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 2017,涅槃或沉沦
一、背景
如果你要成为王者,请去做手机!
如果你要自掘坟墓,请去做手机!
手机自从诞生后,就一直是一个市场竞争极为残酷的行业,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让一个厂家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也可以让一个云端的霸主在极短的时间内跌落红尘。
在手机发展的历史上,有过太多的王者,此起彼伏,争奇斗艳。摩托罗拉、诺基亚、黑莓、苹果、三星、索爱、LG,国产的机器中,波导、厦华、中兴、魅族、联想、HTC、小米、华为、OPPO、Vivo等等,都曾经引领过潮流。
然而,今时今日,曾经的王者们纷纷陨落,在大浪淘沙的智能手机年代,诺基亚一夜之间跌落神坛,摩托罗拉委身联想,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也早已鸿飞渺渺,不知所踪,HTC深陷亏损,而联想也从2013年的顶峰迅速滑落。
中国的战场,已经成为了全球智能手机战场的缩影,而中国的厂家,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战场上最令人瞩目的超新星。
根据IDC发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14.7亿台,其中中国的品牌占据4.65亿台,近三分之一的全球份额被中国品牌手机占领。虽然全球出货量最大的依然是三星和苹果,但中国的品牌增长势头旺盛。
IDC 2016年和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和占比的分析表(单位:百万部):
根据IDC的报告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制作了上表。可以看出,2016年全球市场销售总量约为:14.7亿部手机,而2015年全年为14.37亿部,三星,苹果和其他品牌的销量同比都出现了下跌,这些下跌出来的份额大部分都被华为、OPPO和Vivo给拿走了。尤其是OPPO和Vivo来势汹汹,涨幅惊人。
如果细分到中国市场,战局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在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赢家是OPPO,而2015年的冠军小米则从2015年度超过15%的市场份额下降到8.9%的份额,销售数量上更是暴跌36%。从全球数据来看,IDC在2015年统计到小米的数据是7080万台,2016年度根据多方数据来源,小米的销量大约在5800万台左右,下滑18.1%,这实际上说明小米在国内下滑幅度较大的同时,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增幅是比较明显的。
根据腾讯科技绘制的一副图片,我们看看小米的出货量和同比增减的情况: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整个2016年度,小米的出货量相对于2015年而言是比较萎靡的。更萎靡的是同比增长的数据,可以用一路暴跌来形容,腾讯科技的图片中2016年Q4的数据没有放上去,但仍然是大于40%的同比暴跌速度(同比下降40.5%)。
2017年前2个月,由于缺乏IDC的数据,我们来看看另外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虽然不同公司会有一些出入,但大方向上基本上都比较一致:
根据赛诺的研究报告,2017年1月,国内手机市场的格局变化如下:
2月份的数据根据公开渠道,赛诺仅有少数品牌的数据流出,如下:
经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可以推算出这四个品牌的总销量和总份额大约的情况(单位:万台):
可以看出,由于春节效应,2017年第2个月的出货量普遍下跌(总出货量根据估算大约环比下跌了14.5%),但以上四个品牌份额占比却是上升的,都战胜了总出货量的环比下跌幅度,其中小米销量跌幅最小,但总份额为7%多一点,比IDC在2016年的份额数据要低了不少。这个数据也说明了目前其他国内厂商大部分日子并不好过,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聚集。
由上面的一些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国内的智能手机目前的第一梯队主要竞争者为:华为(含荣耀)、OPPO、Vivo、苹果、小米(有报告称2月份金立手机销量大于小米,作为参考)。而放眼到全球,主要的竞争品牌为:
三星、苹果、华为(含荣耀)、OPPO、Vivo、小米。其中三星、苹果和小米的销售量都出现了下滑,而华为,OPPO、Vivo的销售量则出现了快速的上扬。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全球市场的第四是联想,但联想现在已经被挤到了前十的边缘,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强势回归的可能性。
二、小米的问题在哪里?
