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浪潮二十载:诞生之因(上)

编辑导语:关于SaaS产品的讨论有许多,在国内互联网环境下,SaaS亦得到了相对长足的发展。但你真的了解SaaS的来源和发展路径吗?在SaaS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又发生过哪些故事呢?本篇文章里,作者对SaaS产品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一起来看一下。

在疫情盛行和云计算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再一次被推上了国内的互联网浪潮之中。

SaaS是一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概念,但SaaS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其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已经存在了买断式的软件,为什么还诞生了SaaS这样的服务形式?

无论你是刚刚从事SasS行业的产品经理,亦或者正在寻求转行SaaS的小伙伴,在了解SaaS产品到底长什么样之前,都有必要先花10多分钟的时间了解下SaaS产品的诞生之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SaaS的优缺点、竞争对手等,帮助你纵观全局地理解SaaS的本质。

因此,在讲述SaaS产品本质和具体架构之前,笔者会在上篇(即本篇)先和大家分享下SaaS产品的发展历程和诞生之因。

本文将从3个方面来展开讲述:

  1. SaaS诞生的过程;

  2. SaaS诞生剖析:顺应时代的潮流;

  3. SaaS浪潮中出现的明珠(标杆企业)。

本文内容更偏向于讲故事和剖析,不像以前文章那么干(货),大家可以轻松享用,enjoy~

一、SaaS诞生的过程

SaaS产品正式进入中国是在2008年,而2015年才被称为「SaaS产品元年」

笔者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是在2017年刚毕业时,依稀记得当时身边是有人想做体育培训行业的SaaS产品。那么,回想一下,你第一次听到SaaS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呢?

虽然2008年中国就有了SaaS,而美国第一次出现SaaS是在1999年,足足领先了中国接近10年。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10年可是一个不短的时间,足以让中国全面覆盖移动互联网了。

SaaS本身就是软件革新的产物,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史、看看SaaS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诞生的。

软件行业的发展最初可以追溯到1955年,世界第一家软件开发和服务公司Computer Usage Corporation在美国成立。在CUC出现之前,并没有单独的软件行业,客户所使用的软件产品不是由大型机等硬件开发商编写就是由客户自己编写,而独立软件公司CUC的出现开启了软件业从外包服务到企业级SaaS的辉煌时代。

那么,在这数十载的软件行业历史中,截至目前,总共经历了如下6个阶段:软件外包服务、企业软件产品、企业级解决方案、大众软件产品、C端“SAAS”、企业级SAAS。

根据首次出现的大致时间线,笔者把这6个阶段及其定义绘制成了一幅比较直观的图,如下所示:

超级产品经理

最开始的软件服务公司指为客户定制化开发的软件,包含信息技术咨询、软件编程和软件维护,受限于基础设施和计算机的发展,开发成本极高。虽然现如今科技已经经历了较大的变迁,但定制化外包开发仍然在软件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定制化确实能够很好地满足单个企业的需求,但每次开发不仅客户需要支付高额费用,软件公司也需要不断付出成本,这是一种很重的交易模式

那么能不能开发出一种软件能够满足更多公司的需求,从而提升软件公司的营收和降低边际成本呢?

这时候,一次可以出售给更多企业的企业级软件产品应运而生。通过对业务的抽象和代码的重复出售,企业不仅可以支付相对较低的费用,软件企业也从此能够获得一种更高效的商业模式。

当然,仅仅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不够的,于是便逐渐发展出了能够将商业过程融入到软件产品中、为客户提供整套企业级解决方案的公司,而1972年成立的SAP无疑是企业级解决方案厂商中的佼佼者。

截至目前,我们可以发现:大约在1980年之前,整个软件产品都是面向于企业的,还没有面向C端个人的软件出现。这是因为

  1. 个人计算机还没有很好的普及,个人拥有电脑的门槛极高;

  2. 同时,相较于个人,企业具有较强的数字化需求和较高的付费能力。

但之后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自然就诞生了面向单个消费者的软件市场。这时,像微软、苹果这些公司就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消费者的软件产品。

但截止至此,我们发现整个软件市场还是一种买断制的交付方式

从卖方市场来看,买断制的交付方案就像买房,虽然售卖门槛高,但一次性就可以收回成本并盈利,对于企业的现金流和投入而言都是较为稳定和确定的。但对于买方市场来看,就非常的不友好了,软件开发成本高,所以没得选、价格又高,买了之后要维护,同时也没法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去做升级,升级还要额外再掏钱,真就变成了一锤子买卖。

那么,SaaS模式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由于PC的普及,率先推广起来的就是C端的SAAS产品(这里的SAAS指广义上的SAAS产品,指所有用户使用的都是同一套由厂商运营和维护的软件产品)。Amazon、Facebook、Google和阿里巴巴等这些公司其实不再销售买断式的软件,而是通过其他增值方式进行盈利。

最终,直到1999年,Oracle前高级副总裁马克·贝尼奥夫为了解决传统软件行业又贵又用不起来的痛点,创立Salesforce、推出在线版CRM产品。贝尼奥夫喊出“终结软件(end of software)”的口号,将软件作为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销售,在捆绑销售软件的时代杀出了一条生路,最终成长为市值千亿的绝对领先者。

由此,我们现在所说的狭义上的企业级SaaS才正式诞生,距今也就不过22年的时间。

二、SaaS诞生剖析:顺应时代的潮流

从第一部分来看,其实我们会发现整个SaaS产品的发展其实很好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出现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

在最开始,计算机的使用门槛极高,也仅有部分大型公司才拥有大型机;逐渐的,随着个人PC、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出现,算力、存储、通信的成本被大大降低,整个基础设施和科技的发展给SAAS的出现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环境」。

