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朝着下一个互联网爆品奔去,还是成为资本的玩具?

共享经济的风口还没彻底吹散,无人便利店的风又呼啸而来,同以往的每一次互联网爆品一样,无人便利店的布局也伴随着此消彼长的看衰声和资本相继入局两个极端持续蔓延开来。从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无人便利店引发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线下传统零售的探讨,同样“淘咖啡”的落地也为阿里的无人零售计划实现了第一步。

新零售的本质仍是技术驱动

淘咖啡目前只在杭州亮相,不需要排长队,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进入店内之后就可以购物了,拿完东西通过一道“剁手门”就可以直接离开,当第一道门感应到用户的离店需求时,便会自动开启;几秒钟后,第二道门将开启,此时已经完成了扣款,一旁的提示器会告诉用户,“支付宝共计扣款XX元”。结算时,若消费者试图作弊,例如刻意掩藏商品、或撕毁电子识别码,则被视为不良记录,并影响其下次入场。

盒马先生创始人侯毅在采访中表达对于亚马逊Amazon Go的看法,他表示目前新零售的本质仍是技术驱动,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上技术起到了核心性的作用,包括应用到改进供应链,选择更优品质的产品,用技术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亚马逊无人便利店科技元素核心在:侦测物体互动和移动以及物品从置物设备上的转移。一般来说去用复杂心理去判断人的心理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通过用户与货架之间的行为来判断就变成相对容易多了。物品处于原本的位置上,商品被直接标识在系统当中,之需要利用传感器就可以知道物品是不是被拿走了。

资本市场需要眼球、故事来进行运作,无人便利店恰好这两点都符合。目前在IT橘子上可查到的无人便利店相关公司一共8家,其中小麦便利店和缤果盒子更是在A轮拿到了1亿左右的融资。

人力成本是有人便利店的短板?

面对目前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零售行业的抱怨也随之加深,人工成本真的成为了便利店难以继续发展的壁垒吗?其实从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商店7-11的年报中能够发现,人工成本在整体营收当中占比不到2%,并不是难以负担,而且店面的清洁、补货和摆放调整都需要人工服务,如果缺失了店员这些事情都无法做到,同样会造成利润的损失。

况且即便是无人便利店也避免不了人工的介入,保证及时的供货、店内环境的整洁,防盗防破坏,支付小故障等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也许与带有那么一点的“人情味”相关,商品原本是与人没有关联,通过这一点的“人情味”将商品与人串联起来。

阿里用不过十余年的时间彻底改变了一代人的购物习惯,不止如此,还让大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提高了几倍速,无人便利店或许会成为下一个“淘宝”。

/小艾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便利店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