2017年4月6日,小米迎来了7岁的生日,而米粉节也在电商开动。对于很多米粉而言,对于小米有一种情怀在那里,小米在中国的智能手机时代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在各种关于小米的讨论中,总能见到一些经纬分明的观点,小米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到底在哪里?同样的问题,其他厂商有没有?
在说到小米到底有没有问题的时候,不考虑非理性的因素,支持派主要的观点是小米现在做的是生态,而不仅仅是手机项目,可以佐证的观点是, 小米在2016年生态系统的销售额大约150亿人民币 ,可能可以占到小米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左右。不过,生态系统的销售额中有多少能算小米的收入,150亿的水分有多少(根据一些媒体分析,小米的直接获利是100亿),离开了小米手机的高速发展,生态系统增速是否会有突破等等,这些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而小米也越来越像一个综合智能硬件及周边的百货商店,在小米2017年的米粉节中,小米的官方旗舰店中手机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小米的米家已经开始朝全品类的硬件及周边产品进军。
从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实际观察来看,小米的小家电及周边产品已经非常的全面,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一方面小米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考虑过手机降速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小米的野心非常大,希望能够在硬件全品类中有所收获,为5G时代的物联网提前布局。
雷军在公开场合曾经表示小米在2016年是主动降速,不过,对于这个说法很多人的反应就是“呵呵”。
2016年初,小米与芯片厂商沟通不畅,导致花费巨额资金做广告的产品根本无法量产,结果是负责供应链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被迫”去当了首席科学家,而供应链则被雷军亲自来掌管。
不过,雷军掌握之中的小米并未迎来快速的增长,各位参考上面的小米分季度同比增长折线就可以很明确看到这一点。
而反对派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了,比如认定小米解决不了供应链的问题的,比如认为小米高管离职频繁是对公司发展不看好的,比如有人分析小米渠道建设战略定位不畅的,比如说有人认为小米的产品层次,梯度混路导致认知度混路等等。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小米在高速发展中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
1、品牌定位导致的供应链问题
包括雷军在内,大家都知道小米的供应链出了问题,芯片、屏幕这些高端的产品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导致了供应链问题频发。
可是,为什么小米销售量7000万的时候没有爆发这个问题而销售降到5000多万的时候发生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别的厂家,比如同样没有芯片和屏幕的OPPO和Vivo能够迅速超越小米?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小米的供应链问题核心还是因为品牌定位的问题,供应商为什么会频频放鸽子,为什么排名在小米之上的厂商能保证出货量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小米的品牌定位。
国内厂家中,除了华为的芯片是自己的,其他人的芯片都不是自己的,都需要采购。除了芯片之外,大部分厂家的配件也基本上都采取外包采购的方式来进行。屏幕、芯片、内存、电池、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感应装置、PCB板、外壳等等,一个手机的制造需要协调的上下游厂家是很多的,在一些关键设备上面,往往手机厂家受到的限制会比较大。
比如,小米在供应链上面就先后传出曾经被高通和LG放过鸽子的传闻。没办法啊,芯片和屏幕基本上还是国外产品说了算。
以芯片为例,我们知道,现在有能力做手机芯片的厂家屈指可数,除了苹果手机之外,运行于Android之上的芯片以高通、联发科、三星以及海思为主,国内的展讯也有一部分的订单。
根据安兔兔2016年Q3的一份报告显示,国产中仅海思麒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他基本上都不是大陆的品牌(2017年联发科销量暴跌,高通增长迅速):
有人说,小米不是自己也开始生产芯片了吗?
