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充电宝是共享 or 租赁,其实不需要纠结

“共享”无疑 2017 年创投圈内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该领域以共享单车打头阵,并迅速引爆市场,甚至有美国企业前来中国取经,并将共享自行车开到了美国硅谷,随后共享充电、共享雨伞甚至共享篮球等服务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然而,“共享”标签并不是万能神药,并不是任何与“共享”沾亲带故的产品都能成为爆品。“ 我并不关心这是叫共享还是租赁,我只关心消费者愿不愿意用,企业能不能赚钱,”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投资了映客、滴滴和 ofo,被人称为“独角兽捕手”的男人在 TechCrunch 深圳 2017 峰会上如此阐述了他的投资理念。同时,他还与他所投资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一起分享了共享充电的竞争格局。

“共享”还是“租赁”?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争议。王思聪在朋友圈公开说“共享充电宝做得出来就吃翔“, 郎咸平评价“共享充电宝—“就是租赁生意,没有任何”创新”,类似的批评并不鲜见。对此,唐永波认为创业者并不需要过于关心消费者的吐槽或者抱怨,因为消费者还没有体验到产品的便利之处,“共享自行车刚出来时候,我自己也不能理解,后来我在北京出差,从国贸地铁站下来,下载 ofo 试用。现在 3、4 公里内我都会选择骑车。”唐永波如此表示。

对此,朱啸虎则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关心是租赁还是共享,而是应该要关心(这些产品与服务)是否能够打动用户痛点,是否能为企业赚到钱。“共享单车在两年时间内,订单量从每天几千增长至每天几千万。这是非常巨大的生意,据麦肯锡统计,中国人每天出行 3.5 亿次,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小电科技早期的订单量和 ofo 早期的订单量类似,说明需求旺盛,我们只关心需求是否真实。”朱啸虎如此表示。

共享充电为什么是一个好生意?

唐永波认为任何创业的开始都是因为一个痛点,而手机没电恐慌则是目前人们最重要的痛点之一。而朱啸虎也认为电池技术的进步在未来几年内或许不可能赶上人对电量需求的激增,所以充电是刚需。不过,唐永波在入局之前则更加谨慎,他之前曾花了 10 万元进行消费者调研,发现虽然有些消费者会自带充电宝,但他还是发现很多消费者即使买了很多充电宝,也还是会忘记充电。因此,唐永波也认为共享充电宝总会有一定的市场。

另外,在北京进行小规模测试时,唐永波发现,共享充电宝的维护成本并不高——大多数餐厅服务员会帮助维护。这就意味着“在两三个月内就可以把成本赚回来,这是非常好的生意,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朱啸虎在去年底便已经投资了小电,并一直暗示这是一个业务模型比共享单车更好的领域。

共享充电宝大战将更加激烈

共享充电宝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大的风口,风口中的参入者也是越来越多,未来共享充电宝大战也将更加激烈。对此,朱啸虎认为证据就在历史上,“历史总是类似的,从直播大战、单车大战、打车大战等来看,资本对行业的加速效益已经越来越快,行业洗牌越来越快。”朱啸虎认为以前行业需要经过三四年才能洗牌成功,而现在共享单车领域的洗牌可能只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充电宝则更快,可能在半年内格局就会逐步固化。

“以小电科技为例,我们 3 月 12 日开始推共享充电宝,截至今天已经有 33 个城市在运营,而到下个月,我们可能会在 140 多个城市运营。”唐永波如此举例声援朱啸虎资本加速越来越快的观点。同时唐永波还表示 小电有可能成为共享充电宝大战的“开枪第一人”,“从本月 20 日开始,我们将联合微信小程序推出 1 分钱充电,所有人通过微信支付和微信小程序可以使用 1 分钱充电。”

值得一提的是,朱啸虎还在会场上表示,他们并不看好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项目。“我们投资原则是面向消费者, 中国创业不能依赖于特殊场景,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的场景比较受限,共享雨伞依赖于地铁出口,共享篮球依赖于篮球场,这些公司的成长性都是很有限的。”朱啸虎认为 共享雨伞、共享篮球企业很有可能沦为地铁或者篮球场运营者的打工者。

作者 整一篇儿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共享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