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理解用户思维,创造价值
在设计的广袤领域中,对于众多初入行业的设计新人来说,设计工作常常被误解为纯粹主观且感性的行为。
他们往往认为个人对美观的评判即是设计的全部要义,似乎用户理应沉浸于设计师所营造的美感之中。然而,设计的本质远非如此表面。
实际上,设计是一项通过精心设想和精确计算来创造价值的工作,其真正的意义聚焦于是否具有价值以及能否切实解决特定的问题。
一、错误判断背后的深度思考
首先,让我们从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开始:
一双球鞋和一个篮球共计 1100 元,球鞋比篮球贵 1000 元,那么这个篮球究竟值多少钱?
许多人可能会在瞬间给出 100 元的答案,但经过仔细斟酌后会发现正确答案其实是 50 元。
这种错误判断的根源在于大多数人所具有的两种思考模式,即快思考和慢思考。它们也被称为“无意识思维和有意识受控思维”“感性和理性”等不同的表述方式。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两种思考方式,然而通常情况下,慢思考会在接收快思考的估计和决策之后才开始启动。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历程中,不断地处理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复杂的难题,也有相对简单的情况。快思考是对众多事情给出下意识的回应,是一种未经充分大脑思考的快速处理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大脑的能量消耗。人类作为一种善于寻找规律的生物,快思考往往在以往的经验中迅速找寻答案。只有当问题获得反馈或者进入需要慢思考的情境时,人们才会察觉快思考中存在的疏漏。例如,我们时常会在未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脱口而出对某些问题的回答,这正是快思考在发挥作用。
二、剖析用户的感性与理性
正如前文所述,大多数人同时具备快思考和慢思考两种模式,所以在未经特殊训练的情况下,大多数用户也同样兼具感性和理性。在大多数情形下,用户带着感性的心态而来,只有当遭遇问题或者涉及自身切实利益时,才会启动慢思考,从而变得理性。对于商业领域而言,更倾向于快思考的用户。
因为快思考会带来感性和冲动,促使用户迅速做出决策。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销售人员热衷于趁热打铁,让用户在快思考的状态下被感性和冲动所支配,进而快速完成交易。在各类电商以及活动类的运营活动中,精心营造氛围的目的就是期望用户在快思考的时候就完成决策,避免用户进入慢思考状态后因犹豫不决而影响决策的达成。
三、让用户持续保持感性的深度策略
在交互设计中,有以下更为深入的常见做法可以让用户持续保持感性:
1、显著地标识状态与当前进度:
不仅仅是简单地显示状态和进度,更要通过巧妙的设计让用户在第一时间就能直观地理解其含义。例如,使用动态的进度条,配合清晰的数字显示和简洁的文字说明,让用户不仅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还能预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同时,根据不同的进度阶段,采用不同的颜色或图标进行区分,增强用户的视觉感知和心理预期。
在游戏设计中,常见的经验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玩家可以通过经验条的变化,清晰地了解自己距离升级还有多远,这种明确的进度展示能够激发玩家继续努力的动力,保持他们在游戏中的投入感。
2、引导用户完成他们的目标:
引导不仅仅是提供方向,更要深入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引导用户。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和偏好,为用户量身定制引导路径。例如,在在线学习平台上,根据用户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为其推荐适合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引导用户逐步实现学习目标。
利用智能助手或虚拟角色进行引导,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一些购物 APP 中的虚拟导购员,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购买意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和推荐商品,让用户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贴心的服务和引导。
3、明确无误地告知用户想了解的信息:
信息的传达要做到准确、简洁、全面。除了基本的产品特点、功能和价格等信息外,还应提供用户可能关心的其他细节。例如,在电子产品的介绍页面,除了列出产品的技术参数外,还可以提供使用教程、常见问题解答、用户评价等内容,让用户能够全面了解产品,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采用多种信息传达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对于视觉型用户,可以提供图片、视频等直观的信息展示;对于听觉型用户,可以提供语音介绍;对于阅读型用户,可以提供详细的文字说明。同时,利用信息分层和渐进式披露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逐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4、不要让用户去诊断问题:
系统应具备强大的自我诊断和故障排除能力,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自动检测并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当软件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弹出错误提示窗口,同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如重新启动软件、检查网络连接等。用户只需按照提示进行操作,无需自己去寻找问题所在。
建立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快速响应和解决。例如,在 APP 中设置反馈入口,用户可以随时提交问题和建议,开发团队可以及时跟进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增强用户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5、尽量减少设置的数量和复杂度:
进行深入的用户需求分析,去除不必要的设置选项,简化操作流程。例如,在智能家居设备的设置中,通过智能化的默认设置和自动配置功能,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设置,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再进行深入设置。
采用可视化的设置界面,让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设置选项的作用和效果。例如,在图像编辑软件中,通过实时预览功能,让用户可以在调整设置参数的同时看到效果的变化,从而更加方便地进行设置。
6、让用户感觉而不是去计算:
设计要注重用户的直觉和感受,通过巧妙的视觉设计、交互反馈和情感化元素,让用户在无需进行复杂计算的情况下就能做出决策。例如,在酒店预订网站上,通过展示酒店的图片、评价和星级等信息,让用户能够直观地感受酒店的品质和舒适度,从而更容易做出选择。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决策支持。例如,音乐播放 APP 根据用户的听歌历史和偏好,为用户推荐符合其口味的音乐,让用户无需花费时间去搜索和筛选。
7、让描述更贴近用户:
深入了解用户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使用用户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描述。例如,在面向年轻人的产品中,可以采用流行的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增强用户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在面向不同地区的用户时,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差异,采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进行用户测试和反馈收集,不断优化描述内容。邀请用户对产品的描述进行评价和建议,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描述内容能够准确传达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同时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8、在需要计算的内容提前帮用户计算好:
利用自动化计算和智能算法,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计算结果。例如,在理财 APP 中,自动计算用户的收益和风险,为用户提供投资建议。在购物网站上,自动计算商品的总价、优惠金额和运费等信息,让用户清楚知道自己需要支付的费用。
提供多种计算方式和比较工具,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房贷计算器中,提供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还款方式的计算结果,让用户可以比较不同还款方式的优缺点,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9、用情感带给用户细微的感受:
通过情感化设计,触动用户的内心深处,建立与用户的情感连接。例如,在社交 APP 中,通过温馨的提示和问候,让用户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在纪念日或特殊节日,为用户送上个性化的祝福和礼物,增强用户的忠诚度。
利用故事和场景化设计,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旅游 APP 中,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和用户的旅行故事,激发用户的旅行欲望。在产品介绍中,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产品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让用户更加了解产品的背后故事,增强用户的认同感。
四、设计的价值与目的之深度探讨
许多新人设计师在初期往往喜欢站在个人和美学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设计。然而,随着设计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他们会逐渐认识到有价值、能解决问题才是人类发展的核心目的。在市场上存在众多同类型产品都具有价值、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需要通过设计出不同的差异点来脱颖而出。但始终要牢记的前提是设计必须具有价值、能解决问题,一旦抛弃了这个大前提,任何设计都会显得空洞、索然无味。
设计与艺术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而艺术则更强调审美价值和自我表达,追求的是情感的共鸣和创造力的展现。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平衡好实用性和美观性,既要确保设计能够解决问题,又要让设计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总之,交互设计要深入理解用户的思维方式,通过更为深入和有效的方法让用户持续保持感性,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设计师要时刻牢记设计的价值和目的,不断创造有价值、能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有不对之处,欢迎在评论区指正交流。谢谢!
作者:用户体验王叔翼支付资深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