这话其实有问题,小米只是推出了一款测试水平中等偏上的芯片——小米松果的澎湃S1,但这个只是测试,华为的海思麒麟从推出到稳定,整整用了5年的时间,哪怕小米和大唐再牛,3年的测试和稳定期肯定是需要的,所以,短期内小米用松果来大批量生产,我估计他没有这个胆量来尝试,小批量,小范围尝试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小米的5C。所以,芯片方面小米至少短期内摆脱不了合作商的控制,最多拥有了一点议价能力而已。
芯片只是一个方面,供应链的问题各家都会有,出货量更大的OPPO和Vivo在供应链上也会遇到问题,比如OPPO就曾经被三星放过鸽子,说好的面板无法供应上,否则2016年该公司的销量将更为惊人。
但OPPO和Vivo的产量在2016年度仍然远高于小米,这里面的秘诀是OPPO和Vivo的自身品牌定位非常的清晰,主打差异化和年轻化的群体,以拍照、音响等功能打动消费者,品牌的溢价也比较充分,同时,两家厂家的门店较多,维修方便,配件的质量要求高,返修少,口碑好,这样,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就会比较好,因为价格合适,产量大,供应商都会优先选择这样的品牌。
当然,OPPO和Vivo在供应链上的功夫远不止这些,他们还会请供应商吃饭联络感情,绝对不拖欠供应商的款项,经常与供应商讨论技术前沿问题等等,可以说,他们把供应商真正纳入到自己的产品体系中,关系跟亲兄弟一般,自然被放鸽子的次数就会少很多。
而华为因为有自己的芯片,而且研发能力强,所以供应链上被追捧也是必然的,谁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用在产量大,质量好,技术竞争力强的产品上面。
而小米一直以来的定位是“性价比”,虽然现在改变成为“质价比”,但依然没法摆脱屌丝机的定位,这在手机供应链厂家订单并不吃紧的年代当然没有问题,你要多少我给你供多少。但在手机厂商群雄并起的年代,供应链厂家在出货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定会优先考虑利润,然后再考虑出货的稳定性,最后才会考虑其他的问题。反正总有人是要得罪的,那只能得罪赚钱少,感情不是那么深的。
2017年度,在下游配件开始涨价之后,小米也终于开始涨价了。或许,对于小米而言,改变性价比的形象,会比单纯涨价要更好一些。
关于小米供应链的细节问题其实网上的分析有很多,但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品牌定位,其他诸如管理,产品设计等等都是操作层面技术性细节问题,并非主要问题。
2、过度依赖线上
小米在线上的策略,可以说是开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先河,饥饿营销被运用到极致,这也使得小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成为国内智能手机的老大。
从这点上说,雷军不仅有超卓的战略眼光(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爆发),还有非常强的市场营销能力。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对于饥饿营销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小米在线下的渠道布局迟缓。在2016年看到OPPO和Vivo的迅猛崛起之后,雷军才意识到线下的重要性,2016年,小米迅速布局了51家小米之家,并提出未来要开1000家小米之家。
为什么雷军这么着急要开1000家小米之家呢?我们可以看到,以2017年2月份为例,小米的线上销售为189.6万台,线下为110.2万台,但OPPO线上为20.6万台,线下则达到了700.2万台。
对比电商的数据,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线上零售占社会零售总额在15.1%,而且从2014年开始,线上零售的增幅下跌是非常明显的。因此,线下超过80%的市场份额以及线上逐年降低的增长率都预示着线下的市场将成为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2016年的小米年会之上,雷军提出要在2017年要做到1000亿的销售额。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注意到小米年会的一个细节:
小米2017年度的核心战略分为5大部分:
1、黑科技
2、新零售
3、国际化
4、人工智能
5、互联网金融
线下的1000家门店,实际上就是“新零售”战略的一部分。关于新零售的具体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商帮的公众号:xiaoshangbang,查看历史文章《新零售,吹响阿里巴巴向腾讯和京东宣战的号角!》,文章里会有我们关于新零售的一些场景化的分析。
可以说,雷军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线下的不足,希望通过迅速的布局来弥补线下的不足,并达到1000亿销售额的目标。
雷军的战略规划是:通过1000家门店的布局,一方面可以增强用户的体验,从而带动 小米生态链产品 的销售,另外一方面,大大方便客户的维修和咨询,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此外,关键的一点是贴近用户后能够更加快速的获取用户的喜好变化,并更加快速的对产品做出调整,这就是所谓大数据的业务。得大数据者得天下,这是后移动红利时代兵家必争之地,小米必然也不想落后。
关于大数据的场景分析,各位可以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历史文章:《新零售,吹响阿里巴巴向腾讯和京东宣战的号角!》以及《细思极恐,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
另外,通过新零售的布局,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优化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并通过后期的互联网金融等产品做小额贷款。顺便说一下互联网金融,这也是一个非常暴利的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辱母杀人案”背后的互金小额贷黑色江湖》。
小米还提到了“黑科技”和“人工智能”,这些技术,不管是AR/VR的接入,还是所谓的柔性屏,双曲屏,或者指纹识别,声音识别,人脸识别等等,要让客户体验到,就必须要有“体验店”,而这个任务也放在了1000家小米之家中。
所以,小米之家承载了小米再度振兴的艰巨任务,从战略布局上来看,小米之家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小米之家能做到每家1个亿,1000家达到1000亿的乘法规则吗?就算布局了1000个点,跟OPPO的24万家门店相比,仍然是九牛一毛,1000个点能战胜24万个点吗?我们在下一个章节中来分析。
三、小米还能回到巅峰吗?
