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套现 1.78 亿,李叫兽成百度副总裁,自媒体人 2017 年写什么有前途?
一寸明言:用户要什么,平台要什么都是前置条件。整个媒体生态给内容生产者的选择有很多,写什么和自媒体人的需求紧密相关。
88年的同道大叔套现1.78亿,91年李叫兽成百度副总裁。
2016年就剩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内容创业再度上演两番振奋人心的故事,不知道让多少置身于这个浪潮中的人打起了精神,续了1秒。
2016年,是自媒体井喷的一年,也是充满收获的一年。
这一年,自媒体平台也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布局重点。当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一些自媒体平台:搜狐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腾讯开放媒体(企鹅号)、网易开放媒体(网易号)、UC云观(UC号)、百度百家(百家号)、今日头条(头条号)、一点资讯(一点号)等等。
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原创能力的自媒体人也成为了各大平台争夺招揽的对象,重金补贴加上流量扶持,不断挑动着自媒体人的神经。 比如UC推出的量子计划、腾讯芒种计划、网易的自媒体亿元奖励计划、百度百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的广告分成计划等等。
这一年,“致贱人”的咪蒙火的一塌糊涂,单篇文章广费用六位数;“文艺范儿”的张伟频繁在朋友圈刷屏进行着商业化尝试;“新闻哥”引发资深媒体人曹林点赞;吴晓波围绕着自己的频道做起来了付费知识社群;同道大叔套现了1.78亿;李叫兽也成了百度副总裁......
此外,还有众多在自媒体人在乘风破浪,在这波自媒体红利中赚的盆满钵满。
2017年,内容风暴仍旧会持续。
从创投圈来看,真格基金徐小平有所等资深大佬都对内容大为看好;从平台方来看,坚持不补贴的搜狐好像都要有所表示了;万千自媒体人仍旧蠢蠢欲动,想要挽起袖子在这波浪潮中干出一番事业。
那么,2017年,写点什么比较好?
我将从用户的需求、平台的需求进行梳理,然后从自媒体人的需求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一、用户的需求
“你关心的,就是头条。”
这是今日头条的slogan,也是它眼中用户的需求所在。
这个刚刚成立4年的内容资讯客户端,在基于兴趣的技术算法推荐驱动下,实现了低成本内容分发,让其快速聚拢了5.8亿用户,也一跃成为估值600多亿人民币的独角兽。
而且头条的成功也着实给中国之前的各大新闻资讯客户端上了一课,在这两年中,各大新闻客户端也都纷纷引入了推荐功能,也算是间接认可了头条对用户需求的把握。
尊重用户的兴趣,给用户提供其感兴趣的内容,就是头条以及现在各大新闻客户端的目的所在。 但是不是自媒体就要提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呢?
2016年12月14日,《财经》杂志发布了对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的采访,将基于用户兴趣的机器算法推荐放置在了时代的镁光灯下。后续人民日报的评论跟进,以及轻芒的王俊煜都对其进行了反对。
张一鸣认为,机器不应该有价值观,算法给用户推什么内容不应该有编辑干涉。而人民日报则认为算法盛行的情况下,更应该需要总编辑。进而引发了给用户提供什么样内容的思考。
我之前在《从微软的机器人到今日头条的算法:不要拿机器来考验人性》一文中说过, 在推荐机制下,产品的冷启动则是机器算法的关键,这样的情况下,引诱出来的是兴趣还是荷尔蒙呢?
那么,我们自媒体人到底给用户提供他感兴趣的,还是提供他需要的呢?
二、平台的需求
“搜狐之前的模式是一栋楼的编辑每天生产5000篇文章;当前有了32万自媒体,每天生产8万篇内容。”
这是搜狐转型发力做自媒体之后的产生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肯定的是,内容生产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了。
内容,在互联网逐步成为存量市场中争夺用户注意力的绝佳手段。自媒体人生产内容低廉的成本让以编辑+门户高支出的的网站看到了新的希望,其深度绑定用户的能力也让各大公司食指大动。
这也是各方势力愿意花费重金来吸引自媒体人入驻平台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下,自媒体人也就成了一种“奶牛”的存在,给媒体平台方用低成本输送了大量内容。这批内容不见得好,这样分红不见得就公平,自是不消多说。
不过也有平台不会甘心低效率的开发自媒体资源,或许还想推出更加强大的自媒体生态。当然这都是平台方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你对这有兴趣,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推荐成标配、社交成主流,是自媒体的光明大道吗?》
自媒体到底沦为平台的奶牛呢,还是成为助力平台的领跑者呢?