超级产品经理

(图源猎云网)

二是卖方市场单方面议价能力过高肯定难以长久,买卖双方肯定会在未来某一个点达成平衡。

超级产品经理

从买断式到企业级SaaS的过程中,软件开发公司的成本降低了、标准化提高了,企业付费客户的成本降低了,但收获的价值却升高了。

这样,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买卖双方实现了共赢,达到了一个平衡点(当然,买断式软件虽然在成本上存在一定的劣势,但也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因此,SaaS这种商业模式的出现,很好的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顺应了平衡买卖双方市场的趋势。

三、SaaS浪潮中出现的明珠(标杆企业)

那么,在这22年SaaS发展的过程中,中美两国都出现了哪些标杆型的企业呢?如下图所示,这是2020年中美两国各细分领域的标杆型SaaS企业(不包含钉钉、企业微信等这类综合型产品)。

超级产品经理

(图源艾瑞咨询)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头部企业覆盖了客户运营、零售电商、金融、医疗等等各大细分赛道,而中国则集中在零售电商和业务垂直型的赛道中,尚未实现细分赛道的全覆盖;同时,美国市值破千亿的有4家,而中国唯一突破千亿市值(截止2020年11月)的只有用友一家。

1. 中国细分赛道标杆企业

前面从市值角度看了中美两国的企业规模对比,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看看国内各大细分赛道的SaaS领头羊都有哪些。

一般的,我们会将SAAS产品划分为行业垂直型业务垂直型2类,以下为截止2020年,这两类SAAS产品的领头羊企业:

超级产品经理

(业务垂直型,图源艾瑞咨询)

超级产品经理

(行业垂直型,图源艾瑞咨询)

其实虽然大家做的都是同一块业务、分的是同一块蛋糕,但不同产品的切入点和发展路径都是差异很大的,像钉钉和企业微信就是2个完全不同的定位。

因此,这里每个企业的发展历史都是一个值得写数千上万字的故事,但限于篇幅,笔者本次只和大家来仔细分享下Salesforce这款产品的发展路径。

2. Salesforce的发展简史

在讲Salesforce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其创始人——贝尼奥夫。

贝尼奥夫是什么来头呢?

他在创建Salesforce之前,是软件巨头Oracle公司的副总裁。出走Oracle之后,便创建了Salesforce,并接连喊出了「No software软件已死」这样的狠话。

你品,你细品。

那么,如今市值2000多亿的Salesforce发展路径是怎样的呢?下图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讲解。

超级产品经理

(图源艾瑞咨询)

  • 1999年,Salesforce率先喊出软件已死的口号;

  • 2001年,Salesforce推出了自己第一款在线CRM产品;

  • 2004年,仅仅4年就在美国上市;

  • 2008年,推出PAAS平台“FORCE.COM”,并大力发展aPaaS平台;

  • 2009年-2018年,行业内并购、建设生态,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而对比之下,中国的SaaS市场则要落后接近10年左右

  • 2008年之前,商业电脑实现国产并逐渐普及;

  • 2008年,SaaS进入中国;

  • 2008年-2015年,SaaS缓慢增长、少有巨头;

  • 2015年,SAAS元年,公有云厂商巨头出现;

  • 2020年,疫情加速saas市场教育和接受度。

从Salesforce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整个美国市场的软件教育环境比国内要好很多,而且Salesforce选择先以CRM作为切入点,也是因为企业更愿意为看得见的实际收入买单,而管理好客户自然就更容易为企业带来效益,这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

同时,美国的反垄断制度其实是非常完善,一旦发现了某些大型企业在行业形成了垄断、不利于行业创新和发展,就会立即干预阻止。

这样一来,企业虽然短期内受到了反垄断的限制,但长期而言,企业能够放心地专注于做好当前的业务,因为竞争对手也会受限于反垄断法,难以通过资本压制、收购合并来形成恶性垄断。这样的机制,很好地保证了美国SaaS企业的创新力、专注和深度。

吴军老师在《浪潮之癫》中讲AT&T发展时,关于垄断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一家公司开始垄断一个行业时,它会更多地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垄断资源,而不是靠技术进步获得更多的利润,毕竟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

而反观国内,整体呈现一种大而全的地主型趋势,巨头入场SAAS,但更多是出于投资和布局,而不是专注专注于产品本身。

OK,以上我们从诞生的过程、诞生的原因剖析、浪潮中的明珠这3个方面简单回顾了SAAS走过的20年。从SaaS的发展历程,我们也看出了其背后所承载的基础设施、科技和社会的变迁。

下一篇,我们将从SaaS产品的具体定义、与PaaS/IaaS/iPaaS/aPaaS的区别、SaaS产品的分类和架构等这几个方面,将一款具体的SaaS产品讲透,帮助你快速在脑海中描述出一款SaaS产品的清晰图景。

最后,「软件已死」这句话其实一直以来都颇具争议,因为到了现在2020年,还是有很多软件外包公司存在并且活得很好,但SaaS更像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它改变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模式,从而倒推了整个行业上下游的再创新。

资料参考:

  • SaaS的前世今生:欲见未来,必见其史:https://zhuanlan.zhihu.com/p/149124666

  • 中国SaaS发展史: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https://www.cyzone.cn/article/596414.htmlSaaS

  • 前世今生:老树开新花:https://36kr.com/p/1724099903489

  • 艾瑞咨询2020年SaaS调研报告:https://www.iresearch.com.cn/Detail/report?id=3684&isfree=0

作者:冰冰酱;公众号:setmefree

作者 @冰冰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