小米的2016年并非毫无亮点,比如前面提到的米家,在米家品牌成立一周年之际,米家官微公布了如下的数据:
作为米家产品的智能操控平台,米家APP总激活设备量超过5000万台;日均同时在线设备超过500万台;日均处理设备请求204亿次;日均自动化场景执行1200万次。米家APP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智能家居平台。
当然,对于这个数据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持怀疑态度 ,具体会在下一篇关于小米的文章中进行计算和分析,各位感兴趣的可以加公众号查看,看看为什么数据会有比较大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米家在2016年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而另外的亮点在于海外,小米的海外战略(主要是印度)取得了突破,2016年度印度市场大约取得了10亿美金的销售额,雷军估计2017年度将达到20亿美元。但海外市场的亮点也基本上仅限于印度,欧美市场拓展几乎是毫无进展,非洲市场也远远落后于友商。
2017年,对于小米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如果再不结束持续下滑的势头,手机领域一旦被挤出前5位,未来想翻身的难度就会非常大,而失去了手机份额的小米,要想靠所谓的生态链翻身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从品牌辨识度来看,不管是小米电视还是小米净化器,都不足以挑起大梁。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小米要想在2017年度开始重新进入手机前三名,甚至更进一步,战略上需要进行如下的调整:
1、适应消费升级大趋势下的购买人群画像重构
小米为什么会出现销售额的大幅度下滑,这个有非常多的原因,但我们前面说的品牌定位问题实际上是最关键的问题。
小米诞生在2010年,这个时候正好是中国从3G过度到4G之后,即将迎来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年份,小米的战略眼光非常的独到。
而这个年份也恰好处于消费升级的前夕,性价比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小米踏准了这个节点,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可是,7年之后,世界已经变得不一样了,首先是新一代的年轻人群体对于价格不再那么敏感,根据Social Talent的分析报告,90后对于消费品价格的关注远低于对于“自己喜欢”的关注:
而“自己喜欢”就是个性化的定义!
OPPO和Vivo主打年轻潮人群体,拍照、音乐是其标签,与各大流行娱乐节目捆绑是其营销法宝;
华为定位于商务和相对成熟的人群,目前的高端产品有干掉苹果的野心,而中低端的产品以荣耀系列为主,主打性价比,跟小米死磕;
反观小米,小米主打的是性价比,而在之前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从小米近期的策略来看,这个策略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可是,“为发烧而生”的那一代工科男们已经年长了7岁了,新一代的年轻人需要“为发烧而生”吗?再说性价比,在供应链管控方面差强人意的小米,在性价比方面跟OPPO、Vivo和荣耀比也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实际情况是,小米的性价比产品不断被荣耀、OPPO和Vivo给蚕食,性价比的策略对于小米的供应链系统而言,对标友商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实际上,主打性价比的手机中,魅族、金立、联想、中兴等都紧跟在小米之后,如果整体策略中只有性价比,小米的未来将会是灰暗的。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建议,小米应该模仿华为,把小米和红米的品牌沉淀下来继续做性价比的生意,而另外需要 建立一个中高端的品牌去参与消费升级的竞争 ,如果把中高端的配置仍然打小米的品牌,那么跟其他“屌丝机”的区分度在哪里?
