互相关联的电梯,当任一楼层内的用户,按下呼叫键(上/下)后,系统对接载乘客需求的响应逻辑该如何设计,目标是让电梯实现高效且合乎我们日常使用体验。

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请作为笔试题,并给候选人至少30分钟以上思考时间。

老狗当初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自己考自己,花了几天时间才把逻辑给抽象出来,从我实际面试经验来看,如果这个问题在当面沟通时抛给候选人的话,实时能够描绘出逻辑的人,基本为零。

但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去琢磨的问题,对于提升自己的逻辑性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本质上,我把它定义为“业务调度设计能力”。

在B端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树中,业务调度的逻辑抽象能力,我认为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能力,带大家一起分析下这个问题。

最熟悉的场景,却不曾思考过的复杂逻辑。

问题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变量:

  1. 楼层数是变量;
  2. 电梯数是变量;
  3. 呼叫电梯的人,所处的楼层是变量;
  4. 呼叫电梯的人,往上/往下的需求是变量;
  5. 呼叫电梯的人,与电梯轿箱的相对位置是变量;
  6. 呼叫电梯的人,往上/往下的需求,与电梯运行的相对方向,也是变量;

目标是高效的接载逻辑,高效背后代表了以下诉求:

  1. 较低的使用能耗;
  2. 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进行接载送达;
  3. 满足整体的快速接载及送达;

在逻辑高效的基础上,确保逻辑架构的合理,便于扩展其他分支逻辑,比如:

  1. 考虑轿箱内乘客的体验,当前楼层距离呼叫楼层过近时,不能瞬间停靠,需要排除;
  2. 某一轿箱故障/检修时,需要排除;
  3. 某一轿箱满载时,需要排除;
  4. 某一轿箱长时间停滞时(被人卡门),是否要排除候选;
  5. 更多;

所以,如果你是电梯软件系统的产品经理,你认为接载的业务调度逻辑该如何设计呢?

一、如何设计?

业务调度的逻辑思考:

依据效率优先原则,优先考虑优先条件全部满足的场景。其背后的逻辑,与我们赶火车时的逻辑非常类似:当我们要从杭州去上海的时候,假设每趟火车的时长都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火车?

赶火车时的常理思维:

  • 选择当前所有已发列车中,最快到达杭州站的火车且往上海去的,然后顺路上车是最快的。
  • 相对我而言,虽然发车但反向开走的火车,我都会排除掉。
  • 如果没有向杭州来且往上海去的运行中的火车,则我会考虑未发车的火车。

电梯场景下的业务调度设计:

电梯按下呼叫按钮瞬间,我们需要选出一个目标电梯来接载。在触发按钮的状态下,电梯可以分成“运行状态”,和“静止状态”两个分类:

  • 为了节能,我们优先考虑运行中的电梯;
  • 为了考虑具备接载的可能,选择距离最近,且顺向的电梯即为目标,若逆向直接纳入排除列表,再选择下一个距离最近的继续判断是否顺向……
  • 若运行中的电梯,没有找到顺向者,则考虑静止状态的电梯;
  • 为了节能,优先考虑距离最近的电梯且未被排除的电梯,即为目标;
  • 若都没有合适的电梯,则系统等待当前电梯任务结束后,再重新判断;

核心解决思路:抽象出最关键的调度核心逻辑,同时考虑逻辑扩展的可能性。

二、供参考的个人答案

  1. 选出当前距离任务楼层最近,且,未被排除的电梯(被排除的可以状态很多:如满载超重、故障代码、人为卡门超时、维修暂停、节能暂停等……),判断是否有可选电梯;
  2. 若有电梯,则判断该电梯是否正在执行运输任务;
  3. 若是(执行中),则判断是否执行顺向任务;
  4. 若是(顺向),则将任务插入该电梯运行队列,实现接载(此处可以有扩展逻辑,如顺向,但距离过近则排除等);
  5. 若否(反向),则列为“排除电梯”,并重新执行逻辑1;
  6. 若否(未执行),则将任务插入该电梯运行队列,实现接载;
  7. 若无电梯,则等待空余电梯通知,通知发生时,清空排除电梯清单,重新执行逻辑

*所谓“顺向”的判断逻辑:呼叫指令的发起楼层,位于电梯当前楼层至行驶方向终点间的楼层间隔内(即避免方向相同,但“已过站”的问题)。

三、延展思考

业务调度设计过程中,高效判断逻辑,严谨的闭环设计是核心重点。

其实除了电梯,还有其他很有意思的调度设计思考题。比如火车的车票,应该如何进行售卖及控制(多个站点停靠,多位置,需求只占中间的某一程),系统应该如何设计调度规则,才能实现合理的需求与供给匹配?

当然这个题太复杂,根本不适合做面试题,但是建议B端的产品,可以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一些调度逻辑的设计,练练脑。:)

 

本文作者 @十六年产品老狗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