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分析一个产品?
一、何时需要分析一个产品?
- 你刚加入一个新的产品团队,需要全面了解自己要做的产品
- 领导让你去分析一个指定的产品并提交报告
- 出于学习借鉴的目的去做竞品分析
二、产品分析不是功能分析!
很多新手在分析一个产品时,主要就是靠下载体验产品,了解产品的主要功能、设计、玩法。
这样的分析往往浮于表面,而且有局限性,看不到产品的全局。
例如,快手和抖音在短视频社区中都是强调记录和分享生活,他们的功能、设计高度相似,不看logo的话几乎分不出两者谁是谁。
但这两者的目标用户、运营手段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抖音的流量分发更偏向专业机构网红,强者越强。
而快手会将流量分配给普通的个体,更强调用户平权。
YY直播和虎牙直播都是YY公司的直播产品。只看功能、设计的话,会觉得这两个产品相似度极高,一个公司做两个一样的产品简直是疯了。
其实这两个直播产品有不同的市场定位。
YY直播定位于秀场直播,面向追求颜值、新鲜、好玩的人群;虎牙直播定位于游戏直播平台,面向游戏爱好者。
面向的目标人群不同,他们的运营手段、盈利模式也会有差异。比如,YY直播可以做用户与主播的社交关系链,虎牙直播就可以做游戏社区、游戏分发。
拼多多和淘宝、天猫和京东看似都是电商,主要功能也差不多,无非就是浏览商品、购物车、支付、订单管理等。
但他们的战略定位甚至打法却有很大的不同,拼多多定位于下沉市场,利用拼团做到了电商第一阵营。
产品分析不是功能分析!
产品分析需要专业的产品分析框架,系统的分析方法。
接下来介绍一个产品分析框架(精益画布)、各种类型的产品分析案例、产品经典4问帮你快速分析一个产品。
三、产品分析框架
精益画布是关于产品商业模式的一种很好用的工具。
可以用来做产品商业模式规划,也可以用来做产品商业模式分析。
通过精益画布帮助产品经理更全面地思考产品,从系统的角度、商业的视角来规划产品、分析产品,建立产品的全局观。
也就是说:精益画布是产品规划的神器,也可以作为分析一个产品的框架,可以分析得比较全面。
精益画布非常简单实用,只有一页纸,如图所示。
精益画布由9个模块构成:
- 问题:目标用户最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是什么?用户有哪些痛点?
- 用户细分:你的目标用户是谁?这些用户有哪些关键的特征?
- 独特卖点:为什么用户要选择你的产品而不选竞品?你能以清晰、独特、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说明为何你的产品更加优异或者卓尔不群吗?
- 解决方案:你能为现存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吗?
- 渠道:如何将产品或服务送到用户手中,又如何收取用户支付的款项?如何与用户保持连接?
- 关键指标:哪些数据指标能让你了解产品的真实状况?
- 竞争壁垒:如何为产品构建护城河?无法被对手轻易复制或买去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 成本分析:做这个产品的直接和间接成本都是哪些?
- 收入分析:产品如何赚钱?收入能大于成本吗?何时能达到盈亏平衡?
这9个模块覆盖了做一个产品要思考的几个核心问题,对商业模式的3个关键要素也覆盖到了:
- 创造价值:问题、用户细分、独特卖点、解决方案
- 传递价值:渠道、关键指标
- 获取价值:收入分析
《如何快速分析一个公司?》中提到用商业模式画布,也是用来分析商业模式。
不过,商业模式画布侧重于分析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而精益画布更侧重于分析产品层面的商业模式。
四、精益画布案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研读别人的案例也是提升经验的一种有效手段!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问题是有共性的,可以把别人的案例当做镜子,反思自己的问题,举一反三。
下面提供几种产品类型的案例给你参考(毫无保留,总有一个适合你哈~ )
- 平台类产品——滴滴打车(初创期)
- 共享经济类产品——摩拜单车(初创期)
- B端产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 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期乐
- 在线教育类产品——宝宝巴士
- 在线教育类产品——纳米盒
- 智能硬件产品——专业级心率仪
- 社区类产品——美拍
- 游戏类产品——王者荣耀
- 实体类产品——书
平台类产品——滴滴打车(初创期)
共享经济类产品——摩拜单车(初创期)
B端产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期乐
在线教育类产品——宝宝巴士
在线教育类产品——纳米盒
智能硬件产品——专业级心率仪
社区类产品——美拍
游戏类产品——王者荣耀
实体类产品——书
五、产品经典4问
通过精益画布这个工具来分析产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产品。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靠谱、能否做大?
我们在新产品立项时,对新产品的评审答辩有经典的4个问题:
其中,“刚需、高频、用户多”这3个产品属性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产品的未来发展潜力:
以上分享了一个产品分析框架、各种类型的产品分析案例、产品经典4问。
希望能帮你快速分析一个产品。
作者
张在旺,微信公众号:张在旺。资深咨询师、创投顾问、《有效竞品分析》作者;擅长最佳实践与方法论的总结,兼具实战经验与产品方法论体系,创造性地总结了竞品分析的系统方法论。
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