而目前无法大规模推广的松果芯片,则在这个品牌的建设中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与高通的最新旗舰芯片一起推出,将会大幅提升芯片的内涵价值。
2、深度参与到供应链厂家的研发和生产
小米的供应链问题除了自身品牌定位造成的供应链厂家不再追捧的问题之外,其自身与供应链厂家的合作深度并没有赶得上友商。
比如OPPO和Vivo,他们会参与到供应链厂商的日常研发和生产中,并且有专人与供应链公司进行深度的对接,请客吃饭这种事情也没有少做。
同样的采购价格,人情关系更好的,对产品生产和研发更有深入意见和建议的,当然会更受供应链厂商的青睐。
而对于目前无法把控的部分,比如芯片和面板厂家,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派人常驻附近,并且经常去联络感情顺便确认产量也依然是有效的方式。
3、线下店的合理推进
小米希望在未来3年左右开店1000家,2017年先开200家。
显然,提出这个目标的时候,雷军还是留了一手的,先弄个200家再说,200家有问题还是能承受的起的,试验之后,后面两年再弄个800家。所以,有人讽刺小米开1000家店必死无疑的时候,先看看雷军的步骤。
线下店为什么必须做?这个我们之前论述过了,线上红利不再,线下销售发力,布局线下已成必然。
此外,线下店还承载了小米宏大的“百货店”构思。
你进入小米之家之后,本来想买个手机就行了,结果你发现还有很多商品,你逛一逛,手贱,结果又买了个电视机,净化器和插座等等。
线下的小米之家褒贬不一,但总体而言对于米粉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2016年度,据雷军介绍,51家小米之家平均销售额7000万左右,坪效达到了25万,费用率8%左右。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值,也是雷军对“大百货”充满信心的原因。
有人担心由于小米是以线上销售起家的,因此米粉基本上都是通过线上了解到了小米,开小米之家将会把线上的流量引入到线下,是左手到右手的生意。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哪怕真的全部是线上引下来的,但进入店里之后的附加销售也会提高不少。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管理: 开到200家的时候,服务、供应链、物流能跟得上吗?1000家难度级别更是高了好几个档次,以小米的能力,3年真的能承载这个体量?
此外,苏宁,国美等厂商也计划在后续几年大力推进线下场地的“新零售”布局,不仅要新开店面,而且要进行体验消费的改进。
尤其是苏宁,其与阿里巴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数据全面接入阿里系统,在“新零售”战略布局之后,其网点的密集度,品牌的广度都会大大优于小米,而优化后的卖场将围绕“体验经济”进行布局,由于场地面积大,品牌多,大数据基础比小米优势大得多,因此后续坪效的大幅提升几乎是必然的。各位如果不相信新零售的效果,可以去看看已经在行动的当当网,其线下主打体验经济的书店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京东也在近期发出要建设10000个线下网点的豪言壮语,并宣誓在线下打败国美和苏宁。
小米与苏宁、国美和京东相比较,劣势是非常明显的:品牌少,类别少、缺乏下上线下大数据的打通、物流,供应链等劣势明显、店面小从而无法充分展示体验效果、APP只适合自家的产品等。
所以, 小商帮的建议是“合理推进”, 根据线上搜集的用户信息,对于米粉的区域、年龄,消费能力做一个分析之后, 在米粉最密集的区域开设小米之家 ,先让米粉们“常回家看看”,然后利用米粉的口碑和传播能力再带来新的客户进店体验,所以,小米之家的产品质量一定要好。
没有米粉基础的区域贸然去开这样的体验店风险是比较大的。这些区域的策略是 融入阿里或京东的“新零售”战略!与阿里、苏宁、国美、京东进行合作。 全部都由自己运作小米之家,固然能够取得第一手的大数据,但风险太大,资产太重,一旦某个链条出问题,很可能会造成资金的快速短缺,从而造成巨大的风险。
4、印度市场死磕性价比和线下铺设
印度市场的重要性很多文章都有分析,人口红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小米在印度市场复制了其性价比战略,2016年第四季度排行第二,仅次于三星,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3倍,超过了联想。全年排行第5名。