三、自媒体人的需求
从对用户和平台的需求进行梳理之后,我们可以得出来这样的一个结论:
用户要什么,平台要什么都是前置条件。整个媒体生态给内容生产者的选择有很多,写什么和自媒体人的需求紧密相关。
如果把整个媒体内容生态比作一个瓶子的话,承担着权威性与时效性的主流传统媒体内容就像瓶子中的石块,自媒体就好比塞进石块缝隙的沙砾、沙子和水。但自媒体进入瓶子的时候携带者较大的势能,不断地冲击着瓶子中的石块,在瓶子中占有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那么,谁是砂砾、谁是沙子、谁是水呢?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去看看当前自媒体都有哪些。我认为,当前自媒体主要可以分为以下6个类别。
第一种,IP化的内容品牌。
代表有同道大叔、李叫兽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IP化的自媒体有了商业化的能力,已经跳脱了媒体内容生态格局的圈子,也是内容创业者想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种,垂直化的内容生产。
代表有大象公会、新世相等。这一类自媒体生产的内容不聚集在含有时效性的领域,展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文修养,个人情怀。而且较为垂直的基础上,也有很大的机会进行商业化,并且达到第一种类别的可能性。不过,这一类也不一定非要完成IP化才算成功,也有很多属于自身的商业模式,比如电商等等。在媒体内容生态中,这一类内容是强有力的砂砾,占据着主流媒体剩下的大部分空间。
第三种,个体对新闻消息的评论。
代表有三表龙门阵、阑夕等。这一类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更多与新闻热点相契合,属于在新闻消息之后的内容挖掘与对新闻的再生产。这一类自媒体主要依靠着两个因素来取得成功:一为评论的质量,二为各人的背书。在媒体内容生态中这一类则显得鱼龙混杂,有强人当然是砂砾;较弱的则是沙子;次之就是水了;更差的就是飘在瓶口的浮尘,没人会在意。
第四种,各种技巧经验的干货以及个人的生活感悟。
代表有新生大学、采铜的铜等。这一类自媒体内容是“收藏家”的最爱,也非常容易引发大家的关注。这一类内容如果涉及到个人成功经验,就容易沦为鸡汤文,也是媒体内容生态中的一股洪流。
第五种,整合洗稿的伪原创。
这一类内容生产方式,由于在生产周期较短,可以批量化生产,受到大多数较低层次自媒体人的追捧,也是刚刚踏入自媒体圈人的跳板。在媒体内容生态中,是沙子也是水,如果能在这里产生凝固,就会一跃成为砂砾、甚至成为石块。
第六种,复制粘贴的搬运工。
这一类不是砂砾、不是沙子也不是水。但仍旧在媒体内容生态中占据着较大的空间。不过随着各方参与者对版权的重视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复制粘贴的生存空间也终将会压缩,躲在阴暗的角落中,默默生存,但不会消失。
给用户感兴趣的,或者是给用户需要的;给平台做奶牛,或者不愿意,都需要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寻找在媒体内容格局中的位置,并为之奋斗。
如果,想要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从内容出发干出一番事业,就要成为第一种内容生产者,想办法把自己的内容IP化。 具体怎么做,我想市场上有很多专家都提供了很多出色的理论,我这里就不展开啦,其实作为一个新人,也没有资格和能力展开。
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有骨气的自媒体人,立足于内容,归属到内容。 可以成为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内容生产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笔耕不辍坚持下去。
如果,只想成为一个红利期的投机倒把者,第五种和第六种就是最好的选择,但这终究长久不了。
PS:当然肯定还有其他的自媒体内容不在上述六类中,是我无法穷尽的存在,大家可以留言告知哦。
文/一寸明言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自媒体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