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经历带给我们什么
前一段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他也去大厂了,去了宇宙条。但不知道为什么,去了之后特别不适应。所以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大厂经历给我们这种偏专业型的人带来的成长到底是什么?
近两年受大厂裁员消息的不断影响,我看到很多在大厂工作很久的人出来并没有那么抢手,有些人如果不降低薪资预期甚至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大厂还值不值得去呢?还应不应该继续在大厂卷下去呢?在大厂工作,除了薪资高一点之外,还有那些额外的价值呢?
本文我想试着把“大厂价值”拆分为大厂身份价值、大厂经历价值、大厂成长环境价值三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一下。
01 大厂的身份价值
我们经常看到带着“阿里P8”、“字节工牌”等关键词的花边新闻,那天还在即刻看到阿里员工春节回家上坟被长辈要求戴上大厂工牌,可能感觉这是一个特别光耀门楣的事情。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社会身份,借由这个社会身份得到他人的认同。获得社会身份的这个过程,也是从学校毕业之后,逐步完成自我定义的过程。
1)大厂标签的求职价值
大厂标签可能会一直伴随你的职业生涯。大厂标签不是个比喻,在企业数字化的推进中,企业的招聘系统、HR系统中都会打在你的个人资料上面,尤其是招聘系统中,人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如果概括起来,也不过只是几个标签的组合而已。
比如我身上的大厂标签是百度交互U7。如果要我做一个自我介绍,不管我想玩什么梗,最后都要乖乖地摆出这个标签,这的确可以让别人快速的了解你。
职业标签、学历标签会与你的年龄、从业时间、薪资预期、目前的工作信息放在一起,一起出现在招聘方的候选人列表里,职业化的猎头与HR只需要扫一眼(扫一眼具体是指小于1秒钟的时间),就知道你与他们招聘的职位是不是基本匹配。
当然,大厂标签也并不是职业发展的唯一解。大厂标签在求职过程中确实存在较高的价值,但我们的选择其实也有很多,除了“阿里巴巴设计专家”、“美团资深视觉设计师”这样的大厂标签,独立开发者、连续创业者、XX设计竞赛获奖者、原创品牌主理人等等,这也都是非常酷的标签。
2) 大厂圈子的潜在价值
我刚毕业时认识一个朋友,他在悉尼念完大学之后觉得还不够,回国工作一小段时间后又在准备美国知名学府的面试,他当时说如果能去斯坦福这样的学校,并不是为了去那里学什么样的课程和专业,而是为了可以进到斯坦福大学的校友圈子。
宝洁是营销界的“大厂”,被称为新消费品牌的黄埔军校、未来CEO的黄埔军校。宝洁背景的创业者们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互相提供资源和信息。这会带来一些无形的但又很实在的潜在价值。
起初我对圈子也没什么直观感受,但当我离开工作四年的百度之后,原来在百度认识的同事和朋友,又去到了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方,他们仍然在很多事情上可以帮到我。如果你在一家公司跟很多同事共事超过2年,那么基本上大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跟大学同学之间的关系差不多了。
在大厂工作可以认识很多人,跟一些优秀的人建立连接、相互影响,积累自己在自己领域范围内的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人脉积累”,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个说法。
02 “大厂”的经历价值,你在哪里,做了什么
OK,既然你在腾讯待了三年,那么你在哪个部门,具体做了什么呢?解决了什么问题,做出了什么成绩,获得了什么样的晋升?
这些问题可能你的亲戚朋友不会关心,但你如果要去人才市场上谋求另外一份新工作,那招聘方就会特别关心。没有谁会只因为你在哪个大厂刷满了3年的资历,就张开臂膀拥抱你。因为谁都知道,无论在什么公司都有一些混日子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大厂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大厂边缘部门的搬砖工作可能就没什么价值,可能还真不如在小公司。
有些大厂资历可能并不“值钱”
我曾经面试过一位设计师,他在京东、百度累计工作经历超过四年。但跟他聊过15分钟之后却感到非常失望。
究其原因,可能是虽然身在大厂,但他都在相对边缘的部门做设计工作。他当时在百度做公司内部系统的相关设计工作,职级 U3(百度设计序列的最低级,一般是刚毕业的同学或者实习生,但他当时已经工作两年了)。而在京东时,他所在业务就他一个设计师,做设计属于孤军奋战。
所以四年过去,他并没有因为在大厂工作过,就获得太多额外的价值和技能。但黄金时光已经流逝,不再复返。
真正有价值的大厂经历是可以为你创造自我价值的,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系统认知经历
在大厂形成系统认知,认知大平台、大公司的运转逻辑。设计师可以在大厂了解大型成熟的设计团队是如何工作的、在意的设计价值是什么,如何与其他部门的角色协作,设计系统是如何建立的,更专业的设计师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以及不同角色之间是怎样体面的扯皮的,等等。
2) 项目经历
可以写进简历的项目经历最好是成功的经历,最好具备一定的知名度,最好用户量级足够高,最好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你成功克服了它,最好执行节奏比较快,最好你在其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最好你在经历之后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可以复用在之后你遇到的类似项目中。
所有这些,在大厂可以更有机会获得。
3) 被锤打的经历
大厂经历带给你体面的社会身份、容易自我满足的高薪资、优越舒适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还带给你了高强度的职场压力。所以一般大家会默认在狼厂、阿里、美团、字节这样的公司工作过的人,抗压能力非常强。
这种抗压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熬夜加班的能力、不断修改设计方案依旧精神饱满的能力、默默扛住委屈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跟不同角色的人长时间拉锯扯皮的能力、面对身边的卷王依旧迎难而上的能力、向不同风格的老板汇报工作的能力等等。
03 大厂的成长环境价值
关于设计师的成长环境,我在《给设计新人的3点建议》中有提到过。我觉得好的成长环境在信息、思维、项目(业务)三个方面都应该是好的,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一名设计师的视野、大脑和行动力。
设计师需要好的信息环境,得到多元的、有价值的信息输入,刺激大脑的二次发育。
设计师需要好的思维环境,周围同事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对你直接产生影响,在与他人的思维交流中真正学会如何独立思考。
设计师还需要好的业务环境,最好公司的业务状况是稳定的,如果业务还没做多久就黄掉了,那我们作为设计师也很难讲可以从这样的业务和项目中得到太多成长和价值。
大厂让人“职业化”
大公司在信息环境、思维环境、业务环境三方面都更有可能比小公司好,从而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在这个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大厂因为设计团队规模较大、运营时间较长,所以整体上较为成熟,会为每个人提供友好的个人发展路径,以及好的设计导师和相关培训。
同时大厂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比较成熟,成熟的企业文化对每个人的职场化提供帮助。同时大厂的企业文化也会塑造你的价值观、职业观。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到了一家新公司,百度系跟百度系的更容易聊到一块,阿里系的跟阿里系的更容易达成共识。
大厂的环境会把形形色色的人培养的更加职业化,更高的情商、更加妥帖的沟通技巧、更像样的汇报方式、更守时更有责任感的职业操守。
作者:柴林;公众号:柴林的设计笔记
本文作者@柴林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