应该说,印度当前的阶段跟中国之前性价比年代是非常相似的,智能手机正在普及,而民众平均工资不高,所以性价比策略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小米的低端红米系列手机在印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2016年度虽然整体销售额同比仅增长5.2%,销售了1.091亿部,但相比于中国2016年销售4.25亿部手机的数据来看,印度市场在增量和存量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
吸取了国内教训的小米在印度市场也开始加快线下的布局,目前已经拿下了印度线下零售的许可证。并且,小米已经开始融入印度,在印度建立了两家工厂,解决当地就业的同时,摊薄相应的成本,据称很快将会建第三家工厂。与Vivo和OPPO在印度已经建立了密集的线下门店相比较,小米在线下依然是落后的。
截止2016年,印度的人均GDP大约是1892美元,而中国则是8516美元,因此,印度离进入消费升级的时间还有很长的距离,这段时间内,中国军团的性价比大军将会大举进入,届时与本土的厂家以及三星等的拼杀将会更加激烈。当然,印度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 竞争的同时享受增量的红利是可能的 。
跟印度类似的还有巴基斯坦,包括整个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中国厂商也已经开始疯狂杀入了!
2017年,印度的4G网络建设将加速,在印度当前的人均GDP情况下,这实际上意味着 印度市场的中低端智能手机将会迎来一个持续的爆发期 。这对于中国厂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时机,红米4A在亚马逊快速卖断货就是一个佐证。
雷军认为小米在印度市场2017年可以达到20亿美元的销售,这个估计应该是会达到的,以红米4A在印度折合634元人民币的售价,小米月销售150万部手机,如果都是红米4A,那么年销售额也将达到114亿人民币以上!小米销售当中当然不仅仅只是红米4A,还有价格高一些的产品,甚至还有米家的产品,所以,达到20亿美金希望还是很大的。
不过,由于现在印度市场销售总额不高,所以小米的供应链没有出现问题,但如果销售总额迅速攀升的情况下,供应链系统是否会重蹈国内的覆辙呢?小米在供应链端,依然要去下狠功夫,光靠雷布斯自己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真正懂行的人领导才行。
结语
小米在经过2016年的“暴跌”之后,2017年通过加强线下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强势推进米家产品等策略,有望迎来止跌回稳的格局,但要重返前三依旧难度很大。华为、OPPO、Vivo依然保持强势的国内外战略,尤其是华为,有自主的芯片并且推出了号称两年不卡顿的EMUI,已经具备了向高端品牌冲击的技术能力。
华为和荣耀的品牌布局通吃高中低端,非常有竞争力。而OPPO和Vivo的线下布局和精准的人群定位短时间内很难被攻破。
小米策略中,线下布局和米家产品的广泛推广依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稳妥或许比激进更加值得考虑,而国内业务稳妥的同时,积极推进海外业务才是正道。
我们假设小米在2017年通过一系列的布局,国内市场的跌幅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比如,跌幅从去年的36%下降到15%,那么相当于国内市场的手机销量约为3530万部,印度市场经过拓展达到1800万部,加上其他国家假设能够有500万部,那么2017年手机销量将与2016年持平。但米家的产品在国内外的销量2017年翻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此,2017年只要做到国内降低跌幅,稳妥推进线下建设,国外积极扩张,大力推进的策略,小米销售额同比出现上涨几乎是肯定的事情。
对于中国的手机厂家而言,目前已经具有了放眼全球的能力,在全球市场中具备了很强的竞争能力, 携手进军海外市场,共同把全球的蛋糕做大才是中国军团应该去做的 ,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国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军团将占领全球60%以上的份额!
作者:左刀
微信公众号:xiaoshangbang微博号:小商帮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小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