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逼停公众号赞赏功能?一次看懂苹果与微信的相爱相杀

微信公告:

根据苹果公司规定,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赞赏功能关闭,其他客户端版本仍可使用。
苹果公司要求,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要求赞赏功能用苹果支付,微信显然不乐意,想来想去干脆取消赞赏功能,又不死心搞了个公众号二维码转账功能,没几个小时这点小手段被识破,再次被禁。

苹果公司回应称:

苹果公司对所有开发者一视同仁,苹果支付早就做好了,微信只需要像其他所有APP一样正确使用就可以了,并没有要求取消赞赏功能。

Apple:越封闭,越可控

在乔布斯时代苹果的风格就是封闭,连很多员工都不知道公司在搞什么新项目,苹果从来不怕打这种仗,甚至擅长打这种仗,大家都用Windows的时候,我就自己搞个Mac系统,大家都用塞班的时候,我就开发itunes。

由于封闭性,苹果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占到过最大份额,即使是今天,安卓用户仍然远超苹果用户,这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策略不同,封闭的系统让苹果更能保持品牌调性,对生态里的捣乱分子有较强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又会高效地服务企业战略。

但是,要在封闭中形成头部效应,这对企业的要求很高,要有乔爷那样的水准。

Android:越开放,越进步

这次微信与苹果交手,安卓用户不受影响,下次要是跟支付宝搞一搞,安卓必然也不受影响,改天直接跟谷歌打一仗,安卓用户还是无感。

“开放”就像一个被动释放的技能,时时刻刻在为安卓系统创造新用户,事实上不只是用户,还有专业的开发者,小米创业时为什么做了基于安卓的MIUI?锤子创业为什么也选择安卓?华为、OPPO、VIVO为什么统统是安卓?就是因为苹果那里没有生存空间。

谷歌的调性本来就是开放,苹果越封闭,安卓什么都不做都会显得越开放,就有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安卓。

可以压制的行动,无法压抑的需求

生存空间对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是天大的事,苹果可以压缩微信的生存空间,却无法压缩微信的生存欲望,这个欲望必然要找到一个出口释放,就拿这次泪流满面的公众号作者来说,哭完了以后干嘛去?再想办法增加收入啊,被打击后这个需求是变得更大了,而不是更小了,作者有更大的欲望把文章发到今日头条、网易头条、简书等渠道,以期获得更多的收入。

同样的,赞赏减少导致微信内容流失,加速微信的竞争对手成长。对于微信来说,激励公众号写手的欲望是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用户在微信停留的大量时间都是在看各种公众号文章,为了挽回内容生产者的损失,也许下一步微信会推出某种更强力的机制补偿作者。

垄断平台的“租”

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等巨无霸企业常年都面临反垄断诉讼,不管这些企业承不承认,法院判决如何,又或者社会能否对垄断下个明确的定义,我们普通人其实都能对一家企业是不是在垄断做出判断,这不难,就像一张全裸照片摆在那里,我们可能无法从标准上界定女模特到底剧本什么特征才算涉黄,可我们一眼看过去就是能判断出,这是艺术照片还是色情照片。

有的企业明明白白放在那里,大家都能感受到它的垄断,事实上这种捆绑销售的垄断判例不是没有,微软如日中天的时候就被要求不得在Windows里集成自己的文件浏览器和网页浏览器,如果要保留必须同时安装竞争对手的浏览器供用户选择,虽然这个判决是没道理的,可苹果销售的手机也应不应该强制用户使用苹果支付系统也是值得商榷的。

垄断本身没什么不对,尤其是市场充分自由竞争后的垄断,甚至垄断有时是高效的。平台都有垄断的特征,有垄断就有垄断产生的“租”,在苹果这里就体现在30%的抽成,而现在苹果的寻租不仅是把30%的提成提到40%这一种形式,还可以通过排他性的特别条款完成。

支付市场的网络效应

支付行业存在天然的网络效应,或者说垄断效应,对用户来说有一家支付系统就足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家都嫌多,有什么必要再来个苹果支付?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对线下布局都不遗余力,看到打车平台立刻扑上去,一看旁边有外卖平台又扑上去,转眼一看共享单车又扑上去,因为越多商家使用提供这种支付通道,消费者用起来越方便,反过来越多消费者使用,商家就越有动力开通这种支付通道,只要一边的用户数量提升,另一边的用户量必然提升,基于同样的道理,银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大量土豪出国扫货推动的。

