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的用户满意度真的有价值么?
之所以这么问,是楼主最近接了个新业务,主营范围就是“用户满意度”,且不是某个产品的满意度,是管理整个集团的数字化满意度。即横向拉通所有下属(数字化产品相关的)部门,完成用户满意度的常态化落地及考核。
那么灵魂一问来了,B端产品的用户满意度真的有价值么?
我想明白了一些,也仍不太明白一些,希望抛砖引玉,请各位大佬来指导下意见。
一、用户满意度所指的“用户”是谁?
在产业互联网企业里,往往B端产品的需求来源首先是管理者,其次才是使用者(一线操作者)。管理者和实际使用者有着巨大的认知维度差异,往往也不是一拨人,如果一概而论,势必会影响用户满意度结果,且产品部门也不一定认同该结果。
二、用户满意度的对象
集团要我们围绕开展的用户满意度指的是谁?
是使用者。就是终端用户,那群被管控着甚至对数字化产品不胜其烦的用户。
毕竟,企业的数字化在最初时,总是给一线人员增加工作负担且不得不用。
认准了目标用户,我们在和各部门老大沟通前,又缕清了各方的利益关系,希望让各部门认同这个事,开开心心的合作,而不是强制性的“管办”。
三、用户满意度开展的目标
从集团角度讲,这个事有三个目标:
- 统筹各部门满意度工作,帮助部门形成常态化满意度调研。
- 帮助各部门提升满意度,从而提升集团的数字化整体满意度。
- 提升满意度评估的效率、数据客观性并有效代表产品价值。
四、用户满意度工作的作用
对各部门来讲,针对用户的满意度工作的四个作用:
- 确定影响满意度的关键性决定因素。
- 测定当前的用户满意度。
- 发现提升产品/服务的机会。
- 从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中寻找解决用户不满的办法,为管理者提供建议。
但是沟通中发现,很难改变部门老大的惯性思维,毕竟他们认为客户爸爸是业务方(即提需求的管理者,实际上这拨人确实有“生杀大权”)。认为自己是项目制,而不是产品制,无需对用户负责。
那么顺着他们“向上管理”的思路切入,这事有什么好处呢?
1. 管理客户预期(客户指提需求的管理者)
以用户满意度为抓手,阐述业务方与使用者的期望差异,业务方的满意度关系到部门的业绩成果,用户满意度关系到集团对部门的绩效考核,都是有可能卡脖子的地方,那就未雨绸缪,适当降低客户的预期。
2. 产品成果汇报
汇报里只有生硬的运营指标数据,没有用户的真实反馈,实在没说服力。哪怕年终考核的用户满意度分数低,部门也是可以从进步程度来标明全体成员在关注用户体验、努力提升用户满意度。
疏通了了各个产品部门,还是有个问题萦绕心头:
B端产品很多是管控型,对用户来说是被迫使用且极有可能增加负担的,并不符合我们常说的B端产品价值““提效减负”,那么被管控者的满意度是否有调研价值?
我想,可以从三个角度探讨下:
对用户来讲,填写目的要么是纯吐槽,要么是希望解决问题。
对产品部门来讲,从两个维度来分析:
调研结果是否真实有效:真实有效的概念就是是否能从用户口中得到正面答复。
理论上,作为企业内的职业人,在用户满意度调研中的回答大部分是理智的,比如从调研的满意度指标来分:
- 整体满意度
- 产品质量:业务匹配度、稳定性、安全性、人性化(人性化有可能是吐槽)
- 业务价值:数据准确性、业务数据流通、业务协同性
- 产品服务:交付实施、服务渠道、服务有效性/及时性/态度
但仍有一些不定因素导致得到的答复是负面、无效的,比如:
- NPS
- 产品质量:人性化
- 业务价值:业务效率
调研结果是否产生价值:
1)业务方预期管理
- 组织与用户期望的差异,寻找共同因子
- 挖掘新的影响满意度的因素
2)驱动质量提升
- 包括提升产品质量、业务价值、产品服务、整体满意度,前提是要形成满意度结果闭环管理。
3)驱动组织提效
- 需求来源不仅要来源于业务方,更要来源于用户,且需要用户来验证功能合理性;
- 满意度来源也不能“一家言”,同样要站在用户角度来评估产品好坏。
对企业而言,最明确的两个价值:
- 明确产品价值(在没有C端产品丰富的数据支撑的前提下,满意度也可以作为一个价值评估维度)
- 未来的战略转型:需要学习华为,从“以研发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转变;从产品向客户价值导向的解决方案的转型,最终实现市场化。
然而,这个事是多方协作才能落地且出成果的,满意度结果真的能闭环管理么?产品部门真的会当回事么?能持续多久呢?企业领导又能关注多久呢?还真说不清。
本文作者 @兜兜里有糖?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