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产品:抖音、快手的“气质”成因
同一类型的两款产品,从功能上看,似乎没有明显差别,但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却是完全不同呢?
算法
快抖的视频内容分为推荐(发现)、附近(同城)和关注三个模块,这里主要说明推荐模块的算法机制。
- 视频与用户画像的匹配程度
- 热度(赞、评论、转发等)
- 发布时间
根据用户数据和内容标签计算两者的匹配程度,是每个内容产品的算法核心,已经被总结很多次了,其理论大体一致,在本社区搜索“算法”关键词就能找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下面主要介绍热度和发布时间两点。
打开你的抖音,你会看到系统已经为你推荐好了一系列内容,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这些视频的获赞数量基本都在50万以上,中位数大概在100万(刷多了会减少)。
而打开快手呢?
你会发现视频获赞数量基本维持在1万到10万这个区间,有的甚至会出现几千几百,但很难找到过10万的视频。
出现这种差距,难道是因为快手用户少吗?
显然不是,快手的用户已经是其他短视频产品的用户之和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是因为快手算法特有的“热度权重“。
视频发布初期,随着其热度提高,曝光机会也会跟着提高,此时,“热度权重”起到“择优去劣”的作用。而在视频热度达到一定阈值后,它的曝光机会将不断降低,此时,“热度权重”起到“择新去旧”的作用(其实是为了给用户平等的展示机会,后面会讲到)。
与此同时,快抖对于“发布时间”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在抖音,你会发现很多视频其实几个月前就发布了(验证这一点,只需要在评论区不断下翻即可,可根据早期评论的发布时间进行推断)。因为用户一般不会在乎短视频是不是最新的,只要足够精彩即可。
而在快手,大部分视频都是近期发布的,再远的视频也是一个月内(在视频界面右下方有时间标注)。
那么,前面提到的“热度权重”和“发布时间权重”对于用户来讲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短视频的用户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看视频”的看官,一种是“拍视频”的制作方。这里,我们把看官的注意力比作一个蛋糕,而制作方比作分蛋糕的人。
首先,我们来看分蛋糕的人。在抖音,分到大量蛋糕的用户还会继续加快分蛋糕的速度(高热度会不断提高曝光机会),头部用户集中了大量的用户注意力资源,这种中心化会让普通制作者、草根制作者难以被关注(这与微博颇为类似)。
而在快手,头部用户分到的蛋糕被设了上限(高热度和旧视频曝光机会会大大降低),因此会有更多的人分到蛋糕,这也体现了快手的理念——希望所有用户都能展示自我,任何一位普通用户都有被关注的权利。
对于看官来说,抖音给了他们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都是经过大量用户检验,而放到推荐模块的内容池的视频。而快手只是经过初步检验就根据用户喜好开始推荐了,所以会有很多小众和“乡土”的内容。
抖音和快手,一个是精致的台上表演,一个是平凡的街边才艺。
相对来说,抖音是看官导向的,而快手则更偏向于制作方,尤其是草根用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快手会沦落到被整改的尴尬境地,因为“三俗”生产者总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产品
除了算法,我认为以下两点也是快抖气质差异的诱因。
- 录制功能
- 交互设计
1. 先音乐后录制的妙处
与其他短视频不同,抖音的录制功能别具一格,先选音乐再根据音乐录视频,而不只是充当背景音乐。
每当视频的动感与音频的调子相重合时,会大大刺激观众的感官,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玩法,比如:对口型、拍同款等,增加了趣味性、可看性。因此,抖音会给人一种“酷炫”的感觉(但是拍摄门槛也抬高了)。
2. 不断上滑的“沉浸式体验”
一打开抖音,便进入了播放界面,接着依靠上下滑动来更换视频,嗯 … 这种状态可以维持一个多小时 …
这种懒人式交互大大提升了用户粘性,不过也削弱了用户改变“状态”的意愿,即附近模块、关注模块的使用几率将会降低。由此,用户的注意力又被“粘”在了头部用户的优质内容上,中心化进一步加剧。
与之相反的,快手的推荐(发现)对用户并没有那么大的粘性,三个模块的交互方式相当,都是瀑布流布局,并且快手的启动页是用户上一次退出的页面。
比如:上一次在同城离开,下一次启动页会是同城模块,关注模块也是如此,这样,用户选择的自由度“无形”地增加了。同时,快手也因其同城和关注的高使用频率,而在社交属性上更胜一筹,而不仅仅是一个娱乐软件。
其实快抖的算法与交互设计是相辅相成的,抖音的算法决定了它的视频更加优质,因此不需要用户做太多的选择,适合逐个播放,也减少了用户操作负担和选择负担。而快手视频的优质密度没有那么大,需要用户选择播放,在操作上会繁琐一些。
回忆一下我们使用抖音的时候,是不是一般会看完整个视频再播放下一个,很少掠过。而使用快手的时候,我们通常要掠过几个,才能选出自己想看的视频。
因此,“滚动播放”更适合抖音,而瀑布流适用于快手(其实快手也可以尝试美拍的“瀑布流+滚动播放相关视频”的交互设计,或者抖音附近模块的“瀑布流+滚动播放下一个视频”的交互设计)。
结尾
除了算法和产品设计,还有着其他因素导致快抖的风格差异,比如:运营和品牌公关。
不过从效果上看,算法和产品设计更像是产品的“基因”,从最开始就影响着“两个宝宝”的未来走向(抖音的精致范和快手的平民化)。
如何设计出我们想要的产品,让“宝宝”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抖音和快手的实例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 @ 信管专业学生 。
关键字:快手, 抖音, 视频,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