微信支付在中国的覆盖率高的吓人,而苹果支付呢?首先大部分手机用户就没有苹果支付,因为用的是安卓手机,在苹果手机的用户里也有很多人根本没在APP Store里买过程序,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其实没有打通苹果支付通道,没绑定银行卡。

在微信里买什么用的着苹果支付?还真有。。。买表情包必须苹果支付,不过微信一看既然不是主营业务就忍了吧,可微信公众号打赏不一样,一旦改成苹果支付,微信相当于把几亿用户拱手送出,这无异于被抄家,所以微信宁可取消这个功能也不可能改用苹果内购通道。

当然后来改了个二维码转账替代赞赏纯属垂死挣扎,果然几个小时就被叫停,这是一家上市公司与另一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而不是与规则之间的博弈,苹果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更改规则,想找架打的话,微信是跑不了的。

另一个重要的战场

当初应用号没能出来,出来了个小程序,小程序的功能目前大家其实都不太满意,因为本来就是妥协出来的产物,早年还有91助手之类的第三方APP分发平台跟苹果抢生意,后来任何展示第三方APP或特性的平台通通被禁止了。

微信搞出小程序,本就是在挑衅苹果后,被各种打回后的产物。虽然还没有看到专门寄生在小程序上的公司,但对App Store的分流效果已经真实存在,可以想见随着小程序的性能逐渐完善,半年或一年后很多企业已经不需要开发完整的App,一两个小程序就可以满足需求。

尽管现在局势还不明朗,但这实在是苹果的隐患之一。

但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打压微信的行为,无法打压微信的欲望,微信还会想尽办法向App领域进军,支付领域和App领域都成为两家企业的必争之地,那接下来的战斗升级几乎是必然的,直到两家企业都充分展示了肌肉,继续争斗只会便宜了第三方时,才会转为妥协合作。

平台与个体的相爱相杀

从平台与个体的角度思考,微信只是App Store众多程序中的一个程序,正如德荣笔记是众多微信公众号里的一个,正如罗辑思维是优酷上的一个栏目,个体在选择平台时,一定是看中平台加持的。

个体的成长少不了平台的帮助,这是一个共赢的蜜月期。微信能发展到今天,虽然不至于说少了苹果支持就不行,但多少会更慢一点,不光是苹果系统提供了优秀的交互,App Store的引流作用也非常重要,社交类的总图标就是微信LOGO,各类装机必备App推荐里也有引流,能被苹果首页推荐在微信发展的初期都是很重要的。

蜜月期过后,就会形成争抢流量的局面,今年罗辑思维跳回得到就是一个例子,在优酷时大家一块赚钱,但后来慢慢地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用依靠你了,甚至可以带走你的流量时,谁都不会犹豫的。同样高晓松在优酷和爱奇艺之间跳来跳去,本身已经成长为流量中心,和平台就谈不上谁依靠谁,只有利益与合作。

这不涉及对错善恶,只是个体随时间发展与平台交互方式的必然演变。

天神打架,有我们的事没?

今天对于很多作者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飞来横祸,不仅是打赏金额大幅降低,前段时间曝出的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也很有可能受到牵连。但作者的打赏和变现需求还在,如何通过写文章赚钱呢?其实简书、头条、小密圈等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布局了,但这些都是作为第三方平台独立存在的,必须在其他平台上发布内容才有可能变现,如何能更紧密的结合微信公众号文章来变现,仍然有很大的机会,尤其是在这个一大波需求突然涌现的阶段。

第二个机会是,对于2000万公众号作者来说,微信打赏减少会提高多平台分发的需求,秀米、新榜等编辑器可以多平台分发,但其实市场上还需要更简单的自动同步工具,把公众号的文章,格式正确地同步到其他N个平台。

第三个机会是,多平台文章发布的数据汇总分析,包括文章的阅读量、增粉数量、转发数据等等,通过简易的App或服务号定期推送数据消息。

小结

垄断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寻租是太阳底下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这场战争的两个战场上,APP分发和支付领域,最后用户究竟如何选择,取决于差异化和供需,而不取决于谁造了苹果手机,谁开发了微信。

作者 德荣笔记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